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2009:只能表达自己心情
1969—2009, 40年了!上山下乡,影响一代人的运命,波及中国几乎所有城市家庭。面对这个即将隐入历史烟尘的词汇,作为当年知青一员,我们沉默、深叹、几分感伤,几许遗憾,但没有激奋,深思替代了对那苦涩年月的痛苦回忆!我父母5个子女,有4个踏上这条长途,总时限长达25年,期间我们的重负,父母的牵挂,难以言表!有些同伴,埋骨他乡,孤魂漂荡在青山迷雾间,遥望家乡,路远山高,阻隔万丈!有些人迄今回不了家,扎根在穷乡僻壤,人生的回家之路竟是那样漫长!有的无法忍受那年月精神煎熬而病疯,迄今不愈,痛苦终生!
所悲太多,但时光已逝;所恨无尽,但于事无补;年轮艰涩,但终究摆脱蹉跎,破冰前行,有些人突出重围,崭露头角,过上幸福生活。当年,我们究竟都为了什么?
到如今,哭者,泪早尽;歌者,人所嗤。理想的红旗高高飘扬,现实的号角却撕心裂肺,催人衰老。我们曾经耕耘的田野依然葱绿,我们曾经燃烧的青春却已荒芜。
赤足走在田埂上,悲欣广阔天地间。放眼当今寰宇,烽火依然不息。知青老矣,尚能奔走呼号否?
让我们携手共保重,晚年或许还将面对些许艰辛。40年,我们共同走过,祭奠那抛洒在广阔天地的蹉跎岁月,那流逝在红色疯狂岁月中的一代青春!一代人暴风骤雨中共同的泣血记忆!
⊙个人资料
潘亮,男,1959年1月25日生,籍贯福州。1965-1969年在福州赛月小学就读,1969年12月随父母下放沙县夏茂公社,在当地胜利小学、沙县二中就读。1973年10月回榕转福三中学习,1975年高中毕业,到顺昌县仁寿公社上白大队第二小队插队劳动3年9个月,1978年参加高考入厦门大学生物系微生物专业学习,毕业后在原福建省卫生防疫站自然疫源性疾病研究室工作,先后任技师、主管技师、副主任技师、主任技师、福建省人兽共患病研究室负责人。2003年在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任主任技师。
先后从事钩端螺旋体病、小肠结肠炎耶氏菌病、流行性出血热、葡萄球菌肠毒素、莱姆病等多种人兽共患病的调研、防治与科研,是福建莱姆病的首先发现者。1990年以来先后在福建新发现了莱姆病、斑点热群立克次体病、辛德毕斯病、环状病毒病、东方马脑炎等新病种,参加的科研项目先后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8项次,其中主持完成的"福建莱姆病的病原学与流行病学调查研究"项目获福建省1995年科技进步二等奖,1996年获第四届运盛(福建)青年科技奖,1993年参与协作全国莱姆病调研,获国家卫生部科技进步一等奖。首名发表专业论文60多篇,参加专著编写6部,发表科普文章600多篇,是第一、第二届"福建省科普工作先进个人",2001年获省科普作协"新世纪、新创作、新贡献-耕耘奖",2005年"福建省职工优秀创新成果一等奖",参加《减轻群众医疗负担的调查与思考》获2005年福建省委、省政府优秀调研成果三等奖。2004年被农工党中央评为"抗击非典先进党员"、2006年评为"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贡献先进个人"。为福建省微生物学会第八、九、十届常务理事,微生物与免疫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福建省医学会微生物与免疫学会常委、秘书,省畜牧兽医学会常委。农工党第九届福建省委委员、十届常委、医药卫生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农工闽讯》编委。第十届省政协委员。
作者:
潘亮
编辑:
刘延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