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满獠牙的雌鹿——米-24直升机史话
2009年12月21日 16:30 】 【打印共有评论0

米-24出击攻击小型定点目标时,常常在伴随的米-8上带上阿富汗秘密警察成员,作为向导和目标指示,有时也带上线民指示目标。这种出击一般四机编队,前两架攻击,后两架准备救援,并作攻击效果评估。苏军的情报来源主要有俘虏的口供、友好的村民、打入敌方的情报人员和花钱买的线民。线民的情报很不可靠,有时线民一手向苏军卖情报,一手向圣战者通风报信,两边收钱。还有更牛的。有一次,苏军按线民的情报出动,目标是当地一座大房子,说是里面有圣战者头目在开会。米-24把房子炸平了,人毛也没有留一根。一回基地,线民就消失了。后来一查,原来这大房子里住的是本地恶霸,和圣战者没有关系,这家伙是借苏军之手报私仇呢。又一次米-24出击,机上的阿富汗向导不会说俄语,但往下直指下面的一座房子,于是苏军飞行员认定这就是目标,迅速投入攻击,阿富汗向导大喊大叫、指天画地,苏联飞行员只当他在痛说阶级仇、民族恨呢,接着打,不一会就把房子炸平了,苏军飞行员只觉得奇怪,为什么那阿富汗向导在作痛苦莫名状,回到基地一问,才知道这是那位向导在指给飞行员看自己的家呢,真正的目标根本连炸弹毛都没有挨到。

阿富汗飞行员在整个战争期间一直积极投入战斗,包括在苏军入侵前和撤出后。有一次,一架阿富汗米-24遭到地面防空火力射击,机枪阵地在死角里,武装到牙齿的米-24下不了嘴,于是这阿富汗飞行员把米-24开到山后悄悄地降落,带上突击步枪和手榴弹,悄悄地摸上去,把游击队的高射机枪阵地给端了,立了一功。

在阿富汗,米-24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截断圣战者游击队的运输线。米-24经常以2-4架的机群出击,执行所谓“猎人”行动。机群在可疑目标出没的地区活动,左右之间成15-20度角度的梯队,间距一般在600-800米,高度1,500-1,700米。这样视野比较好,观察地面近便,但仍然便于在遭遇地面防空火力时迅速散开机动,也在12.7毫米和步兵轻武器的射高之上。发现目标之后,先在车队或骆驼队前横着打一串警告弹。如果车队或骆驼队停下了,伴随的米-8就把搜查组降落在车队附近,检查货物和人员。但是游击队也越来越精,常常在卡车的帆布篷下隐藏12.7毫米高射机枪,打苏联人的伏击。苏联人当然也以牙还牙,以后看到车队或骆驼队,格杀勿论,先打后查。估计美国人在伊拉克也是这么过来的。

游击队仗着熟悉地理,经常在夜间活动,米-24也就经常在夜间出击。夜航高度只有80-100米,主要找车灯和篝火。在确认无友邻部队在附近时,米-24就迅速投入攻击,动作一定要快,否则游击队一哄而散,消失在黑暗里,根本没法打。攻击时,先打一排火箭弹,把游击队压在地上,不至于立时就散开。然后打照明弹。早期战术是飞到照明弹下攻击,这样照明弹不晃眼,看目标清楚,但米-24也像舞台上的大象,照得一清二楚,常遭游击队的就地反击。后期米-24改变战术,躲在照明弹上空,这样从地面就看不见米-24。尽管照明弹也晃飞行员的眼睛,但经过一定的训练,在心理上有所准备,知道在什么时候实力注意在那个方向,晃眼的问题是可以解决的,就像晚上在高速公路上开汽车而对面的汽车开大灯的情况一样。86年底时,苏军在巴格拉姆空军基地附近也用过致盲弹,在30-50米半径内的人可以失能几个小时,但不至于永久致盲。战争后期时,75%的米-24出击在凌晨,日出时分是穆斯林游击队员集体面向麦加早祷告的时间。黄昏是另一个出击的好时候,因为穆斯林的传统是在日落之前埋葬死者。这两段时间,游击队暴露在开阔地,又不便机动,是偷袭的好机会。米-24在白天比较少出击,一来目标都消失在犄角旮旯里,二来天太热,发动机出力不足。

发现游击队基地时,机降突击或垂直包围是一个重要战斗模式。苏军会出动大批运兵的米-8(可以多达60架),米-24在两侧伴飞,高出400-600米,作为掩护。苏军的地面炮火对机降区先作饱和轰击,然后固定翼飞机跟进轰炸、扫射,最后才轮到米-24抵近攻击,直到米-8降落。这时,米-24在1,200-1,800米中空盘旋,压制残余敌人火力。米-24机群出击时,一般在基地留一组米-24待命,以接替因机械故障或弹药耗尽而退出攻击的米-24。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晨枫   编辑: 金亮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