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洲:谁也不敢冒犯盐之女神
2010年01月08日 11:41凤凰网历史综合 】 【打印共有评论0

大伊纳瓜岛上的盐首先是被西班牙人和荷兰人耙走的。在西班牙人杀死仅存的少数土著部落居民后,该岛就成了无人居住的岛屿,来自各个国家的水手都会在此停留并且装载他们的船只。西班牙人把这个岛屿称为叶纳瓜(Enagua),意思是“在水中”。1803年,来自百慕大的耙盐者建造了一个小城镇,叫做马修镇,它位于一个盐水塘旁边,那里居于岛屿的一端,平坦而长满杂草。

首先来到的是耙盐者,他们只是刮下盐水塘边缘已经蒸发结晶的那部分。船上的成员们会在岛上停留几个月的时间,有时甚至长达一年,当船长和三四个奴隶去航行并捕捉海龟时,或者从遇难沉底的船只上搜寻可用之物,与海盗或者其他岛屿上的居住者进行贸易时,其他人的工作就是在此收集海盐。

18世纪时的一位百慕大总督抱怨说:“凯科斯群岛的贸易在使服务者成为凶残的掠夺者方面大为成功,因为这里有许多挖凿、抢劫和从船只残骸中捞取意外之财的机会。”他还注意到,岛上存在着这样的现象:当自由的水手们在收集海盐时,奴隶们被派出去抢劫。于是这位总督写道:“黑奴们学会了如何公开和私下地进行偷窃。”

几个月之后,当船长以及他的奴隶们完成了获利颇丰的海上冒险时,他们返回岛屿,接上留在岛屿上的其他成员,带着满舱的海盐去北美洲殖民地出售。

17世纪50年代,来自百慕大群岛的英国殖民者航行到大特克斯—一个很小的沙漠之岛,它的微小邻岛索尔特岛只有2英里长,1英里半宽。过往的船只往往会在索尔特岛上停留,在占据岛上面积1/3的盐水塘里耙盐。17世纪60年代,百慕大人开始更加系统地利用该岛,起初只是在夏天利用,因为夏季的气候干燥而适宜。

到了1673年,百慕大耙盐者前往索尔特岛已经成为一种例行。五年之后,耙盐已经像北方的特克斯岛(Turk)或者大特克斯岛(它们的名字是以当地的一种仙人掌来命名的,这种仙人掌的形状容易使人联想起土耳其穆斯林的头巾Turkish turban)上那样组织得当了。但是西班牙人会在冬天抵达小岛,拿走耙盐者的工具,毁坏他们的工棚。到了18世纪初,百慕大人开始在索尔特岛上长期居住以保护自己的财产。没有人知道拥有石造小码头的小港口是何时建成的,但是这个港口是特克斯和凯科斯群岛上最具有风暴防御能力的港口,对于那些打算花费几个星期时间装载货物的船只来说,它是一个安全的庇护所。但是随着船只越来越大,这个小港口的水深便显得太浅了,于是一些轻便的小船被用来将海盐送到那些离开海岸停泊的大船或母船上。

索尔特岛上的制盐者们建造了一个池塘和水闸系统。每年,他们都必须花费数周时间对此系统进行整修。为了整修池塘底部的石头或泥土,以便能够存住水并且不会与盐相混,这些池塘都必须被抽干,然后再次被填满,用于太阳能蒸发的缓慢过程。

这些制盐者来自百慕大,他们建造起百慕大式宽敞的石头房屋,厚厚的墙壁能够承受由经过切割的如同金字塔那样的石头垒成的屋顶。沉重的屋顶是专门为抵御飓风而设计的。这些房屋装饰着红木家具,它们是富人们的家园,奴隶种植园的庄园豪宅,但是它们没有弗吉尼亚烟草、阿拉巴马棉花或西印度蔗糖种植庄园那样雅致。

制盐者的房屋拥有一个东部门廊,从这里可以看到他的盐水池,还有一个西部门廊,可以看到装运码头。这些房屋总是建造在装运码头的水边。盐是如此珍贵,绝不能委托给其他人,所以它被保存在地下室里,在地面以下的一层,但是房屋的第一层既没有窗户也没有地板,这样,每一所房屋就都在基层拥有了两个储藏的空间。盐是制盐者的财富,他们日夜看守着它。

风车在一个接一个的池塘里抽取海水,这些风车和水闸是由宅院中的一个铁匠铺负责维修的。奴隶们在园子里种蔬菜,但是随着树木都被砍倒用做煮盐大锅的燃料,土壤变得越来越贫瘠。这个岛日益炎热、干燥,地表裸露,食品和淡水都变得越来越稀少。

1790年,有位名叫斯塔布斯的人离开了北美洲殖民地,因为他效忠于英国的统治。他与自己的兄弟托马斯·斯塔布斯一同离开,并且在特克斯和凯科斯群岛中的一个小岛普罗维登西亚莱定居下来。斯塔布斯家族原来是柴郡的产盐者,但是托马斯和他的兄弟想成为西印度的种植者,开始新的生活。他们把自己的种植园称为“柴郡大堂”,并且试图种植剑麻,这是一种来自龙舌兰属植物纤维的大麻替代品。但是在“柴郡大堂”种植剑麻是一次失败的尝试,于是他们试图种植海岛棉花,但也失败了。在这些平坦、干旱而贫瘠的小海岛上,除了盐,一切尝试都失败了。制盐者带来了牲畜,有拖着载盐的大车把盐运到码头的驴,也有作为食物来源的牛群。

这些小小的产盐岛所拥有的全部仅仅是它们在航道中的位置、阳光和留存海水的沼泽地,然而它们曾经一度繁荣,因为大英帝国需要盐。

<<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
海盐   美洲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美]马克·科尔兰斯基   编辑: 石立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