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庆贤在歼-8受油机机舱内
当我看到受油机与加油机机翼之间距离只有0.6米时,我说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2003年,我在歼-10飞机空中加油试飞中遇到困难的时候,老常亲临西北进行技术指导,我再次见到了这张纸片。没想到老常把这些当年的资料保存的这么好,话题就从这张纸片开始了。
老常说,0.6米的距离就是当年压在所有试飞人心中最大的石头,这样小的距离不要说是在空中,就是在地面汽车行驶中也是不可想象的。说到这里,老常依然非常感谢当年十一航校的飞行员。
1990年5月,王铁翼和十一航校的几名飞行员来到阎良,他率领的团队在领先试飞中首先摸索了加受油机近距离编队的可行性,这无疑是一种巨大的突破。在此之前部队训练中最小的编队距离是5米,而加受油机加油编队时彼此之间是互相“咬合”的,从严格意义上讲距离是负值。
国外的加油编队队形虽然也较小,但由于国外加油机的加油软管较长,加受油机之间的队形相对比较宽松,也就是说在加油试飞中,中国试飞员面临着比外国飞行员更大的困难。
说到这里有必要介绍一下软式加油技术的背景。早期的空中加油由于没有先进的对接装置,空中对接难度很大,1945年英国人发明了锥套、探头对接装置,解决了空中加油对接的难题。后来美国、前苏联等国的软式空中加油系统都采用这种对接装置。
软式加油相比硬式加油最大的优点在于可以实现同时多机加油,但空中对接完全靠受油机飞行员操纵飞机完成,对接的技术难度大、风险高。
国外的加油机大都由大型运输机改装而来,载油量大,加油软管较长,对接时加受油机的编队距离相对较远。而我国的加油机由于受平台的限制,加油吊舱较小、软管长度较短,对接时加受油机的距离非常近,给空中加油带来了更大的难度。要攻克这一难关只有进行充满风险的探索。
在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借鉴的情况下,必须迅速开展加油编队的训练。为此,试飞团团长黄炳新亲自挂帅,成立以常庆贤、汤连刚等试飞员组成的空中加油试飞员团队。1990年9月试飞员小组成立后,迅速开展了密集队形编队训练。当时,加油机还在生产线上,没有加油机就用歼击机,没有教员就采用同乘编队飞行的方法,常庆贤与汤连刚一起在歼-6、歼-7飞机上进行了几十架次的密集编队训练,队形从10×10到5×5最后飞到两架飞机几乎粘在了一起。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相关新闻
- · 台媒称歼10已用上大陆自行研制的“太行”发动机
- · 歼-10的DSI改进:降低高速性能 战力全面提升
- · 美专家:外界低估中国轰油-6 覆盖南海绰绰有余
- · 西北工业大学:培养出歼10和“枭龙”的设计团队
编辑:
唐毓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