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哪些人才能入葬八宝山?揭八宝山革命公墓转型


来源:人民网

八宝山公墓陵园分为墓区和骨灰堂两大部分,墓区有三个。墓地或骨灰的安放格局遵循生前的政治级别而定。

在第二墓区和第三墓区,主要埋葬的是级别较低的县团级干部,安葬的多是逝世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革命人士,除此之外,还有科学、教育和文化界的著名人士。位于西侧的第二墓区有林徽因、徐悲鸿、闻一多、史沫特莱等人的墓地。第二、三墓区并没有根据逝世者身份来进行专门的顺序安排,而是根据去世时间的先后顺序,进行依次建墓。第二、三墓区的墓庄重朴素、形式统一,每块占地一平米左右,墓盖以水泥制成,墓碑为汉白玉石雕刻,这里的墓下安葬几乎都为未经火化的遗体。

从上文可以看出,八宝山的墓穴用地,是根据干部的高低级别划分来确定的,安葬者需按照第一、二、三墓区的不同级别顺序及面积大小来使用,不得挑选和扩大。至于墓盖、石碑、月台的尺寸,均针对不同级别的干部做了详细的规定。前来办丧者,一律凭上级单位所开具的介绍信(须注明死者生前级别、担任职务)来确定入葬者将安葬在哪个墓区,这方面是没有丝毫通融的,也就是不搞特殊化,一律跟着规矩走。

这里的骨灰堂,由原来护国寺的殿堂改造而成,也是按照级别分为不同层次的骨灰室。比如中央领导,部队兵团级或军级以上领导,地方省部级以上领导的骨灰可以安放在一室。但是一室又分为了正面和侧面。正面安放的基本都是中央级别领导的骨灰,侧面安放的则是其他级别领导的骨灰。

从革命公墓向国家公墓转型

根据周恩来总理的指示,八宝山公墓陵园是专门安葬革命中牺牲的战友与同志们的,因而这里又被称作革命公墓陵园。随后,该公墓陵园开始主要用于安葬已故党和国家领导人、民主党派领导人、爱国民主人士、著名科学家、艺术家、文学家、著名学者、国际友人和革命烈士等等。因而八宝山公墓陵园一开始就带有了浓厚的政治色彩与耀眼的政治光环。

从起初公墓陵园的建立开始,八宝山自然而然的形成了一种按照不同等级所排列的墓地与骨灰堂格局。尤其是到了“文革”时期,这种按资排辈的情况更为严重,直至周恩来去世要求不留骨灰后,这一情况才有所缓和。但在“文革”结束后,伴随着众多蒙受不白之冤去世的党和国家高级干部、有威望的名人艺术家、科学家和学者等陆续得到平反,政治地位与名誉重新得到认可,入葬八宝山这一政治生命最后的荣誉象征,再度成为一些干部追逐政治资历的目标。

邓小平曾对此有过论述,“很多人想挤进八宝山,高高在上,却无形中与群众拉开了差距”。在此种状况之下,即使中央屡次提高入葬八宝山的门槛级别,但因其不言而喻的政治意义与象征性地位,使得其仍旧受到热度极高的追捧,造成了墓地陵园多次扩建,仍然满足不了需求的局面。如此一来,墓地价格飞涨,所能供给到个人头上的面积越来越小,而价格却越来越高。从2000年不到3平方米的十几万,到2005年几平方尺的20多万报价,再到2014年几平方尺的30多万。即使骨灰堂中在骨灰墙存放的价格也是水涨船高,到2005年前后,每20年的租位价格需要约3000元,到2013年左右,价格就涨成了每20年1万元。即便如此昂贵,八宝山每年仍会接收到大约1000份骨灰存入申请。

到了2005年,北京市重新对八宝山革命公墓陵园进行规划,计划将其建为首座国家公墓陵园。这一计划不仅仅是简单的名称变化,实际上体现着的还是政治色彩的逐渐消退与神秘色彩趋于淡化,改变的核心就是去等级化,就是由以往的按资排辈到只要是为国家的荣誉做出贡献的,都有资格入葬八宝山。由革命者的栖息之地变为民族精神与国家荣誉的象征之地。

国家公墓专门埋葬那些为国家做出贡献的人。世界上其他国家也建有类似的国家公墓陵园。较著名的有美国的阿灵顿公墓,在那里安葬着28万为美国做出贡献的军人,其中还包括约翰·肯尼迪总统与巴顿将军等;此外还有比利时的阿迪奈斯公墓陵园、意大利的国家英雄纪念碑与无名烈士纪念墓等。革命公墓变为国家公墓后,将逐渐由原先神秘的革命先烈栖息之地变为代表民族与国家利益的圣地,其象征着国家的肯定。

八宝山关于国家公墓陵园的规划立足于革命公墓的具体情况和特点,并借鉴国内外公墓建设的先进经验,从而将其建设成一个能够体现民族精神和革命历史的独特窗口。因而八宝山需要配备相应的设施,如园内雕塑、绿地面积和自己的仪仗队伍等,并且需要扩大陵园面积。入园的门槛也将随着国家公墓陵园的建成逐步放宽,与国际标准接轨。但既使国家公墓陵园建成后,由于对其长久以来所形成的印象,使得其骨灰龛位仍是一位难求,出现过当一期工程结束时候,有3500多个骨灰龛位可投入使用,这时曾有2000名逝者家属专门通宵排队抢号的现象。这足以见中国人对于入葬八宝山的崇尚与追逐。八宝山耀眼的政治光环一时半会儿不会消亡,即使在今天,死后入葬八宝山仍被视为是政治人生的最后一项荣誉。

最后,不管是革命公墓还是国家公墓,都是一种荣誉而非权力,不需要去追逐,只要真心为社会为国家为民族做出了贡献,既使葬在别处,既使魂归大海,也一样被人们所怀念,永垂不朽。

参考文献:

许扬:《八宝山因何而名》,《晚报文萃》2014年第19期;姜希忠:《八宝山由来的有趣传说》,《大家健康》2013年第10期;王刚:《八宝山:从“革命”走向“国家”》,《中国新闻周刊》2005年第13期;史家杰著:《国葬》,华文出版社2008年版。

[责任编辑:马钟鸰 PN018]

责任编辑:马钟鸰 PN018

  • 笑抽
  • 泪奔
  • 惊呆
  • 无聊
  • 气炸

凤凰历史官方微信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