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标签: | [慰安妇] |
中国首家“慰安妇”资料馆7月开馆
1992年3月的一天,在一个国际会议上,一个日本教授问在日本做访问的苏智良,日军的第一家慰安所是不是设在上海?“我当时就被问住了。我一直是研究上海史的,居然答不出来,这让我很震撼,也引起了我的注意。”苏智良向《国际先驱导报》回忆说。
寻找那些当年的“慰安妇”遗址,是苏智良1993年回国后第一个想做的事,从那以后便一发不可收。“我找到了数以千计的中国慰安所原址,拥有几百万份资料,40多盘受害者口述的磁带。”苏智良说。
“最初的时候并不清楚真相会怎么样。后来去看看这些老人,她们曾经经历过怎样的伤害,如今又过着如此贫困潦倒的生活。这些都深深地触动着我。”苏智良说。
如今,15年过去了,他研究的结晶即将在一个固定的场所进行展出,这就是7月初将在上海成立的中国第一家“慰安妇”资料馆。“原定在2005年就开办这样一个资料馆,但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如愿。原来想设立在东宝兴路125弄,考虑到搬迁需要很多资金,只能作罢。”
资料馆将设立在上海师范大学一处200多平米的建筑内。“这里主要介绍一些‘慰安妇’的曲折故事,有她们的遗物、照片、公证书等。比如雷桂英老人去年交给我慰安所当年用过的消毒药品和其他器具。还有2000以来,捐款的个人和机构等等。”当然也有国外的资料。“有一些历史照片从日本那边翻拍过来,还有日本出版的300本专门研究慰安妇的著作文献。”苏智良说。
开幕的时候,苏智良打算邀请两三位受害者及其家属到上海来。“因为财力有限只能请这么多。”此外,“任何人都可以免费来参观,但不是全天开放。可能会在8月15日、9月18日这些特殊的日子开放,9月1日开学期间也会集中开放。”
“希望引起国人的关注,除了让大家来共同关注这些幸存者外。也让国人意识到尽管半个多世纪过去了,但是这些还没有真正成为历史。”苏智良说。
韩日资料馆提供历史见证
而早在2年前,类似的资料馆就已经在日本东京成立了。这个名叫“女性战争与和平资料馆”位于东京都新宿区西早稻田的日本基督教会馆。
进入资料馆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140多名前“慰安妇”的照片,令人感觉到一股凝重的气氛。在照片中,那张著名的拍摄于中国云南拉孟的4名朝鲜“慰安妇”与一名美军士兵合影的照片非常引人注目,而照片中即将临盆的“慰安妇”,就是现在住在朝鲜的朴永心。
资料馆的建筑面积并不大,据馆长西野瑠美子介绍,只有113平方米,但是在略显狭窄的馆内,收集了女性国际战犯法庭的审议内容、9国的受害者与加害士兵的证言、从日本教科书中消失的“慰安妇”记述等等。
“早在上世纪60年代就有韩国学者和日本记者做过开拓的研究。”苏智良介绍说:“他们的资料也比较充足,有很多有良心的日本人介入这个事情的调查,出了很多这方面的书,几年前我就统计过超过200多本。”
上世纪90年代中期,韩国政府也开始介入,支持成立研究所,对“慰安妇”问题进行系统的调查。从2005年开始,韩国政府和民间团体对韩国的受害者进行援助。
一个人的战斗
中国无法与韩国相比的方面还有很多。比如韩国“慰安妇”资料馆旁边还建有一个“慰安妇”之家,专门照顾“慰安妇”老人的生活。苏智良还曾萌生过建中国的“慰安妇”之家的想法。“在中国,有的‘慰安妇’尚未解决温饱问题。我想建所老人公寓,房子都看好了,可一想到程序、管理、经营,我就感到吃力。”
苏智良的工作就像是一个人的战斗。
苏智良说,对于给“慰安妇”带来的永久伤痛,日本方面却至今无动于衷。“尽管对日诉讼没有什么进展,但我们抱定决心,要再现一段历史,尽可能的复原,尽可能地接近历史的事实。”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相关新闻
编辑:
胡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