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标签: | [刘伯承] |
四、诲人不倦,死而后已
在刘帅眼里,部将永远都是他的孩子,时时刻刻离不开大人的教导。因此刘帅以教育部下为己任,教带兵,教作战,也教做人。他教育部下大多和风细雨、循循善诱,也有少数时候为治病救人棒头顿喝、不留情面。
“五行不定,输得干干净净”。在秦基伟、皮定均等将军的回忆中,刘帅经常告诫他们,行军作战要把“任务、敌情、我情、地点、时间”等“五行”弄清楚,这是取得战役战斗胜利的关键;否则“狗戴砂锅,乱撞一阵”。1938年3月,刘伯承准备在河北邯郸至山西长冶公路间的神头岭伏击日军。定下决心后,他亲自到预定战场观察地形,发现地图上原本在岭下绕过的公路实际上是从岭上通过。刘帅乘机教育身边人员说:“按图索骥,纸上谈兵,把部队埋伏在下边,恐怕鬼子从岭上过去了,我们还在岭下傻等,甚至可能挨鬼子的打哩。”刘帅走后,准备参战的几位旅、团级干部又进一步侦察了神头岭地形,为后来取得著名的神头岭大捷奠下良好的基础。
从上个世纪50年代后期以后,刘帅因受到错误的批判,离开了军队主要岗位,但他仍然关心国防和军队建设,并把他长期思考的理论成果传授给他的学生。1965年1月,传奇将军皮定均前去看望病中的刘帅,刘帅在病床上向学生讲授了一条心得体会——任何防御都要有预备队。这是他反复总结中央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教训的结果。这次教导在皮定均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1969年,中苏发生珍宝岛军事冲突后,苏联百万大军压境,皮定均在刘伯承元帅的力荐下出任兰州军区司令员,坐镇大西北,按照刘帅的指导思想整军备战,有力威慑了国境线外蠢蠢欲动的苏军。
正是由于刘帅同时具有全面的带将之德、练将之道和用将之术,又以诲人不倦、死而后已为己任,其麾下的大批指挥员被培养成为智勇双全的复合型高级将领,使之以百花齐放之势,璀璨于解放军名将之列。据统计,在国际风云波谲云诡、国内政局动荡的20世纪50年代末至70年代,镇守全国11个战略大军区的统帅几乎有一半是刘帅的学生:成都军区司令员秦基伟、新疆军区司令员杨勇、兰州军区司令员皮定均(后对调到福州军区)、沈阳军区司令员陈锡联(后对调到北京军区)、北京军区司令员李德生(后对调到沈阳军区)。他们确保了中国半壁江山的安危。(《党史博采》)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相关新闻
作者:
侯文强
编辑:
胡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