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统夫人米歇尔访问中国,拉开了又一次“夫人外交”的大幕。回望近代以来的中国历史,中国国家元首夫人出访或随同出访,也开展“夫人外交”的例子并不罕见。从宋美龄1942年访问美国为中国争取到二战中同盟国的优越地位开始,知道如今还不时引起海内外民众和媒体关注的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夫人彭丽媛出席外事活动,中国“夫人外交”在中国外交史上闪耀出夺目的光辉。【网友评论】

高清图集
上一张
下一张

历数中国“夫人外交”珍贵旧照[高清]

2014-03-21 07:49 0人参与 0条评论

1943年富兰克林·罗斯福夫人与蒋介石夫人宋美龄在美国国会。

21
01
 
 

1942年宋美龄访美开展“夫人外交” 一路演讲震动美国朝野倾倒美国民

1942年11月18日~1943年7月4日,宋美龄代表蒋介石民国政府赴美国访问7个多月时间。她1943年2月12日出院后,全身心、全方位地开展了外交活动:作为罗斯福总统夫妇的贵宾,她入住过纽约郊外海德公园的总统别墅,访问过白宫与美国政要举行过会谈,在美国国会众参两院分别发表过演讲,与罗斯福总统联合举行过记者招待会,到美国各地参观访问,并发表过一系列成功演讲。其足迹遍及纽约、华盛顿、芝加哥、旧金山、洛杉矶。她一路走来一路演讲,美国朝野被其纯正的英语、高雅的风姿、卓越的才华所倾倒,她在美国社会刮起了一场“宋美龄旋风”。【详细】

 
宋美龄的美国国会演讲:
正式演讲的第一位东方女性

横跨美国东西部的全美巡回演讲,是宋美龄访美的一件得意之作,它在美国舆论中激起的轩然大波不仅出人意料,而且令瞩目于对德战场的美国政要们也不无惶恐。刮起了一阵来势不小的“宋美龄旋风”。2月18日,宋美龄在罗斯福总统夫人及副总统华莱士陪同下,向美国国会参众两院发表了著名的演说。她是被允许向美国最高立法机关发表正式演说的第一位东方女性,演讲实况经美国四大广播公司向全美转播,演说词被美国各大报纸全文刊载。第二天,罗斯福在总统办公室为之举行了盛大的记者招待会。【详细】

宋美龄掀起“外交旋风”:
成为美国人心目中伟大女性

宋美龄先后在纽约、波士顿、芝加哥、旧金山、洛杉矶等大城市进行了多次正式演讲。纽约麦迪逊广场上的演讲,有一万八千多美国听众,除各界名流外,还有美东部九州州长。在好莱坞,宋美龄会见了二百多位支持中国抗战的影星,其中有秀兰·邓波儿、凯瑟琳·赫本、亨利·方达等。面对上百记者,宋美龄反应敏捷,对答自如。美国媒体评价说:“国会议员们被她的优雅风度、妩媚和智慧迷住了……”宋美龄每天收到的美国各界人士和普通民众来信竟有三四千封,成了美国人心目中的伟大女性。【详细】

宋美龄极力宣传中国抗战:
激发美国同情和援助热情

宋美龄的巡回演讲,充满了正义感,又富于技巧性和感染力,收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使美国各界上至美国总统、国会议员、军政要人,下至普通工人,市民都对中国战场的重要作用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激发了美国朝野对中国人民艰苦抗战的普遍同情、崇敬和援助热情,效应空前。据报纸报道:“……罗斯福总统重申美国意向,要将日寇给养线截断,以中国作为根据地,而直接攻袭日寇三岛。至于进攻时间间题,彼已与中国政府商议中。”各种捐款也随之而来,形成了一个不小的民间援华热潮。【详细】

 
宋美龄夫人外交改变中国外交走向
 

宋美龄·夫人外交

自抗日战争爆发,宋美龄致力于对外宣传,揭露日本侵略者罪恶,宣传中华民族反抗强权的奋斗精神,呼吁国际社会支持中国抗战。宋美龄不断的宣传与呼吁,对国际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这些国家最终改变错误的对日政策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详细】

 

宋美龄夫人外交的过程

随着抗日战争的深入,中国国际地位提升,蒋介石夫妇步入世界外交舞台,宋美龄不仅充任了蒋介石外交事务中的助手、翻译和不可或缺的智囊,帮助丈夫扩大了国际视野,扩大了国际知名度,而且亲自走上外交前台,展示自己的外交才华和魅力,为蒋介石争取急需的军援和经济援助,自己亦成为享誉世界的风云人物。
    1942年,她随蒋介石访问印度,促成中印共同抗日;1943年在北美大陆访问,在美国和加拿大国会演讲上,宣传中国抗战,呼吁国际支援,由于她“不仅盛极一时,抑且举世无双”的表现,美国掀起了“宋美龄旋风”,一路得到了许多外国元首都得不到的礼遇和殊荣,成功地博得了美国朝野和广大民众的同情,赢得了“外交家”、“一流夫人”的美誉。 【详细】

 

宋美龄夫人外交的特点

宋美龄从抗日战争时期走上外交舞台,到20世纪70年代蒋介石逝世后引退截止,取得了骄人的外交业绩,但与职业外交家相比较,她的外交方式与众不同。
    她的身份与标签是“第一夫人”,因为她不是一位专业的外交家,不能始终留在国外,也不能以外交人员的身份对外接触、交涉和谈判,但她始终把握好了外交工作中沟通协调这一最重要的环节,并且在沟通的技巧、谈判的艺术方面技术高超,从而成效显著。她在外交方面沟通的方式有两种:一是面对面接触,双向直接沟通;二是通过广播、书信、演讲方式,传播信息,增进了解。加深了国际社会对中国的了解,扩大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影响。有人称宋美龄改变了中国的外交走向。 【详细】

 
 

宋美龄“夫人外交”背后:既是第一夫人又是政治参与者

通过蒋宋联姻,蒋已得到宋子文、孔祥熙的大力协助,尤其稳定了江浙地方财团对南京国民政府的支持。宋美龄依靠家族背景与个人才智,充当了蒋的贤内助,维护着蒋的威信,为蒋妥善处理各种人际关系。由于宋美龄的政治介入,为蒋的西化及现代化的形象改善提供了必要的帮助。蒋在宋的帮助下,步扩展人际脉络,树立了由单纯崇尚军权的军事领袖转变为具有某些西方民主因素的现代政府领导人的形象,使英美等西方国家认识到中国正在向西方不断靠近,开始了现代化的历程。宋美龄的政治参与是民国时期夫人政治的典型。 【详细】

 
 

中共建政后的夫人外交:为方便接待费社会主义国家领导人夫人的对等设置

据王光美回忆,建国后,中国在外交方面有一个不成文的惯例:出访社会主义国家不带夫人,出访非社会主义国家则要对等。这一惯例的由来是这样的:随着新中国的国际影响越来越大,外交活动也越来越多,特别是东南亚的国家成为了当时中国外交活动的重点之一。东南亚一些国家领导人访华都带夫人一起来,而中国却没有一个固定的夫人参加接待,常常是临时拉人,接待工作效果自然要差些。陈毅后来讲过:“外国领导带夫人来了,如果我们只招待男国宾,无人招待他们的夫人,就不合规格,人家会认为一个革命的国家,却对妇女不重视。柬埔寨西哈努克亲王即将带夫人来访,我们领导同志的夫人去陪陪,是合乎人性的,而且还可借机做友好工作。陈毅首先动员自己的妻子张茜,安排她和自己一起参加驻华使馆的宴会。1956年,张茜被安排参加由李德全率领的中国妇女代表团访问巴基斯坦。【详细】

 

王光美随刘少奇出访

江青为何能参与外事活动

1963年,作为国家主席夫人,王光美陪同刘少奇出访印尼、缅甸、柬埔寨、越南四国——她是刘少奇的第五任妻子。出访那一年,一袭白色旗袍的王光美以端庄华贵的气质,轰动了海内外。一时间电视、报纸、电台竞相报道,印尼街头甚至打出了王光美的巨幅画像……这次是刘少奇第一次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的身份出访;也是共和国历史上国家元首第一次访问非社会主义国家。彼时,中国刚刚走出三年困难时期,42岁的王光美穿一袭素净合体的白色旗袍、戴一条项链出场,为中国赢得了良好的外交口碑。【详细】
江青与毛泽东结婚后中央规定:江青不可称为毛泽东夫人;江青不能参加党的政治活动。但1962年9月印尼总统苏加诺夫人来华,首次以毛泽东夫人身份参加了会见。但此后,随着江青的政治身份的变化,她在外事活动中出现的形象已经不再只是“第一夫人”如此简单了。文革开始不久,江青扶摇直上成了国家领导人。据当事人忆,外交部副部长乔冠华,在牵涉到江青的外事活动时也只能感叹“江青要说什么要干什么谁也管不了。”尼克松回忆“她作为毛的妻子已经是有名无实”,政治局委员,第四号人物这样的身份才是她出入外事活动的真正依靠。【详细】
 

改革开放前中国夫人外交背后体现的外交特点

从中共建政后30年的夫人外交历史看,或多或少体现出一些时代的特色。1949年中共立国,外交机制初创,受国家生存、意识形态、政治体制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中国外交呈现出高度的封闭性、革命性,集权化色彩浓厚。在这个体系中,核心权力集中掌握在中央高层,毛泽东是最高决策者,刘少奇、周恩来参与决策并具体操作。毛泽东侧重外交战略谋划,刘少奇负责党际外交,周恩来负责国家外交。而进入文革后。就形成了毛泽东最高决策,周恩来参与决策并具体操作,林彪,江青集团不时施加影响干预外交的结构。在这个结构下,初期带有浓重的革命性和封闭性。直道70年代初,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进程启动之时,中国融入现代世界体系的进程也才同时被启动。在这种状态下,“夫人外交”本身也只成为一种“对等接待”、“做工作”层面的存在,很难发挥出它在现代外交中本应能发挥的作用。 【详细】

 
夫人外交所扮演的角色
 

“第一夫人”在外交中应该扮演什么角色

“第一夫人”的称呼来自欧美国家,是对国家元首夫人的尊称。在欧洲,最初使之拥有实际统治权的女王、女皇、女摄政王等,这些人不仅是女性角色,而且是拥有国内最高权力的政治角色。
    “第一夫人外交”在本质上是公共外交的一种重要实现形式,是指一国国家元首夫人,为执行最高领导人授予的外交使命或倡导非主权类议题,与社会各界开展各种形式的沟通和交往活动,是新时期公共外交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作为女性角色,第一夫人在具体外交实践中,需要平衡女性、首脑和公众三方面的社会角色。【详细】

首脑外交的“左膀右臂”  

第一夫人的外交权力基础十分脆弱,缺乏明确的法律和制度支持,完全依靠首脑的授权,只能发挥首脑外交的“辅助者”和“支持者”角色。作为支持性角色,第一夫人最基本的工作是陪同第一领导人出访,可以通过其女性的魅力与温柔的气质,改善第一领导人在外交政策上过于强硬的形象。加深与受访国民众的沟通和理解,能够起到“以民促官”的良好效果。【详细】

公共外交的“形象大使”  

第一夫人更强调展现国家形象,强调向社会各界传递本国人民对受访国人民的友谊。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第一夫人就是一个国家的“首席形象大使”,是一国国家形象的名片和天然的代言人。一言一行和一举一动都关乎国家形象,受到舆论高度关注。【详细】

民间外交的“桥梁纽带”  

第一夫人也并非完全依附最高领导人,而是独立承担起公共外交的角色。比如代表第一领导人单独出访;出席一些重大的国际文化活动的开幕式和盛会典礼;以及致力于推动社会关注的一些全球性问题;呼吁全社会关注弱势群体、边缘群体和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失败的群体;倡导慈善、环保和人道主义关爱等议题。【详细】

 
 

改革开放后中国恢复最高领导人夫人出访 与世界接轨逐渐形成惯例

当经历浩劫的中国重新走入正轨,最高领导人夫人出访也随之恢复。改革开放以来,在邓小平、李先念、江泽民、胡锦涛等领导人支持和带领下,“第一夫人”外交获得了快速的发展,在国际舞台上也越来越成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1983年,“文革”后的中国恢复设置国家主席一职,由李先念出任。李在位期间曾出访二十多国,夫人林佳楣多次陪同,只是当时的媒体很少提及。自江泽民担任国家主席以来,国家领导人夫人陪同出访方式渐成惯例。尤为引人注目的是,国家领导人的夫人们在外事活动中扮演的角色同样越来越重。实际上,家宴茶会、慈善活动等方式,是领导人的夫人们经常选用的沟通媒介;学校、医院等,则是夫人们展现自我魅力、宣示友好态度的惯选之地。【详细】

 

王冶坪伴随江泽民出访

刘永清陪同胡锦涛出访

1994年9月2日,江泽民携夫人王冶坪飞赴欧洲三国。中国观众从电视上第一次看到了这位第一夫人。香港的一份刊物描述王冶坪“内向、仁慈、善良、热情”,“天性好静、不好声张、衣着朴素,不用化妆品”。这些都被库恩写入江泽民的传记:王冶坪的座右铭是“老有所为”,尽管颈椎病给她带来痛苦,并妨碍了她的日常活动。她认为陪同丈夫是一种“负担”,因为她说她有点“力不从心”,而且她从来不喜欢“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在江泽民担任国家主席时,国家领导夫人陪同出访开始成为常态。【详细】
胡锦涛担任中国国家主席的10年间,中国领导人对外访问变得越来越频繁。2003年5月26日,胡锦涛乘坐的专机降落在莫斯科伏努科沃机场。时值俄罗斯举办上合峰会,参会的胡锦涛就任国家主席后第一次正式外访。那一次,他的妻子刘永清也陪同出访。西方媒体极为简单地描述了中国新任第一夫人的亮相:“胡锦涛主席和夫人刘永清面带微笑走出飞机舱门。”2008年奥运会期间,胡锦涛和夫人刘永清举行国宴招待来华的80多位国家元首,则被舆论积极评价,认为“中国的奥运外交也是一枚金牌”。【详细】
 
 

改革开放中国外交走向务实 “夫人外交”不再神秘新鲜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共中央领导集体扭转了长期以来“左”的思想对中国外交决策的强烈影响,确立了中国外交的核心目标是服务于、服从于国家的根本利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为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成为中国外交决策的着眼点。中国不再以意识形态划线,主张求同存异,寻求双方利益的共同点。中国与美苏同时保持良好和趋于良好的关系,并与其他国家逐步确立友好合作关系,开创了“无敌国”外交、全方位外交的新局面。开始呈现民主化、制度化、科学化的发展趋势。决策观念实现了从“革命”向“务实”的重大转变。中国已进入一个没有“政治强人”与“政治女强人”的时代,而当年的“夫人外交”也随之淡化。“夫人随访”成为外交中的常规性礼节,“第一夫人”的话题也不再神秘新鲜。【详细】

 
“第一夫人外交”的制约因素
 

有学者考察了希拉里·克林顿在担任第一夫人期间的外交表现,发现“第一夫人外交”涉及的政治关系非常复杂,其外交成效如何受制于多种因素。它既会受到第一夫人个人心理和性格因素影响,也会受到一国外交制度因素影响,还会受到社会生态等外在因素影响和制约,这使得第一夫人外交在不同时期、不同国家和不同人那里,表现各异。【详细】

人格特质因素  

第一夫人的个性心理特征是研究第一夫人外交角色所无法回避的,其外交表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第一夫人个性与公共情绪是否吻合;取决于其心理素质和性格特质。在诸多因素中,对“第一夫人外交”影响力影响最大的因素是参与公共事务的积极性,尽管一些第一夫人或凭借相貌迷倒众生,或凭借发型和时装等时尚引领潮流,但从根本上还是取决于是否对公共事务怀有高度的热情。【详细】

正式制度因素  

迄今为止,由于各国均没有在宪法和法律上明确第一夫人的外交角色,她们在外交中发挥什么角色,以及在某种角色上发挥到多大程度,完全取决于最高领导人的外交授权。最高领导人往往会根据内外各方面的反映和效果,扩大和取消对第一夫人的外交授权。因此,第一夫人很少卷入政策性外交事务,也避免卷入官方交往(最高领导人授权除外)。【详细】

社会生态因素  

各国教科书、媒体和社会大众习惯于将第一夫人看作是各国国家元首的附属物,其政治日程、职责和社会影响力均被忽视。即便一些提及第一夫人的文章也仅仅是将其看作是“第一家庭”的“第一主妇”,并没有提及更多的政治内涵。在学校的教育系统中,也缺乏对第一夫人角色和职责的足够知识教育。限制了媒体对第一夫人报道的积极性。【详细】

 
 

彭丽媛随同习近平出访引发热潮 成国内外关注焦点

自从习近平当选国家主席以来,彭丽媛也作为主席夫人频频一同出访。其美丽的形象、优雅的仪态、自信的表现,以及致力于公益事业等行为,不仅在国内引发好评如潮,还引发了外媒的“彭丽媛热”,成为国内外媒体抢先报道的焦点。报道称她为“美丽大方的中国第一夫人”、“中国范儿”、“让世界眼前一亮”、“优雅”、“大气”,以及“中国的新名片”、“中国魅力攻势”或“中国软实力”新的诠释者等等。“彭丽媛热”让全世界都不禁惊叹“第一夫人外交”在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所具有的巨大影响力。习近平夫人彭丽媛,是中国家喻户晓的歌唱家、歌剧表演艺术家。她演唱的《在希望的田野上》,是几代中国人脑海中最熟悉的旋律之一。彭丽媛也展现出更多的国际“范儿”。【详细】

 
 

遵循传统与独特优势:彭丽媛夫人外交的特点

遵循“夫人外交”的传统,彭丽媛跟随习近平出访,其行程集中在妇女、儿童公益事业和文化交流事业上。这些活动,与世界各国的第一夫人们在访问期间,关心、帮助到访地妇女儿童事业的惯例相一致。彭丽媛首次出访在世界范围内所引发的高度关注。尽管彭丽媛美丽的形象、优雅的仪态以及得体的服饰是引发关注的一个焦点,但根本原因还是彭丽媛本人高度的公共事务参与热情。她不仅是红遍中国的女高音歌唱家、中国民族声乐的代表人物、中国文联副主席,还担任世界卫生组织抗击结核病和艾滋病亲善大使、中国控烟协会控烟形象大使、预防艾滋病义务宣传员等公共事务角色,是一个万众瞩目的公众人物,拥有数以百万计的“粉丝团”【详细】

 
 

彭丽媛引发国际舆论的高度赞誉将提升中国外交的软实力

“彭丽媛在中国本来就是家喻户晓,如今以第一夫人身份出访,将增加中国软实力。”美国布鲁金斯学会约翰·桑顿中国中心研究主任李成表示。正如清华大学政治学系主任张小劲总结的那样,“夫人外交”是现代首脑外交的组成部分,能增强一国公共外交的效能,提升一国外交的“软实力”。彭丽媛以主席夫人身份陪同习近平出访,注重与社会各界开展广泛交流和沟通,积极开展公共外交是一个突出的创新和发展,引发了国际舆论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赞誉,为增进与出访国人民的友谊和提升国家形象,发挥了意想不到的积极影响,标志着中国“第一夫人”外交步入了崭新的发展阶段。 【详细】

 
“第一夫人外交”的制度化
 

在全球化和信息革命时代,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均对第一夫人们保持极高的报道兴趣,社会舆论也高度关注第一夫人们的表现,决定了第一夫人的外交角色将越来越大,各国均将发挥第一夫人的外交潜能作为一项十分重要的外交课题。要想真正发挥好第一夫人的外交作用,又避免引发外交混乱,最根本的思路是推进“第一夫人外交”的制度化。【详细】

首脑外交向公共外交转变  

从性质上来说,“第一夫人外交”最初是首脑外交的辅助,是与首脑外交并行的“外交之翼”。作为一种特殊的公共外交形式,“第一夫人外交”在实践中必须明确遵循“三个符合”原则,即符合国家利益、符合人民期待、符合政府政策。同时,“第一夫人外交”与各国文化密切相关,特别是人民对女性、妻子、母亲、家庭的基本观念,其一切行为应在女性及其社会角色方面发挥积极作用。【详细】

临时性走向正式性  

构建“第一夫人外交”的正式机构,并配备专职人员,在国内外公共事务中发挥积极的作用。目前,很多国家都在最高领导人办公室系统内设立了专门的“第一夫人”办公室,并建立起专业化的行政团队,“第一夫人外交”正在步入法律化制度化轨道。明确“第一夫人外交”与其他外交形式的协调和沟通,使之与整个外交系统相匹配,共同服务于外交政策和国家目标的实现,特别是在程序上可让第一领导人予其任命令,像任命行政官员一样,使其外交行为与整个外交系统协调运转。【详细】

细数中国外交史上的“夫人外交”史,我们可以看到背后折射出的中国外交形态。从宋美龄的“夫人政治”在外交中的折射,到中国建政初的革命外交,栽倒改革开放后逐步融入世界,知道今天谱写出新的辉煌篇章,中国夫人外交的历史,就是中国外交的一部演进史。
网友评论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