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标签: | [大屠杀] |
祈愿中日世代友好
1949年秋,谢蔚明任《文汇报》驻北京办事处记者期间,为写作《康藏公路纪行》,采访过达赖喇嘛和班禅大师。谢蔚明笑着回忆,那时达赖年轻,我记得,他还不到20岁。书桌上,一幅梅兰芳的黑白照片摆在非常显目之处,谢蔚明指着照片右上角的蓝墨水钢笔字,说道:这是梅兰芳的亲笔。照片背面的记录是:1953年。
1957年后,谢蔚明历尽坎坷,在东北农场度过了人生中艰辛的19个年头。我问他,具体在黑龙江什么地方劳动,他依旧思绪踟蹰:我要好好想一想,再回答你。
1980至1986年初,谢蔚明任《文汇月刊》杂志副主编。退休时分,他已踏在了70岁的门槛上。1995年,他被聘为上海市文史馆馆员。
2005年8月15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谢蔚明写下《凝视历史》一文,在文汇报刊出:“距今将近七十年前,日本侵略者发动了芦沟桥‘七七事变’,讯息传播出来,我不禁悲喜交集,失声痛哭,恨日本无端侵略中国,也为我国军人奋起反击高兴。”文至最后,他这样写道:俱往矣;现在日本国内右翼势力对侵略暴行置于不顾,大肆篡改日本教科书混淆是非,而且扩充军事实力,引起爱好和平的世人关注。我写此文倾诉心曲,唯愿日本右翼人士改弦更张,让中日人民世世代代友好下去。
在谢蔚明书房里,有关69年前那场侵略大屠杀的书籍,《日本的战争责任》、《大东亚战争的总结》、《南京大屠杀新考》、《拉贝日记》、《东史郎日记》,等等,被归拢在一起。也许,摊开这些无比沉重的史实记载,中国人民始终不会凝固的记忆的鲜血,依旧会顺着书页流淌下来。所以,这些书摆在今日书橱最显眼的地方,却被紧紧地捆扎着。
背景如此不同的美国人,为何都被南京大屠杀这一题材深深吸引,并不约而同地以纪录片形式向世人展现?
他们是二战结束后出生的美国人,一个是叱咤商界的名人,一个是妙手回春的医生;
他们曾对发生在大洋彼岸的血腥事件一无所知,只因张纯如的《南京大屠杀》一书而萌发拍摄纪录片的念头;他们最大限度地调用各种资料,商人拒绝了中方的合作要求,而医生请来一位中国女记者参与制作;他们都希望能在2007年12月(南京大屠杀70周年之际)正式公映自己的影片,如今商人赢得了圣丹斯电影节的“入场券”,医生的小规模放映也取得巨大成功……
背景如此不同的美国人,为何都被南京大屠杀这一题材深深吸引,并不约而同地以纪录片形式向世人展现?他们的纪录片究竟会以怎样的视角来讲述那段惨绝人寰的历史,对美国社会乃至整个西方世界将产生怎样影响?商人和医生给《新民周刊》的答案耐人寻味。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