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谈

625
2013.02.20

导语:一个叫“学习粉丝团”的微博帐号“神秘”地火了。它持续数月直播国家领导人习近平行踪,发布领导人近距离罕见照片,称呼“习大大”,这种与领导人“套近乎”的微博运作方式引发了媒体广泛关注。网友纷纷猜测和打听,该帐号背后是高层身边人,还是一介草根,抑或是打政治擦边球的营销团队,即使是在博主反复通过媒体公开身份之后,网友仍持迷惑观望态度。[详细][网友评论]

学习粉丝团

尽管学习粉丝团博主一再通过媒体证实自己的身份,但是对他身份持怀疑态度的仍然是多数,连新浪微博高管都惊呼“广大群众死活不愿相信你不是办里的”。

神秘博主的走红方式有点另类

去年11月21日,“学习粉丝团”发出了第一条微博。既没有加V,也非名人,只是微博大军中默默无闻的一员。去年12月,“学习粉丝团”直播习近平广东之行,让它有了一定的人气;今年初,又连续数天直播习近平的甘肃行,发布多张近距离照片。之后“学习粉丝团”迅速走红。中央电视台官方微博甚至感叹:“学习粉丝团比我们快,比我们近。”人民日报官方微博也对此给予肯定。

一时间,“学习粉丝团”成为全国网民热议的焦点。

截至昨日,“学习粉丝团”账号一共发出了400余条微博,绝大多数与习近平相关。其中不乏即使在专业媒体从业人员看来也是极其罕见难得的照片。而博主的处理方式,比官方媒体更家常更自由,甚至刻意与领导人“套近乎”,叫一声“习大大”,说一声“他累了”。

博主信息资料从哪里来,博主到底是什么身份,成了人们疑问的核心

政治人物的“民间崇拜”:为何超64%网友不信粉丝在民间?

就在“粉丝团”公布自己身份并短暂退出微博后,凤凰网一个超过4万6千人参与的民调显示,超过64%的网友不相信他的草根身份,认为没专业技能和特殊信息来源做不到这些。

有网友在新闻留言中质疑,花掉的车票占两千元工资的多少?为什么比央视记者站得都靠前?领导的行踪是怎么及时知道的?……

传媒学者张志安则写道:“实际上,类似“学习粉丝团”发布的内容,以前在一些论坛和社区里也有,但由于传播性的限制,并没有引起太多关注。”“事实上,众多网友通过对图片的检索和对比,发现不少图片都是以前互联网上的旧图,而且其中不少是官方媒体发布的图片。”[详细]

诡异的是:不信的同时却保持了极高的关注度

到2月17日,短短十几天内,“学习粉丝团”新浪微博粉丝数已达94万。超过60%的参与民调凤凰网友表示关注该微博。

人们既对微博的身份高度怀疑又对它惊人的内容和轻松清新的表达方式充满了好奇。[详细]

粉丝团

经外媒报道,粉丝团的身份第一次公开,此前一直保持神秘身份的博主本名叫张洪铭,四川人,肄业大学生,靠打工为生,月入2000元。

粉丝团

谁也不曾想到博主能是这位在江苏无锡打工的80后四川男孩。

不信,是因为这个粉丝不常规。人们对他的心理预期,不可能是三线城市蜗居的屌丝,而必须是高富帅的官方版本。

自曝屌丝,反引质疑

自曝身份的张洪铭说:“发博的就我一个人。我只是一名普通的打工者,开微博只是个人行为,一开始我就不想将焦点聚集在自己身上,因此将微博个人资料注册为陕西省的女性。”

“我比较关心时事,是习总书记的粉丝,对他充满期待,去年11月底,我开通了微博。2月1日开始放假,因此有更多的精力上网搜集,也才有了及时的照片。”

“我长期看国外媒体的报道,国外很多的国家元首,都有自己的粉丝团,我就觉得我们国家的领导人,也应该有一个粉丝团,于是在去年11月底注册了名为“学习粉丝团”的微博。”

“智能手机的普及让粉丝们可以抓拍到领导人的照片,而我本人,也长期看国内媒体的报道,知道总书记的行程后,就和当地的粉丝联系,及时全面搜集照片。”

“我小学毕业后,在佛楼镇中学读完了初中,又考上了邻镇的西兴职业中学。高中毕业后,考上了成都某专科学校,但我觉得那所学校不好,复读之后,又考上了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读了一年后,感觉不到自己的前途,而且家里经济负担也越发沉重,便于2008年6月,外出江苏无锡,跟随父母一起在外打工。”

“由于学习条件有限,我的成绩也一般,英语更是不怎么样,平时看国外的报道,都是看的中文版,要看英文,根本不懂。”

这样一个在一般人看来,出身、学业、能力都不算出众的年轻人,怎么做到让拥有得天独厚优势的国家级媒体汗颜的追踪报道,这不能不让人怀疑。一个三线城市蜗居的青年,真的可以做到这些吗?[详细]

死去活来,迷雾更浓

身份曝光后两天,正当网友们津津乐道时,“学习粉丝团”却突然宣告离开。“再见,那天我开心的来了,今天我深怀的走了。挥之不去的是泪水,留下孤独的是煎熬。哭了,痛了,也要坚强一回。谢谢各位同门粉丝,也许国民现有认知容不下我们,也许现实环境容不下我们。因学习粉丝团的存在,对他们个人造成困扰,我很自责和遗憾。”

正当人们都以为学习粉丝团就此消失的时候,“……对家和为兴,对友和为贵,对国和为天。大家携我继续走……”第二天下午,“学习粉丝团”旋即以简短的42个字宣告回归。“欢迎回来!”、“坚持下去!”新闻跟帖上不少网友留言力挺。

讳莫如深的告别和迅猛简洁的回归,让粉丝团连续登上媒体要闻,博主公开的小屋家居照也一再出现在媒体大图上,但是博主身上的疑团却更加浓厚。

学习粉丝团是谁其实很重要

有人认为学习粉丝团是谁不重要,重要的是领导人粉丝现象逐渐被人们习惯和认可。此前“什锦八宝FANS圈”页面,到现在遍地开花的“学习粉丝团”,民间自媒体以各种形态推动着内地政治不断透明化,折射着政治生态越来越开放的新趋势。国家领导人正在走下神坛,展示更加亲和的个性化一面,政治的密室正在向普通人的参与打开一扇可见的门。这是一个良性的方向。

值得预期的是,当政治不再高不可攀,领导人不再神秘,民间粉政治人物更为常见时,微博自媒体的这种走红方式也许将成为历史。

在高层动态仍显神秘和政治新闻的播报为官方媒体主导的今天,民间对政治人物的自发报道自然成为稀缺资源,打政治擦边球的民间营销也就不足为奇。

但是,在当下,“学习粉丝团”是谁其实很重要,它关乎民间消费政治的生态健康,关乎政治生活一项重要的品格:诚信。

获得人心和信任的重点,自然是主动的公开透明和去神秘化。

信,需要更加主动的透明和沟通

在2013年,随着社交媒体的持续流行,安排专人负责数字媒体沟通已经成为许多企业和机构的常态。这也是粉丝团身份受质疑的一大原因。

奥巴马政府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专门设立数字团队的政府。

今天,这个团队使用那些方便公众参与的社交媒体工具,解答普通民众的问题,或宣传政策议题,还推出了白宫邮件项目和We The People请愿工具。

在发起“We The People”请愿工具之后,如果一个请愿获得了足够多的签名,政策官员就会对其审核并发表官方回应。白宫已经回应过许多关键议题方面的请愿,其中包括枪支管控政策和移民,以及呼吁开发星状飞镖和白宫啤酒配方的请愿等。这个工具如今拥有14万次请愿和900万个签名,对政策制定产生了实实在在的影响。

张洪铭对记者说说:“总书记没有网络账号,但我觉得我能做这件事。”他做到了,也做成了,几个国内大型网站等几个“学习粉丝团”微博的粉丝总数已超百万。

由此看来,学习粉丝团的互动当然是有益的尝试,而且这样的尝试应当得到来自官方的更多正面回应。[详细]

领导人也有粉丝的春天何时来临?

继“学习粉丝团”一炮走红之后,微博上涌现了“学习大大好榜样”、“习大大”等众多“习粉”账号。人民日报官微日前发布微博称,直播“习大大”活动的神秘账号走红的背后,是社会的共同期待,“高层形象本应走出神秘、拒绝刻板”。

大家希望看到领导人作为普通人的那一面。反过来,这种期待,又促成政治生态的改变。从某些方面讲,这也会达成一种有关改革的社会共识。

对此,人民日报官方微博有很好的诠释,“关注背后,是共同期待:现代社会,高层形象本应走出神秘、拒绝刻板;转型中国,领导就该多到人群中感知冷暖、体察得失。让人民看到人性化官员,让中国政治生态更现代化。”

无论“学习粉丝团”是何种身份,“粉领导”现象已在民间社会引发了开放式的讨论:它为公众打开了一扇窥探领导人生活的窗口,政治人物的民意测评正在以微妙的方式缓缓拉开序幕。[详细]

粉丝团

不管你信或不信,这个蜗居中的屌丝青年就是媒体公开的学习粉丝团博主真身。

“学习粉丝团”究竟就是那个三线城市出租屋中的草根青年,还是网络营销看上政治的一种炒作方式,无论是哪一种,它彰显的社会心理却值得玩味:人们期待一个大大方方说出你对领导人“喜欢”和“不喜欢”时代的来临,只有当“喜欢”和“不喜欢”都成为常态,肉麻的“粉”也就不再羞羞答答,尖锐的批评也不再战战兢兢。

凤凰网 评论频道 出品 欢迎收藏

网友评论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