注册

毛泽东与周恩来相互信赖的关系是怎样炼成的


来源:人民网

国外学者曾用“航海家”与“水手长”、“理论家”与“实行家”、“董事长”和“执行董事”、“海洋”与“海岸”等多种比喻,力求逼近两人关系的本质。

人们普遍承认,毛泽东、周恩来都是具有巨大历史影响力的人物,他们生前的影响相对身后的影响更容易把握一些,因为它们有既成的、凝结了的经验事实作为判断的依据,而身后的影响固然也有经验事实作为思考的前提,但对于未来漫长的历史进程来说,过去的20多年只是短暂的一瞬。只有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他们的历史影响才会看得更真切一些。不过,评价人物是人类思维的一种本能,也是人类历史主动性的体现。毛泽东一生充满着激越和挑战的情怀,打定主意要使中国为人类做出较大的贡献。经过几十年的与天奋斗、与人奋斗,毛泽东晚年有不少的困惑,特别是进入20世纪70年代后,他多次说过,他快要去见马克思了,并要和马克思讨论一些问题。究竟他要和马克思讨论些什么。我想,毛泽东晚年最大的困惑恐怕是历史发展的客观决定性力量与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关系问题。毛泽东一生对人性的改造怀有极大的兴趣,并使中国人尝试了一种从未有过的生活方式。他的强力实践证明了人性的改造是何等的艰难!毛泽东的精神遗产的大部分,特别是他的兼融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双重特征的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理论、面对强敌迂回图存出奇制胜的军事战略战术、将时代际遇与个性特征熔于一炉的诗词诗学等等将会内化到人类的智能结构中去,而某些精神遗产则将会以教训的形式长期地警示人类。作为一个执掌最高权力的思想家,毛泽东进行了广泛、有些甚至是冒险的社会试验,无论其造成了怎样的后果,都值得人们反复地加以研究。与毛泽东相比,周恩来留下的主要思想遗产是他的务实主义哲学。他历来关注政策的明智及其功利价值。虽然他有执著的共产主义热情,但这并不影响他在政策的制定过程中保持清醒和务实的头脑。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将知识分为三类,即理论的知识、实践的知识和鉴别的知识。所谓鉴别的知识,只能从比较研究中得来。经过数十年的努力,学界对毛泽东、周恩来的分别研究都已取得长足的进展,这就无论从史料的积累,还是从学术本身发展的规律来说,都需要学界以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对毛泽东、周恩来的比较研究课题中去。(《毛泽东与周恩来》,胡长明著,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

①《周恩来外交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1990年版,第83页。

①(日)鸟居民:《周恩来与毛泽东――周恩来试论》,东京草思社1975年版。

②见方矩成、姜桂侬编《西方人看周恩来》,中国和平出版社1989年版,第126~127页。

①见金冲及主编《周恩来传》(1898―1949),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56页。

②《周恩来选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138页。

③见曹应旺编著《周恩来经历记述》,广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97页。

①见李锐《大跃进亲历记》上卷,南方出版社1999年版,第79页。

②《周恩来经济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347~348页。

③《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9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第214~215页。

①见金冲及《关于“毛泽东与周恩来”的对话》,载《党的文献》1993年第2期。

②见方矩成、姜桂侬编《西方人看周恩来》,中国和平出版社1989年版,第201页。

①见方矩成、姜桂侬编《西方人看周恩来》,中国和平出版社1989年版,第165页。

②见方矩成、姜桂侬编《西方人看周恩来》,中国和平出版社1989年版,第45页。

③见方矩成、姜桂侬编《西方人看周恩来》,中国和平出版社1989年版,第7~8页。

①见曹应旺编著《周恩来经历记述》,广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95~296页。

①见方矩成、姜桂侬编《西方人看周恩来》,中国和平出版社1989年版,第464页。

②见米镇波主编《周恩来研究概览》,南开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112页。

③见尼克松《领袖们》,知识出版社1983年版,第338页。

[责任编辑:马钟鸰 PN018]

责任编辑:马钟鸰 PN018

  • 笑抽
  • 泪奔
  • 惊呆
  • 无聊
  • 气炸

凤凰历史官方微信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