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资讯 > 视点 > 正文 |
|
相关标签 | [南京大屠杀] |
网络社区
由美国在线公司副总裁特德·莱昂西斯个人投资200万美元拍摄,纪念南京大屠杀的电影纪录片《南京》轰轰烈烈地来后又静悄悄地走了,其票房的惨败成了投资者心里永远抹不去的痛。
纪录片《南京》的拍摄是非常成功的,该片从西方人的视角,通过大量真实的历史图片和影像资料、当年西方人士留下的对日军屠城暴行的亲笔记录以及对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和日军老兵的采访,客观地再现和还原那段历史。当这部影片在做前期的放映宣传时,我觉得它的票房将会成为历年进口影片中的票房皇帝,在影片上映时,我第一时间买了票观看,可惜的是我发现自己错了,整个电影院的观众稀稀拉拉。
与《南京》票房惨败相反的是,进口大片《变形金刚》仅在前五天票房就过亿元,14天就超过了两亿元。
无论在生活中还是网络中,绝大部分的爱国青年只要一提到日本无一不是咬牙切齿,只要有人敢说一句当今日本人的任何好话,立刻就会被爱国青年们围攻。那么这些爱国青年的爱国情感是真实的吗?答案是否定的,我们纪念抗战,不是在纪念仇恨,而是纪念历史的教训。历史的仇恨可能被原谅,但是,历史本身不能被遗忘!然而令人遗憾的是,那些所谓的爱国青年恰恰是记住了仇恨后却把历史的教训忘得一干二净。这就衍生出病态的、极端的歇斯底里的民族主义情绪,这种情绪不但影响了许多学生,甚至影响了更多的在生活中失意的年轻人,由此形成了一个病态的群体——极端民族主义者(俗称愤青)。
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复杂,但是主要原因的是教育。病态的教育造成了所谓的爱国青年眼里只有仇恨,却从未想过如何从自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身边事做起,早日赶超把中国远远甩在后面的日本。极端的爱国青年们,你们该醒醒了,你们难道没有感受到纪录片《南京》那一记打在你们脸上的响亮的耳光吗?除了仇恨和发泄生活中的不满,你们还能做什么?
反思南京大屠杀:
记忆与历史:
作者:
叶晓东
编辑:
吴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