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峰会”开启对普遍安全的期待之门
2010年04月14日 08:24新京报 】 【打印共有评论0

■ 观察家

当年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的放射云一直飘向欧洲,至今让全世界心有余悸。这让人们一直期待,有一天人们可以用共识把核阴云下的威胁减到最小,乃至最终在全球范围内彻底消除核武器。

美国时间4月12日,全球核安全峰会在美国首都华盛顿召开,包括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内的46个国家元首,联合国、国际原子能机构、欧盟等国际和地区组织的负责人出席了此次首脑会议,就核安全、国际核恐怖主义在内的若干问题,展开为期2天的磋商。

这是进入21世纪以来,各国领导人首次就核安全召开多边对话。对今天的世界来说,核安全有两层意义,一是如何安全地利用核能,二是如何确保核能的利用、甚至是核武器的保管,都能掌握在理性的人群手中。因为核技术不但给人们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能源选择,其杀伤力也大得有目共睹。

自冷战以来,核武器的阴云一直笼罩在全世界的上空。在整个冷战阶段,核武器是作为意识形态阵营的对立工具而存在,是几个核大国的安全特权。从古巴导弹危机到《中导条约》,核武器的威力在于其过程,而非最终的结果。因此,即便在冷战时期,美苏双方也小心翼翼地展示着他们对核武库的支配能力。

但冷战结束以后,核进程并没有结束。只不过今天的全球核态势,已经比20年前发生了巨大变化。除了中国率先宣布“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政策,其他核国家并没有在核武器的使用上,真正做到理智和有限度。而另一方面,核材料在各个国家和各个领域的拓展,已成普遍现实。这种现实是危险的。目前已有100多个国家正在或准备建设使用民用核设施,全球武器级浓缩铀总量已达50吨,加上其他材料,足以制造12万颗原子弹。

与此同时,据国际原子能机构统计,从1993年到2008年,全球共发生经确认的核材料或其他放射性材料偷窃、丢失或非授权占有等事件1500余起。冷战时期毁灭地球若干次的猜想,到目前为止也没有被证伪。只不过,故事的主角从核大国变成了核恐怖主义。因为与核武器的巨大杀伤力相比,对核安全的监管并没有真正到位。不少准核国家对核设施的保护、核武器的监管力度,还比较弱。

核态势没有变化,核态势下的世界却发生了深刻变化。与冷战时期的传统安全观不同,今天的世界已成为需要人们“共同缔造普遍安全的世界”。这是中国在此次核峰会上的主张。因为目前各国的安全,已经不单是边界以内的主权安全。全球人员、物资、财富的自由流动,使得各国的安全利益密切相连。

核武器的巨大杀伤力一旦掌握到恐怖分子的手中,或者在民用设施中失控,其结果也不仅是一两个国家罹难。当年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的放射云一直飘向欧洲,至今让全世界心有余悸。这让人们一直期待,有一天人们可以用共识把核阴云下的威胁减到最小,乃至最终在全球范围内彻底消除核武器。

通过一次核峰会就试图达成全球性的核共识,并不现实。但核峰会最大的作用,是聚集了主要国家的智慧和愿景,来解决和人类生存息息相关的命题。这个命题本身,也是因我们对科技的追求开启的。既然人们曾开启了核恐惧的大门,也就同样有责任开启另一个追求普遍安全的进程。

□周庆安(学者)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周庆安   编辑: 彭远文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