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社北京5月18日电,中国发生了30年来伤亡最惨重的地震震撼了原本正欢欣鼓舞期待北京奥运的居民。
这场灾难也在以不那么引人注目的方式改变中国和世界对彼此的认知,减少了围绕奥运会而起的争议。
自从地震发生以来,世界各地的报纸头版和电视新闻频道都充斥着对震灾充满同情的报道。中国政府迅速展开全力以赴的抢救,并允许媒体对地震进行史无前例的广泛报道,这使中国百姓和外国人得以共同感受这场巨大的悲剧。
这场灾难使有关北京奥运的负面新闻从报道中消失。外国观众,尤其是西方的观众,与中国人感同身受的程度可能超过了任何时候。与此同时,地震造成的破坏减弱了奥运会对中国人的重要性,也减弱了人们对一场宏伟的奥运会将在海外赢得的赞美的预期。
加拿大艾伯塔大学的中国政治问题专家江文然说:“这是一个转折点。我们看到了和解。”美国密歇根州卡拉马祖学院历史学家徐国琦说:“地震展现出了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最好的一面,证明政府和中国人能够携手合作,建设更美好的未来。”
法新社北京5月18日电,分析人士说,全球对中国大地震的同情可能至少产生了一种始料未及的影响——让北京奥运会前那些对西藏的批评及其他激烈的话题噤声。
自今年初以来,中国为奥运会做准备的工作一直受到负面报道的冲击。从国际上对北京人权记录的担忧到对中国处理西藏抗议活动方式的批评,一个接一个的公关噩梦让北京奥组委和中央政府一直处于防御状态。
中国认为奥运会是展示其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和平崛起的大好时机。西方则利用中国举办奥运会,就人权、宗教、苏丹达尔富尔等问题对中国提出指责,北京奥运圣火海外传递活动引发大规模抗议,这触发了中国民众对西方的民族主义反弹。但现在,地震使针对中国的共产党统治者的芒刺暂时消失,中国政府重新夺回了面对批评者的主导权。
香港城市大学学者郑宇硕说:“这有点像9·11事件。在9·11后人们不可能马上对美国提出批评。在这样一场大悲剧之后,国际社会自然会对中国充满同情。”与此同时,中国对西方的批评也戛然而止,取而代之的是官方媒体突出海外捐助者慷慨解囊的热情报道。
北京大学一位学者认为,外国媒体的积极报道和海外对中国救灾行动的赞扬,有助于缓解中西方对立气氛,尽管目前无法确定这个现象将会持续多久。对中国来说,真正的挑战将在国际同情开始消退时出现。
相关报道:
编辑:
胡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