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胡耀邦是怎样得到毛泽东赏识的?


来源:人民网

毛泽东听了非常惊喜,向台下问道:“哪一个叫胡耀邦?站起来给我看看。”胡耀邦非常激动,立即从座位上站起来。

核心提示:1936年5月,在瓦窑堡东征工作团总结会上,大家一致认为胡耀邦领导的那个工作团扩红筹粮搞得最好。毛泽东听了非常惊喜,向台下问道:“哪一个叫胡耀邦?站起来给我看看。”胡耀邦非常激动,立即从座位上站起来。

 

胡耀邦

本文摘自:人民网,作者:唐伯藩,原题为:《胡耀邦在长征前后如何得到毛泽东赏识?》

1934年10月10日夜,秋风冷雨,灯火闪动,瑞金沉浸在紧张而庄重的气氛之中。其时,中国共产党人中的一大批精英,正从这片热土上迈出艰难的步伐,开始了后来称为二万五千里长征的战略大转移。在这支8万余人的队伍里,就有曾被称为红小鬼、时任少共中央分局秘书长的胡耀邦。

待命出征

胡耀邦是在10月9日下午才得知中央机关人员要随中央红军转移,并得知自己被分配在二纵(又称红星纵队)中央工作团(第一团)任共青团总支书记的。得此消息后,他极为兴奋,在驻地的小木屋里跳了起来。并当即向少共中央局领导表示坚决服从分配,努力完成上级交给的任务,在行军和作战中好好锻炼自己,做一名合格的红军战士。他还说,过去很羡慕他的表兄杨勇(时任红三军团第五师十四团政委),参加革命就到了作战部队,真枪实弹与敌拼杀。他在湘东特委、湘赣省委工作时,曾几次要求去前线,都未能如愿。这次既有艰巨的行军任务,又有紧张的作战任务,是个求之不得的锻炼自己的好机会。为此,他急切地等待着出发的命令。

作为一名团总支书记,胡耀邦首先要协助团部做好出发前的组织和政治思想工作。为此,他抓紧一切时间与工作团的团员和青年逐一谈心,鼓励他们在行军和作战中争当模范英雄,争取在征途上加入党的组织。在他的鼓励下,团员们都向党组织和团部写了决心书,有的还咬破手指写了血书,表示要紧紧跟随党中央和中央纵队,完成伟大的战略转移任务,接受党团组织的考验。

为了当好普通士兵,胡耀邦按照作战部队的要求,领取了一套军装、一支步枪、4颗手榴弹和一袋干粮,加上背包等足有20多斤重。他最爱读书,转移时用两个木箱装书。一箱是马列主义书籍和中央有关文件;一箱是他费了很多心血买到的《三国演义》、《西游记》等名著,还有他在《列宁青年》、《湘赣红旗》上发表的文章和主编湘赣省儿童团机关刊物《时刻准备着》的有关资料。带不走的书和报刊资料,大部分都送给了列宁学校和当地干部群众。

10日上午,他随团领导深入各驻地看望了待命的全体工作团员,帮助解决了服装和干粮不足等问题。下午,他又去向几位因身体原因留在苏区的同志话别。

当天,他还抽时间上街,买了一些辣椒干、老姜等食物,供途中抵御风寒用。一切准备就绪后,胡耀邦坐在小木屋里,一边再次阅读《共产党宣言》,一边等待着出发的命令。

战友情深

10日夜10时,二纵指挥部终于下达了向于都以北地区集结的命令。为了让工作团全体人员准时出发,胡耀邦随该团领导提前来到驻地门前草坪上,协助清点人数,检查每人的行装。当时,有的战友将一些可以精简的东西,如自制的小板凳都带上了,增加了行动负担。他便做战友们的思想工作,将这些东西留给乡亲们。

为按时赶到于都,部队上路后就加快了行进速度。胡耀邦总是走在队伍前头。中间每遇到河沟和坡坎,便停下来伸手拉后面的战友。夜间寒气重,宿营时,胡耀邦一边看望大家,一边将自带的辣椒干和老姜分给大家御寒;长途行军脚上容易起血泡,到了宿营地,他经常帮助战友挑脚上的血泡。最多的一晚,他帮13名战友挑开血泡,使他们第二天轻松上路。

14日,行进中又发生了一件意外事情,一位工作团员的脚被路旁竹签扎破了,鲜血直流。胡耀邦见后,赶紧派人找医务员给他包扎,随后又亲自抬着他赶上大部队。在这艰难的行军途中,胡耀邦的各种模范行动时时激励着战友们。

16日,二纵顺利到达于都以北地区,与从汀洲、宁化等地到达的中央红军主力集结。17日,部队沿着赣、粤、湘、桂边境的五岭山脉向西行动,拟与正转战在湖南西部的红二、红六军团会合。国民党当局觉察后,即调重兵沿线堵截。红军主力突破了国民党设置的第一、二、三道封锁线,挺进到广西湘江地段。蒋介石闻讯后,又加调了25个师数十万兵力,在湘江设置第四道封锁线,企图将红军主力消灭于此。中央红军先头部队于11月27日渡过湘江,控制了制高点。中央红军主力拟从广西全州、兴安间抢渡湘江,突破第四道封锁线。

为了加快行军速度,胡耀邦要求工作团中的团员和青年组成一帮一的对子并肩前进。他还抓住时机,在途中发展了一批新团员,不断壮大团的队伍。与此同时,他还组成战士宣传队,以说快板、唱革命歌曲和湖南花鼓戏,鼓舞工作团员克服困难,冲破敌人的围追堵截,配合大部队作战行动。在二纵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工作团按时渡过了湘江。

[责任编辑:周昂 PN023]

责任编辑:周昂 PN023

标签:胡耀邦 战友 毛泽东

凤凰历史官方微信

0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