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成本电影:心比天高,命比纸薄
2009年09月10日 10:26南都娱乐周刊 】 【打印共有评论0

《任逍遥》

《光荣的愤怒》

《红颜》

《一半海水,一半火焰》

文_楚戈

小片的“祖宗们”

和世界上绝大多数的国家类似,中国的小成本电影大概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独立于主流体制之外的“独立电影”,真正的始作俑者要算吴文光的《流浪北京》;另外一种是如今年的《夜店》这样资金来自于市场,最终也要对市场负责的低成本公映成片,这个领域的先驱是宁浩,他用300:2000的骄人战绩极大地刺激了资本对于国产华语低成本影片的信心,虽然这也导致了后来每年都有若干部打着“黑色幽默”的粗制滥造的电影妄图圈钱,比如刚刚上映的《气喘吁吁》。

心怀壮阳药,梦博大世界

中国所谓的“独立电影”中声名最显赫的当然是贾樟柯,从《小山回家》开始,小贾老师以一种凛冽的生活气息以及强烈的造反精神,把小成本电影定义成了青年亚文化的一个时代性表征,这个文艺泡沫一直延续到贾樟柯和上影集团合作,花了1200万拍摄《世界》,嗣后,全中国的文艺青年分裂成为了两大阵营,一个是唾弃贾樟柯的,认为他背叛了自己的出身和文化,另外一类则大声疾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我们也能做下一个电影皇帝,下一个张艺谋”。后面这一类跟宁浩,以及宁浩后面的跟屁虫属于同一类人,心怀一颗壮阳的理想,做梦都在以小博大,拥抱那个“大大的疆土”。

中国小片只是水泊梁山

我们再把目光回到唾弃贾樟柯的那批人身上,首先去掉一些人的酸葡萄心理,再刨去一部分凑热闹显摆个性的白痴,最后剩下的那批人,他们真的能在一个没有发稿平台、没有推介和发行系统的前提下树立起自己真正的美学形态和文化意志吗?

纵然有王兵和赵大勇,有冯秉爱和杜海滨,也难以掩饰这样一个尴尬的事实:1980年代思想解放之后,经过巴赞和安东尼奥尼影响的中国电影人终于在意识形态之上认识到了电影的可能性,可是这种可能性最终简化成为了两个人名,贾樟柯和宁浩,而最后这两个人名又浓缩成了一个经典的中国互联网式案例,那就是先打造一个概念,然后做出一个漂亮的报表,然后开始骗风投的钱,最后上市,成为一个金光闪闪的商业英雄。K88的那句话抄自哈姆雷特,用在这里当然不是我自横刀向天笑的装逼,而是自我反讽。在好莱坞,小成本电影通常作为主流电影市场的板凳深度存在,而中国则是宋江的水泊梁山。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编辑: 李志题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