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苏哈托上台 印尼排华30万华人被杀
2008年01月27日 15:36光明日报 】 【打印
相关标签: [苏哈托] [印尼]

中国有句古话:“物极必反。”1998年5月在印度尼西亚雅加达等地发生的大规模的有组织的反华骚乱,将印度尼西亚华人的苦难推向深渊。尽管印尼军警要员在血腥的事实面前矢口抵赖,尽管受害的华人在威胁恐吓之下忍辱沉默,但印度尼西亚华人悲惨的遭遇终于被公之于光天化日之下,在国际舆论的普遍同情与强大压力之下,接替苏哈托担任印尼总统的哈比比不得不亲自到雅加达华人聚居区视察民情,正式表态“代表印尼政府和全国人民”谴责五月骚乱期间一些地区伤害华人及强暴妇女事件是“印尼历史上最不人道的事件”,承诺严加调查,将暴徒和凶手绳之以法,并保证此类事件不再重演。哈比比政府表示对包括华人在内的所有印尼人一视同仁,下令停止在华人身份证上加盖特别注明字样,取消对华人的特别行政管制和一些歧视性法规。1999年10月瓦希德总统组成新政府后,印尼开始了民主化的进程。先后担任总统的的瓦希德和梅加瓦蒂都采取了一系列缓和民族矛盾,改善华人境遇的措施。如参加联合国废除种族歧视的公约,取消歧视华人的措施,立法保护华人,允许华人享有同其他国民一样的信仰、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允许华人发展本族文化,使用华文华语,恢复华刊、华教和华校,将华文教育纳入国民教育的主流,将汉语与英语、日语同列为第二语言,指定大学开设高级汉语班,国家的行政、司法、检察、教育等机构全部职位向华人开放,承认孔教为合法宗教,准许华人自由举办宗教信仰或民俗活动等。瓦希德和梅加瓦蒂以及印尼政府的一些高级官员还多次参加了印度尼西亚华人举办的春节庆典和元霄节联欢大会。

抚今追昔,痛定思痛。反思历史,人们不禁要问,印度尼西亚华侨华人的命运为何如此多灾多难?印度尼西亚历史上为什么会如此频繁地发生排华反华浪潮呢?

第一、殖民主义势力是造成印度尼西亚排华反华浪潮的罪魁祸首和历史原因。在历史上,中国和印度尼西亚一直是友好邻邦,两国之间的交往关系渊源流长。华人因通商贸易以及其他政治、经济原因移居印尼群岛,带去先进的文化与生产技术,受到印度尼西亚历代政权和印度尼西亚人民的普遍欢迎。移居印度尼西亚的华侨华人与当地民族和睦相处,共同开发和发展当地经济,是印度尼西亚社会历史进步的主流。在西方殖民主义者入侵以前,印度尼西亚各岛从未发生过排华反华的事件。十七世纪荷兰殖民者侵占印度尼西亚后,印度尼西亚曾先后沦为荷兰、法国、英国、日本的殖民地。在长达数百年的时期,各国殖民当局为了维护其在印度尼西亚的殖民统治和殖民利益,不但对印度尼西亚华人华侨进行利用、限制、排挤、掠夺乃至屠戮,而且对华人华侨和印尼当地民族实行“分而治之”的政策,阻止华人与印尼当地民族的认同,处心积虑地破坏二者之间原本和睦融洽的关系,在华人华侨和印尼当地民族之间制造隔阂、偏见和敌意,煽动种族仇恨,在印尼当地人中形成根深蒂固的排华反华的潜意识。印度尼西亚独立后,印尼极端民族主义者所实行的排华反华政策和措施,基本上都沿袭了原殖民主义者的一些排华反华的思想与做法。

第二、极端民族主义是形成印度尼西亚排华反华浪潮的思想根源。印度尼西亚“建国五项原则”开宗明义的第一条便是民族主义。印度尼西亚的民族领袖曾把民族主义作为团结号召印度尼西亚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建设国家的旗帜。但是,民族主义发展到了极端,便会形成盲目的排外倾向,将华人经济当作外国资本对印尼经济的控制,将作为移民和移民后裔的华人当作排斥和打击的对象,从而制定和实施一些极端的排华政策,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对华人实行全面的限制,以保护原住民狭隘的民族特权和利益。从二战结束延续到七十年代的东西方的冷战对峙,更对印度尼西亚的极端民族主义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印度尼西亚一些政治派别和军事集团将华人视为中国的“第五纵队”、“中国共产党颠覆当地政权的力量”,加以暴力迫害和大规模的驱逐。尤其是当政府的各项政策遭遇失败,印尼社会问题成堆,陷入政治经济危机,人民群众不满情绪积聚到极点时,印度尼西亚一些别有用心的极端民族主义者往往就会将华人当作替罪羊,煽动民族矛盾,将造成印度尼西亚当地人生活贫困和苦难的原因归咎于华人,把人民的不满和愤怒转移到华人身上,掀起大规模的排华反华浪潮,将政治经济问题转化为种族暴乱和骚乱,以转移视线,转嫁危机。认真剖析印度尼西亚独立后的接二连三地发生的排华事件,可以清楚地看到每一次排华事件背后都有印度尼西亚当地民族的极端民族主义思想在兴风作浪,暴力骚乱往往爆发于群众极端民族主义情绪激动至登峰造极之时。

 

 

延伸阅读:

历史回顾:苏哈托是如何推翻苏加诺的?(组图)

王光美穿旗袍惹江青吃醋 文革中险被整死(图)

蒋介石大骂:“尼克松不是个东西”(图)

李光耀:邓小平决策对越自卫反击战内情

国礼背后的故事:王光美项链掉入缅甸大海(图)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