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谈

621
2013 01.23

导语:2013年伊始,一向以冷静低调著称的央视主持人柴静突然间成了舆论的热议对象。先是新书《看见》大卖,之后是被《南都娱乐周刊》爆出已婚消息,令不少文艺中年男唏嘘不已,接着又被网友爆出过往情史,最近则是有媒体称记者闾丘露薇的最新文章是在暗讽她。给人低调印象的柴静在新年里成了当仁不让的舆论主角,让人不禁要问,柴静还是那个柴静吗?[详细][读书:《看见》][网友评论]

柴静

有人叫她柴记者,有人叫她柴姑娘,还有人叫她柴老师,但是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却略带调侃地叫她“柴徽因”。

圈子里的柴静:饭局里抬出来的“柴徽因”

在2011年第45期《南都周刊》的报道中曾有这样一个细节:“平常”的柴静多出现于和一帮“老男人”的饭局,采访的这周她刚好有些闲暇,连续五天安排的饭局是:老六(张立宪,《读库》主编)、姬十三(果壳网CEO、科学松鼠会创始人)、何帆(最高人民法院法官,译有《批评官员的尺度》)、罗永浩、土摩托(袁越,《三联生活周刊》撰稿人)。

而今年年初柴静在深圳售书时,“老男人局”的出版人杨葵、作家李辉、编导牟森从北京飞来站台,还有《读库》老六、央视纪录片频道的掌门人陈晓卿……都是名流。有了微博之后,他们互相间各种“抬”、各种“荐”就更方便和来得汹涌,俨然都成为一种势力了。抬着抬着,就出了“柴徽因”了。[详细]

被神化的柴静:不食人间烟火、铁肩担道义的知性“女神”

除了来自于名人、朋友之间的抬与捧之外,更多的还是来自于民间粉丝的力量。曾经有一段时间,在微博上,柴静每隔十天半个月就要“失踪”一次,甚至于很多人因此给了柴静“共和国良心”的称号。这些都与柴静本人无关,但是舆论的效应不可避免的将柴静一步步神话。

当然,柴静有意无意之间在媒体上表现出来的形象也让公众相信她就是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公知女神”。比如,在这次婚讯被爆出之前她从没有报出什么绯闻;再比如,在2012年一直有一个很火的传闻,称“柴静在北京十多年没买房,都是在租房”,而柴静本人无论是在博客上还是接受媒体访问中都没有否认这个事实。这又进一步加深了公众心中的“女神”印象。

当柴静不再是公众眼中那个“柴静”,舆论自会哗然一片

不管柴静愿不愿意,她都被驾到“女神”的位置上去了。

然而,今年年初,随着这样一系列的事件,事情发生变化了。公众突然发现,自己心目中的柴静和现实中的柴静可能是那么的不一样,于是这就成为一个谁都避免不了的话题。公众需要的柴静是什么样子?而真实的柴静又是什么样子?

一个老编剧说过演员和常人的不同,就是“他们脸上是有造型的,一个镜前千锤百炼出来的造型”。

调查

  • 1.你看柴静的报道节目吗?(此问必选)
  • 2.你同意闾丘露薇对柴静式采访的批评吗?(此问必选)
  • 3.你认为柴静的成就名副其实吗?(此问必选)

太被爱、太被呵护有时候也是祸。尤其,在一个人没有足够自信和定力的时候,会让她做不成自己。

“女神”遭遇祛魅时代

摘一段在网络上获得不少叫好声的言论:“一个不能克制自己、制约自己行为的人,不能称之为自由人。一个能看见社会弊端民生疾苦人性真实的人,却看不见那些原配们欲诉难言的泪水和失去完整家庭的孩子的伤痛?那些公知们如果在批判社会的同时,能够多一些自我批判,不管看见表面现象的不公,还能切实提供一些解决之道,从言行和实际上统一起来,成为表率,那才能获得真正的尊重。”

在很多人看来,唯有完美才能自由,而人生而不完美,因此,人人皆不配自由。这逻辑“严密而强大”。只有在私生活方面清白者才有资格进入公共生活,才有资格提出改变社会,才有资格谈论公共事务。你看,我们不完美,所以我们跪着,一个小三,又是惯犯,有什么资格站起来,收获支持和掌声?而且,还是一群老男人的支持和掌声?

而这,恰恰是错误的。

记者本不该是新闻里最耀眼的角色

记者闾丘露薇在一篇文章中写到:新闻栏目的记者应当把自己隐藏在当事人和新闻事件背后,电视记者不该去塑造镜头前的自身表现,面对任何人,反打镜头上的表情,都应该是中性的。而有网友曾在微博中这样评价柴静的采访姿态:“大量的反打和全景镜头把她采访中标志式的蹲、抱、皱眉充分表现。”

无独有偶,之前有一位报社的编辑曾在微博中说,柴静总把自己进过非典病房、去过汶川地震现场当做是“卖点”,我身边的同事为了新闻也大多去过这两个地方,这只是工作而已,没有必要过度包装。的确,记者永远不应该出现在聚光灯下,无论你的镜头对准的是人还是事,因为无论怎样,记者都不应该成为主角。

有一位网友甚至这么调侃:“其实柴静就是一个雷锋式的记者,无论雷锋帮助甲乙丙丁哪一个,主角永远都是他;柴静也一样,无论采访甲乙丙丁哪一个,主角也永远都是她;雷锋做好事不留名都写进日记里,柴静采访不留名都写进书里;柴静和雷锋都有一个随时拍照的贴身摄影师。”

人们天性热爱“女神”也天性乐于推倒“女神”

电影《西西里的美丽传说》里,西西里解放时,玛莲娜被女人们用各种手段羞辱。女人们惩罚玛莲娜的表面原因,固然是因为她为了生活出卖肉体、和德国驻军睡觉;但深层次的原因仍然在于,她过去的美丽曾如此热烈地撩动着西西里男人们的神经。而和玛莲娜的性感妖娆不同,柴静撩拨着大众神经的是她的“完美”。

人们,仿佛热爱完美。但实际上,人们内心也有嫉恨完美的一面,甚至当人看到白雪的时候,都有踏上一脚的冲动。如果,把那个被塑造出来的 “女神”当成柴静的话,无疑会感受到她的“完美”带来的压力。她的才,她的名,她为男人所围绕,乃至她不紧不慢的语调、文艺恬淡的提问,似乎都是对我们心急火燎的生活的反讽。

而一旦这“完美”被认定是虚假,更多人无疑会痛恨她之前的“伪”,连她采访时凝视的眼神都会被理解成 “贱人就是矫情”。于是,一桩似是而非的“绯闻”出炉,大家就迫不及待地一哄而上,仿佛猎豹一样去欢乐地撕咬,且以正义之名。[详细]

柴静采访

有网友对柴静的采访姿态这样评价:“大量的反打和全景镜头把她采访中标志式的蹲、抱、皱眉充分表现。”

用泼粪去对抗造神,却只是用一个假去和另一个假作战。

好的价值观不一定要由纯洁无暇的人来传递

那些渴望并立志寻找“真实”的去魅者们,一方面高呼反对“神化”,一方面却指责那些被八卦者不够“神化”,他们指责人僭越为“神”,却时时刻刻以神的标准要求作家、记者、媒体人,或者那个男人和女人,他们并以寻找到其人性脆弱一面为胜利的标志,内心却无比渴望一个完美的神之在,祈祷这个神能够拯救自己。

至于自己是否也能站起来,精神独立,根本就排除在选项之外。找一个完美的神,心安理得的跪着,这就是他们的人生理想。柴静一定会遭到一次“洗礼”,这个洗礼,之前韩寒遭遇了,柴静也一定会遭遇。

中国政法大学教师仝宗锦说:“我对柴姑娘评价一直是正面的,她节目文字传递的价值观也为社会所缺乏。不过,我们不能假定和期待好的价值观一定需要由纯洁无瑕的人来传递。这类似于某些高大全宣传逻辑。”

对柴静当然可以质疑,但不要忘记善待私权

中国政法大学教师萧瀚认为:柴静不是政治性公共人物,故不可以对官员的标准对待她。各种公共人物中,政治性公共人物的人格权范围无疑是最小的。作为国内公共人物人格权问题最早的研究者之一,我知道这个领域的许多问题十分复杂,因为毕竟涉及人的权利保护,若没把握宁可多尊重点人权总不会错。

公共人物,这个概念已经成了根棍子,似乎拿它打谁都行,只要先给人扣个公共人物帽子。公共人物有许多种,有公权型和民间型的,有行业型和大众型的等,类型不同,权利范围也不同。有许多灰色地带,有许多模糊之处,若无把握,至少对非公权型公共人物的私权多点尊重不会错。

偶像没有黄昏,但需要这块土地上的人正常起来

从去年年初开始,包括韩寒、王石、柴静……一系列曾经可以称之为“大众偶像”的人,纷纷陷入危机。据此,曾经有人提出,中国的偶像已经进入黄昏,进入了常人时代,不再需要偶像。这个说法并不准确,任何一个社会都不会避免偶像的产生,人们会把良善、美好的愿望寄托在偶像身上。

仝宗锦说:“这是一个耶稣都会被调侃的时代。上世纪九十年代传媒的市场化改革,包括周末版娱乐版等的出现,对消解一元化政治意识形态具有深刻作用。言论自由,哪怕是并不那么高尚高贵高雅的言论也具有值得珍视的重要价值。这也是我们不能因为喜欢张承志就去限制王朔们言说权利的理由之一。”

而现在,则是这块特殊的土地上畸形的公众催生了畸形的偶像。于是,在这个扭曲为常态的地方,一切让自己美好起来,优雅起来,正常起来的努力,都是愚蠢、不自量力和别有用心的,更可恶的是,这些站起来的不完美的人,甚至有可能颠覆掉他们已经被绑架的可怜的生活。

柴静采访

柴静不是政治性公共人物,故不可用对官员的标准对待她。公共人物有许多种,许多灰色地带,有许多模糊之处,若无把握,至少对非公权型公共人物的私权多点尊重不会错。

韩寒

这是一个耶稣都会被调侃的时代,之前韩寒遭遇的一切,柴静也一定会遭遇。

姜文曾言:“我是那个演姜文的人。”

凤凰网 评论频道 出品 欢迎收藏

网友评论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