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资讯 > 大陆 > 正文
中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纪实
2010年01月10日 14:56新华网 】 【打印共有评论0

纵横捭阖,推动合作

2008年11月15日上午。华盛顿。美国国家建筑博物馆。二十国集团领导人金融市场和世界经济峰会正在这里举行。

此时此刻,国际金融危机已从局部发展到全球,从发达国家传导到新兴市场国家,从金融领域扩散到实体经济领域。恐慌和沮丧正在蔓延,许多人在彷徨,更多的人在观望……

出席会议的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发表了题为《通力合作 共度时艰》的重要讲话,全面深入地阐明关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3项重要主张,指出“为了有效应对这场金融危机,世界各国应该增强信心、加强协调、密切合作”,“国际社会的当务之急是继续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尽快恢复市场信心,遏制金融危机扩散和蔓延”。

危难关头,更要全世界携手合作、共同应对。胡锦涛主席在峰会上的重要讲话,深刻分析了国际金融危机发生的根源,指明了加强国际合作应对这场金融危机的正确方向,介绍了中国政府为确保经济发展和金融稳定采取的积极举措,强调中国扩大国内需求的10项举措必将有力推动中国经济发展,也有利于促进世界经济发展,传达了中国积极参与维护国际金融稳定、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国际合作的决心和诚意,得到多国领导人呼应,赢得国际社会普遍赞誉。

仅仅两天的峰会期间,胡锦涛主席频繁会晤各国领导人,介绍中国确保经济发展和金融稳定采取的重大举措,就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和国际金融体系改革方向问题与各国领导人深入交换意见,促进中国同有关国家的双边关系发展。

同舟共济,携手努力。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日益加深的今天,没有一个经济体能够置身世界大局之外。对遭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中国而言,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善于从国际形势发展变化中把握发展机遇、应对风险挑战,显得更为重要和紧迫。

从两次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到3次二十国集团领导人金融峰会,从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到“金砖四国”领导人会晤……一年多来,胡锦涛主席多次出席国际会议,全力推动国际社会携手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有力提升了中国国际影响力。

这是胡锦涛主席代表中国向世界作出的郑重承诺——

“中国愿继续本着负责任的态度,参与维护国际金融稳定、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国际合作,支持国际金融组织根据国际金融市场变化增加融资能力,加大对受这场金融危机影响的发展中国家的支持。”

这是胡锦涛主席阐明的中国对贸易保护主义的鲜明立场——

“我们应该共同反对任何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反对以各种借口提高市场准入门槛和各种以邻为壑的投资保护主义行为,共同反对滥用贸易救济措施。”

这是胡锦涛主席代表发展中国家发出的呼吁——

“国际社会在应对金融危机时,尤其要关注和尽量减少危机对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最不发达国家造成的损害”;“切实帮助发展中国家保持金融稳定和经济增长”,“切实保持和增加对发展中国家的援助”。

这是胡锦涛主席就国际金融体系改革提出的建议——

“加强国际金融监管合作,完善国际监管体系”;“推动国际金融组织改革,提高发展中国家在国际金融组织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鼓励区域金融合作,充分发挥地区资金救助机制作用”;“改善国际货币体系,稳步推进国际货币体系多元化”……

与此同时,中央政治局其他常委同志在出访中也着力介绍中国决策,传达中国声音,推动国际合作——

阿尔及利亚、加蓬、埃塞俄比亚、俄罗斯、奥地利、意大利、美国……吴邦国前往不同大陆、不同国度,同各国领导人广泛交流、寻求共识。

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高级别会议,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总理会议,世界经济论坛新领军者年会,中国与东盟领导人会议,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温家宝的身影一次次出现在各个国际场合,讲信心、提建议、促合作。

约旦、土耳其、柬埔寨、菲律宾、秘鲁、巴西……贾庆林出访时向各国领导人全面介绍我国政府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采取的措施、取得的成效,积极呼吁国际社会通力合作、共度时艰。

李长春、习近平、李克强、贺国强、周永康等中央领导同志也利用出访的机会,广泛接触各界人士,与各国领导人深入交换意见,就增进双边关系、推动国际合作达成广泛共识。

共识在交流中达成,合作在沟通中推进。在中国参与和推动下,国际社会携起手来,共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

二十国集团领导人伦敦峰会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增资和加强金融监管等全球携手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议题达成多项共识;

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匹兹堡峰会同意将峰会机制化,使二十国集团峰会成为国际社会合作应对国际经济金融危机、加强全球经济治理的重要和有效平台;将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份额至少增加5%,将发展中国家和转轨经济体在世界银行的投票权至少增加3%……

在全球合作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进程中,中国在自身面临巨大困难和严峻挑战的形势下,以负责任的姿态,作出不懈努力——

在经济面临巨大困难的形势下,保持了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为世界金融市场稳定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组织大型采购团赴海外采购,显示了中国坚持对外开放、推动恢复世界经济增长的坚定态度;

积极参与国际金融公司贸易融资计划,决定提供首批15亿美元的融资支持;

尽最大努力向有关国家提供支持和帮助,同有关国家和地区签署了总额达6500亿元人民币的双边货币互换协议;

明确宣布将采取8项新举措推进中国同非洲的合作,包括建立中非应对气候变化伙伴关系、启动“中非科技伙伴计划”、向非洲国家提供100亿美元优惠性质贷款、扩大对非产品开放市场……

纵横捭阖,推动合作。正如日本《读卖新闻》在伦敦金融峰会期间发表文章所说,一年多来,胡锦涛等中国领导人在国际会议上的一系列讲话,中国同国际社会的紧密合作,展示了中国“国际社会中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查看心情排行]

        
感动同情无聊愤怒搞笑难过高兴路过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孙承斌、邹声文、贾楠   编辑: 张恒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