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资讯 > 大陆 > 正文
中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纪实
2010年01月10日 14:56新华网 】 【打印共有评论0

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一揽子计划在不断丰富、完善——

钢铁、汽车、纺织、装备制造等10项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先后公布,涉及范围之广、政策力度之大、决策效率之高,前所未有……

家电下乡,汽车、摩托车下乡,汽车、家电“以旧换新”,大规模结构性减税,科技、民生领域投入不断加大,重大工程相继开工……

《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颁布,上海加快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福建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等多个区域振兴规划相继得到批准……

举国上下,共克时艰。各方面都在紧张高效运转——

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国务院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确保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情况的报告,围绕4大专题分赴全国各地调研,以富有成效的工作促进中央决策部署的落实……

全国政协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开展调研,召开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等专题协商会,提出的许多意见和建议引起中央高度重视……

文化体制改革向纵深推进,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等政策相继出台,公益性文化事业不断发展的同时,蓬勃壮大的文化产业成为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增长点……

全面推动司法体制改革,全力化解社会矛盾,连续推出便民利民惠民措施,政法工作努力为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作贡献……

继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加强作风建设,加强对中央决策部署执行情况监督检查,为战胜困难提供坚强政治和组织保证……

随着中央各项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我国经济形势开始逐渐好转,到2009年第三季度经济增速当季已达到8.9%。中国经济的航船逐步走出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惊涛骇浪,奋力实现了“V”形反转……

深入调研,共商良策

“货物吞吐量有什么变化?”“外贸的量占多少?”“内贸的量占多少?”“港口的效益有没有下滑?”……

2008年12月12日下午4时许,营口港集装箱码头。迎着刺骨的寒风,胡锦涛总书记向港口负责人接连提了好几个问题,言语之中透出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港口生产经营的高度关切。

只要凝聚起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意志和力量,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面对经济发展的困难局面,胡锦涛总书记和中央政治局其他常委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李长春、习近平、李克强、贺国强、周永康同志,一次次前往各地特别是经济发展遇到严重困难的地区考察调研,同广大干部群众共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大计。

掌握实情方能科学决策。

企业车间,港口码头,城市社区,农户家中,人才市场,科研院所……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一年多来,胡锦涛总书记奔波的足迹遍及大江南北、城镇乡村。

困难时刻,信心更显珍贵——

2008年7月20日,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正逐步增大,胡锦涛总书记利用到青岛考察奥运会帆船比赛筹办工作的机会,在仅有一天的行程中抽出整整一个下午到企业考察调研。得知青岛金王集团等企业出口出现困难时,总书记鼓励企业负责人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千方百计克服眼前困难,努力取得生产经营新成绩。

2008年12月中旬,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不断深化。胡锦涛总书记冒着严寒,来到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镇辽宁考察。在境外订单逐月减少的企业,总书记勉励企业负责人增强信心,开动脑筋,巩固传统市场,开拓新兴市场,加大产品研发力度,最大限度地减轻国际金融危机给企业造成的不利影响……

党中央亲切的关怀和深情的鼓励,给困境中的人们增添了迎难而上的巨大力量,增强了人们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决心。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查看心情排行]

        
感动同情无聊愤怒搞笑难过高兴路过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孙承斌、邹声文、贾楠   编辑: 张恒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