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青海玉树县发生7.1级地震。随后青海官方发倡议书呼吁广大志愿者暂时不要集中来灾区抢险救灾。(青海新闻网4月15日报道)
灾情就是志愿者行动的无声命令。玉树地震发生后,全国各地志愿者纷纷发出倡议,有的在网上招募志愿者,组队前往;有的已背上行囊,集结出发;有的已赶到现场,参加到救援行列之中,这种视同胞之难为己任,雷厉风行的志愿精神确实令人感动,值得学习。
平心而论,青海省的倡议是基于一种理性。玉树州地处高海拔地区,高寒缺氧,加之灾区地势狭窄,如果志愿者集中蜂拥而至,势必导致本来就不畅的道路更加拥堵,而且有的桥梁裂缝存在危险,车辆多了,就会影响输送应急物资和人员,加之有的志愿者一腔热血之下,忽略身体的适应性,进入灾区后,不仅帮不上忙,还有可能添一回乱。
青海省倡议书向志愿者提出一暂时不要集中来;二如有需要,将“专门发出邀请”,对前无可厚非;对后者,可能会伤害志愿者的感情,受邀者获准前往奉献,未受邀者则不高兴了。笔者觉得青海省可积极应对,借鉴日本经验善用志愿者。
“地震大国”日本在抗震救灾中非常善于利用来自民间的志愿者力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日本很多志愿者都是事前在有关部门登记并受过相关培训的,组织和完善志愿者活动能大幅提高志愿者工作效率。据统计,阪神地震发生后一周内,共有2500多名志愿者听从指挥,在地震灾区从事制作和分发食品、指挥交通、清理坍塌建筑物、配合修复道路等各种救灾活动。青海省的当务之急是建立志愿者信息资源库,对有特殊技能又是重灾区急需而且身体条件适应高寒地区的志愿者,立即批准和安排到抗震救灾第一线去。其次,对申请进入灾区志愿者的必备条件,尤其是对身体条件进行筛选,有序组织目前不适宜赴灾区的志愿者做好下一步进入灾区开展防震抗震、卫生防疫知识宣传、协助医疗救护、心理疏导以及劝募活动的准备。这样一来,志愿者们就不必性急,服从灾区政府做出周密安排。□梁江涛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作者:
梁江涛
编辑:
彭远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