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故乡看看
回到闽北第二故乡参观、访问,故地重游,沉浸在浓浓的乡情、亲情中。第二故乡的乡亲们把我们当作远方归来的游子,盛情款待,小村像过节一样热闹。作为卫生防疫工作者,访问期间,我特意抽空走访了原插队所在地顺昌县仁寿乡有关人员,据了解,在当地当年肆虐一时的"打摆子"(疟疾)和"钩体病"(钩端螺旋体病)现在已很少见了,一年难得遇见病例,这使我感到欣慰……我插队那年月,"打摆子"和"钩体病"是闽北的高发病、常见病,许多老知青对这两种病迄今还"心有余悸"。当时我们虽然被称为"知识青年",其实并无多少"知识"。对"打摆子"和"钩体病"这两病的知识所知甚少。第一年夏天,就有不少知青先患了"打摆子",发作起来很可怕,大热天包着厚棉被还直打哆嗦,不要几天就脸发黑、唇发青,严重影响"抓革命,促生产"。当时公社"知青办"号召我们"咬紧牙关,战胜病魔,渡过生病关"。那时,没有防蚊、灭蚊措施,因为压根也不知道那是由携带疟原虫的蚊虫叮咬所致。疟原虫进入我们血流后,侵入、损害肝细胞和红细胞,并在其中寄生繁殖,引起体内成批红细胞周期性破裂,从而发病。我们到"广阔天地"来,实际上等于是大批"易感人群"进入了疫区,最容易引发疾病的暴发流行。
"钩体病"是我们要面对的另一大敌,该病常在"双抢"的最忙阶段侵袭人群,尤其在洪涝灾害后更是多发,闽北又恰是洪水多发地。记得我所在公社桥下大队一位名林孝杨的知青连续低烧"感冒"后发生肺大出血引起死亡,经上级医院和卫生防疫站确诊为"钩体病"。此事当时引起轩然大波。知青们抱怨当地政府对知青生活关照不够,条件太差,外地知青也纷纷"声援"。回想起来,已是30多年前的尘封往事了。这次返乡,老知青还专程前去祭奠这位病故和另一位因拖拉机翻车而把青春永远溶入第二故乡黑土地里的当年知青。
改革开放30年来,党和政府不断加强农村卫生防疫工作,烈性传染病逐渐被消灭或控制,农村的各项建设与卫生面貌大为改观,那难忘的"打摆子"和"钩体病"肆虐的岁月已经远去了,第二故乡将在脱贫致富奔小康,建设新农村的道路上不断前进。
⊙我们的青春是"一段什么歌"
上山下乡兴起迄今已近40年,影响了伴随共和国成长的整整一代人,涉及千家万户。
"知青"两个字很沉重!"80斤米一条命"、"那年冬天特别冷"、"那土为什么濡湿了我的手"催人泪下;"知青"两个字很复杂,在当年千军万马知青群体中,虽然命运相同,但各人背景、境遇、思想、心态各不相同,20多年后的今天仍不可能相同,正如一位老插所写"我们这一代人歪歪扭扭的脚印踏在共和国一段弯弯曲曲的历史上,时也,命也!"
一代人飘逝的青春能找回么?我父母5个子女,在1969年那场狂飙中,3个一口气奔赴了闽北,启程那天,父亲还在单位牛棚里被管制,一位邻居青年骑了我父亲的自行车,带着我一同到火车站"欢送"插歌插姐们,2个月后,念小学的我就随父母被赶出省城,到农村下放劳动了。后来我也打起被包成了知青,离家时还未满16岁,当了4年老插。"知青"两个字,充满艰辛,插队期间,与大伙一道,起早贪黑,烈日下晒脱几层皮,汗水滴在烂泥田里,狂风吹,暴雨淋,战双抢,夺秋收,对未来的担忧与惆怅,……一家4个老插,插龄长达25年,如今除我1人还在岗外,2个已退休,1个下岗,身体病残,生活还要家人接济,青春有悔,又向谁悔?而在那漫长的磋砣岁月里,父母的担心与挂念更是难以言表……。有些老知青迄今仍在为"回城"而奔波,回家的路竟是那样漫长,更有人永远消逝在黄土地里……记忆沙滩一片狼籍,细心寻觅,方可拾到几颗晶莹的珠贝,仿佛大海奔腾咆哮后凝固下的泪滴,过去的一切怎能轻忘,一代人的悲剧绝不能重演。
作者:
潘亮
编辑:
刘延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