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 武器装备建设之考察
2009年03月04日 10:30凤凰网历史综合 】 【打印已有评论0

表 4 1939-1944年国府主要陆军兵器产量

资料来源:《各工厂生产数字统计》,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全宗号:四一九,案卷号:670;陆大钺、唐润明编:《抗战时期重庆的兵器工业》(重庆:重庆出版社,1995),页130;〈抗战期间各兵工厂生产概况表〉、〈抗战期间历年生产武器弹药支援作战数量统计表〉,参见王国强:〈抗战中的兵工生产〉,载军史研究编纂委员会编:《抗战胜利四十周年论文集》,上册(台北:黎明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86),页1061-79。

三万余名驻印军在1943年就装备了381枝手枪,13,793枝步枪,1,644挺轻、重机枪,3,603枝冲锋枪,399门迫击炮,48门战车防御炮,48门山炮,84门榴弹炮30。且不论驻印军装备的质量如何,单就数量而言,就足以让任何一支在国内战场的国民党陆军部队汗颜。表5为第三十六师抗战各期的主要武器装备。从表5可以看出,除了弹药补给之外,国府并没有向第三十六师补充过一枝枪、一门炮,而这支曾为国民党陆军最精锐之一的部队在装备数量日益减少的情况下仍被国府运用于滇西战场,恰恰说明其在当时已是装备较好的部队了。两相比较,我们也就不难想见为甚么从1944年3月开始,中国驻印军就可以「兴致勃勃并以十足的信心向日军猛攻,又快猛地消灭敌人」31,而在同时期的豫中会战中,日军甚至可以畅通无阻地用坦克撞毁国民党守军的阵地32。

表 5 陆军第三十六师抗战各期(1937.7-1944.12)主要武器装备表

资料来源:《第三十六师历次战役伤亡损耗俘获补充数目表》,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全宗号:七八七,案卷号:6960。

另外需要指出的是,武器装备本身并不会形成战斗力,其只有被吸收到战术、军事理论及军队的组织体制中去才能达到其杀伤敌人的效用33。正因为没有足量的装备,国民党陆军的编制体制与战斗技术在抗战中期均没有得到任何提高。除了靠将部队带到装备储存地而武装起来的国民党陆军精锐部队──中国驻印军与中国远征军,国府虽然在国内战场几经整编部队,但每次整编均未能按照编制配备武器,结果反而造成了人数愈来愈多、武器装备却愈来愈少的奇怪局面。没有装备,国民党陆军便无法维系正常的军事训练:炮兵训练时用的是木马、木炮,步兵训练时用的是木制机枪,骑兵训练时则用的是连步兵都不用的俄式长枪34。没有训练,国民党陆军士兵的射击技能自然是极其低劣,常常不等日军靠近就到处放枪,结果反而为日军火炮提供了良好的射击目标35。更有甚者,国民党陆军新兵往往没有经过任何训练就被投入战场,这些新补充上来的人既不懂兵器机能,也不懂兵器的保管与维护,就连投掷手榴弹也都是扔得太早,而被日军重新掷回了守军阵地36。国府辛辛苦苦弄到的一点新式兵器,也往往由于官兵不会使用,以致发挥不出任何威力37。

国民党陆军原本缺少武器装备,而有了装备也得不到有效的训练与使用。因此,尽管国府在整个抗战中期一直在努力地争取外援与自制兵器,但国民党陆军「装备不精」的状况并未得到改变。由于装备不精,再加上训练不够、指挥无方、政治腐败、经济崩溃等种种因素,这支拥有著350余万官兵的陆军不仅未能「愈战愈强」,而且战斗力更是直线下滑到了「我方十个师也不一定挡得住日军一个师团」38的骇人地步。其最终结局便是国民党陆军在1944年豫湘桂战场上的全面溃败。

四 抗战后期美式装备的大量引进与兵器自制能力的下滑

1945年1月27日,中国驻印军与远征军部队在缅甸的芒友胜利会师,恢复了滇缅陆上交通,不久中印公路全程打通,自此,中国的西南国际交通线彻底打通。与此同时,美陆军部为了配合中国战场的最后反攻,答应提供国民党陆军三十六个师的新式装备39。在良好的内外形势下,国府企盼已久的美国援华陆军军械品种开始增多,数量开始提高。表6为1945年前后美国运抵印度的援华主要兵器数目比较统计。

  已有0位凤凰网友参与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作者: 章慕荣   编辑: 蔡信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