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年中英谈判邓小平什么话让撒切尔夫人变色愣了很久
2015年09月29日 08:24
来源:广州日报 作者:贺涵甫
“中国人穷是穷了一点,但打仗是不怕死的!”当时在场的不少人都听到了,撒切尔夫人愣了很长一段时间。退场的时候,神情还有点恍惚。所以才有了后来在人民大会堂台阶上跌了一跤的故事。
张祥:当时我国的汽车工业处于刚起步阶段,对最终引进德国车,更多的来自于文化的差异上。
因为当时我们政府审批程序还比较多,而且中国人做事,讲求“四平八稳”。但这些在外国人看来就需要“等”。比如,最早跑来想要和我们合作的除了美、德、日,还有法国人、意大利人和奥地利人,结果他们就很着急,没有耐性。法国人认为,dancing(跳舞)或许还更重要一点。
后来,因为种种原因,来谈的外商逐渐走了。这时候就看出来德国人性格中的优点。他们比较严谨、同时也很有耐性,为了做成一件事愿意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德国人对质量有极高的追求,综合下来,这份改革开放后的“大蛋糕”就被德国人拿下了。
广州日报:在外事谈判中,我们从中吸取了哪些经验和教训?
张祥:我参与谈判上海建造第一条地铁项目,我当时担任上海外经贸委副主任。当时来谈的外商都愿意给我们提供贷款,但怎么跟他们谈贷款还是有学问的。比如,当时的情况是,我们借哪一个国家的钱,就买哪个国家的设备。比如,我们从德国借的钱,就必须买德国的地铁设备。这种做法最大的问题就是给予外商很大“钻空子”的空间,比如,他可以用很优惠的贷款条件吸引你,完事儿了再把设备的价格抬上去,一来二去,钱还是回到他手里了。
我当时就提出来,不能在一棵树上吊死,应该贷款、商务全部分开谈。好在后来我们也慢慢改善了。
中美教育各有所长
广州日报:您是改革开放后第一批留学生。能否谈谈人才培养?
张祥:我是在中美两种教育体系中滚过的人。美国教育像一盆水,泼出去后,大部分都能洒到。所以美国学生知识面宽,但教育深度有限。
而前苏联式教育培养的学生,就像打井,井可以打得深,但毕竟开口太小,到一定深度就很难继续下去,苏联教育可以培养非常专业的人才,但因为基础较窄,学到一定程度难以有更大突破。美国教育对专业看得不是很重,如果本科读工程,研究生可以转金融,苏联教育则更讲究专业。中国的教育体系受到苏联的影响比较大,重分数,重专业,忽视了基本人文知识的学习。
广州日报:您推出《文化软实力与国际谈判》这一网络课程,主要原因是什么?
张祥:当前世界各国的竞争不仅是经济、军事等硬实力的竞争,更是文化、意识形态等软实力的竞争,但我们在包括国际商务活动在内的国际交往中,并没有掌握与经济实力相当的话语权。
凤凰历史官方微信
视频
-
李咏珍贵私人照曝光:24岁结婚照甜蜜青涩
播放数:145391
-
金庸去世享年94岁,三版“小龙女”李若彤刘亦菲陈妍希悼念
播放数:3277
-
章泽天棒球写真旧照曝光 穿清华校服肤白貌美嫩出水
播放数:143449
-
老年痴呆男子走失10天 在离家1公里工地与工人同住
播放数:165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