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期 2012.03.01

自由谈
习酒

导语:两会前夕,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对当今中国慈善乱象组织了研讨会,会上的专家建议将形成政协提案,由相关人士在今年“两会”上提交。
    2011年,中国慈善事业遭遇冰火两重天:红十字会等官办慈善因诸如“郭美美事件”而公信力破产;同时,以邓飞等人创办的“免费午餐”计划的民间慈善行动却在迅速崛起。我们也一直在关注,中国的慈善事业将会走向何方?
[免费午餐 民间慈善力量堪当大任][开放民间慈善 任重而道远]
[全民围观郭美美是舍本求末] [网友评论]

免费午餐

习酒·窖藏1988特约

中国尽管缺少宗教文化的传统,但是并不缺少助人为乐的美德,不缺少慈善的基因。

慈善是一个社会文明的标志

何为慈善?中国现有的慈善事业大都是舶来品,不妨从英文中寻找含义。英文中有两个词与慈善对应:“charity”和“philanthropy”。虽然很多人通常把这两个词相混同,但严格来说,两者之间存在着细微的区别。据资中筠先生考证:“前者的原意是基督之爱,在行动上表现为以宽厚仁慈之心乐善好施;而后一个词由两个拉丁字根‘phil’和‘anthropy’组成,意思是‘爱人类’,引申下去就是促进人类的福祉,较之前者社会性更强,覆盖面更广,更侧重长远效果。”

慈善是人类社会数千年的文明传统,它是一种文明的产物。孔子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仁者爱人开始已经有了初步的基础理念。国际红十字会和红新月会当中就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8个字。孟子也讲“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佛教文化讲慈悲为怀,基督教文化讲博爱精神等等。

慈善也分传统慈善和现代慈善,传统慈善是人和人之间直接的施授关系,往往是发生在亲友之间、邻里和熟人之间,现在慈善是通过慈善组织的专业化、规范化乃至于菜单式的操作完成慈善捐助工作,现代慈善则可以有效提高慈善资源的使用效率。在慈善的空间和氛围里,缓和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平,缩小贫富差距,增进社会信任,慈善事业的发达与否也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是否文明的标志。[详细]

政府不应越俎代庖操盘民间公益

慈善是民间行为,行善是公民权利。但是当前有一个问题是做慈善是政府垄断,慈善机构要官办,民间还不能办,或者很难办,很多人行善甚至是非法的。如果做好事是非法的,这又是谁的问题?是法律的问题。

民间公益和政府公益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现代慈善基本上可以等于民间公益。民间公益的民间性是基本特性,其运作机制和政府公益有相关性,但是存在很大的差别。政府公益用的是财政税收的钱,民间公益用的是民间捐款或者服务收入。如果是把民间捐款拿到政府那里去做,那就变成第二税源了,就越权了。政府可以拿财政的钱购买民间慈善组织的公共服务,但是不能把民间慈善捐款当成第二税源,用来弥补公共财政投入的不足。[详细]

2011年,伴随“郭美美事件”的爆发,官办慈善的公信力走向冰点。

邓飞、梁树新等人发起的“免费午餐”计划成为2011年民间慈善突飞猛进的代表。

习酒·窖藏1988特约

2011年,对于中国慈善而言实在是太重要的记忆:一方面,因为丑闻频发,中国各种官办慈善基金会的声誉跌入历史谷底;但另一方面,由公民社会自发的公益慈善行为却获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为中国慈善挽回了脸面。

干好干坏一个样,官办慈善必然走向破产

官办慈善最主要的问题就是透明度不够,捐的钱不知道去了哪里,但其实这只是表面的问题,真正的还是管理问题,无论是政府对慈善的管理体系还是慈善组织内部的管理制度,都比较混乱。

若再深究下去,官办慈善机构为什么会管理混乱,效率低下?其实是长期以来形成的一种体制性弊病,它没有动力,也没有活力,不努力干,工资也不会少一分钱。因为很多官办慈善机构都有事业编制,参照公务员标准管理,经费都是有财政保证,所以干好干坏一个样,工作人员长期养成了这种低效官僚的作风。

而且,官办慈善具有一定的募款垄断性,需要募款时,政府公布的账号就是它们的账号。所以,它不努力地干活,不刻意地去提高效率,一样有人给它捐款。民间的慈善机构往往在巨灾的时候都没有募款资格,所以没什么竞争。[详细]

民间公益才是慈善的救命稻草

略显巧合的是,免费午餐计划如火如荼发展之际,正是中国官办慈善机构公信力折戟之时,一场因为一个女孩炫富而刮起的对红十字会等官方慈善机构的拷问行动,重构了整个社会对于慈善机构公信力印象的排序:在官办慈善机构遭遇信任危机之时,以微公益形式呈现的民间慈善行动却迎来了开春之旅。

有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中国在民政部门注册的社会组织约44万个,其中社会团体24.3万个,民办非企业单位19.5万个,基金会2600多个。数量庞大的民间公益组织,出现在中国的大中城市,这对于社会转型、城市化进程加速的中国来说,是多么宝贵的润滑剂,大量民间公益组织所形成的缓冲带,已经成为政府社会管理功能的有力补充,甚至能够分担部分的政府职能。

而公众对于民间慈善的热情也在不断地升高。譬如,“免费午餐”计划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收到的募捐款就突破了千万,而一些慈善组织像是红十字会、慈善总会因为受到丑闻的影响,收到的捐款数量大幅度的降低。而其他的一些公益慈善组织,也越来越多的出现在公众的眼前,受到公众更多的信任。可以说,中国的公众从来不缺少对慈善的热情,而民间公益组织的努力将这份热情又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详细]

捐款

民政部承认,2011年有六成社会捐款流入政府,官办慈善公信力雪上加霜。

募款资格

虽然去年下半年民政部开放民间慈善社团组织注册,但对于很对民间慈善组织来说,没有募款资格让他们“有名无实”,中国慈善需要更进一步的改革。

习酒·窖藏1988特约

搞慈善,如果不透明不公开,难免会让公众“想入非非”。

不独立无动力,不透明无公信

从2011年开始,因为“郭美美”等事件,社会对官办慈善的质疑和问责,无论是专业的还是外行的,是理性的还是不理性的,都是指向“官办”慈善机构的透明度和公信力,表达了对“官办”慈善机构的不信任。这个乱局的出现看似偶然,实属必然。

“官办”慈善机构的官民不分、政社不分,令这些“官办”机构又有官又有民的风格,一定会人格分裂的。因为权力背景,违法违规容易受到保护,监管往往流于形式,平等竞争受到排斥,带病运行比比皆是。这些慈善机构经常被政府指定为唯一、唯二有权接受捐款的机构,这时候透明度和对公众的谦卑就退居次要了,其公信力下降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必然的。慈善与权力不分让钱权交易自然会侵入慈善这块圣洁之地,这个体制不改革是过不去的。

慈善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和方向也是非常清楚的。胡锦涛主席今年2月份提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引导各类社会组织加强自身建设,发挥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基础作用。同时温家宝总理提出,社会事业区分为基本和非基本,基本部分由政府完成,而非基本的社会事业应交给社会和市场,政府需要履行的则是监管责任。[详细]

“真慈善”需要公民行动,更需要制度变革

2011年将成为中国公益事业的变革之年,正如免费午餐计划所提出的:“‘免费午餐’项目由志愿者、政府、媒体、公益机构、电商营运的互动、无所不在的网友、神出鬼没的旅友等一起参与营运及一线监管。”背靠网络,倚赖民间,一个新的发展平台已经诞生。民间慈善组织的成熟、发展与壮大,才是公益慈善健康发展的最佳路径。

虽然去年下半年民政部开放民间慈善社团组织注册,但对于很对民间慈善组织来说,没有募款资格让他们“有名无实”,中国慈善需要更进一步的改革。在立法上也要支持慈善体制改革的关键是需确立慈善的民间属性,保障公民行善的权利,对公民依法创办慈善组织予以支持和鼓励,再也不要那些非法行善。在操作上首先要取消慈善组织的双重管理体制,慈善组织登记直接由民政部门负责。《慈善法》必须尽快出台,《基金会管理条例》应降低登记注册的门槛,使得民间能够更便利地登记注册成为公募性基金会。[详细]

重铸慈善公信力 为了更好的中国

现代慈善不可能是谁从事慈善就要将其作为“公众人物”而进行全面审查从而将慈善变成令人望而生畏的祭坛,恰恰相反,现代慈善是让人心灵和道德得以不断净化和升华的圣坛。而现在需要政府、慈善组织、学界、公众、媒体共同做的事情,就是重塑现代慈善文化。因为慈善是一个社会文明的标志,它是对弱势群体的一种关怀,也是体现国家进步的一个侧面。

中国慈善也理应从少数人的阳春白雪走向了社会大众广泛认同和追求的价值取向;从单纯的自我满足上升到社会责任与社会公平;从简单的捐款捐物发展到从物质、精神、心理、发展、志愿服务等多方面的支持;从项目的自发性、随意性和零散性过渡到慈善机构的专业运作和政府、社会的广泛监督。[详细]

陈光标

有不少人都对陈光标式慈善颇有微词,然而“高调”恰恰是现代慈善一个重要特征。

官助慈善

印度儿童的“免费午餐”计划,是慈善由“官办”走向“官助”的典型案例。中国慈善未来也应更多的由政府来购买民间服务,而非直接出手。

慈善是社会的润滑剂,给人更多的温暖和尊严,但官民不分的慈善体制会导致慈善机构人格分裂,回归民间才是生机所在。

凤凰网评论频道出品 欢迎收藏
编辑:魏巍

网友评论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