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圣帆追忆知青岁月:大兴安岭伐木日记
2009年05月04日 17:42凤凰网 】 【打印已有评论0

七一年十月二十八日 晴

今天没有任务,请假外出,到牙克石游了一次。

牙克石是大兴安岭地区的一个镇,又是喜桂图旗的所在地,虽然是个县城,只有一条街,比南方的县城差多了,只有嫩江的1/4大。

董顺利有一个嫂嫂在牙克石,我和董顺利一起逛了牙克石一条街。一起到其嫂嫂家作客:由于牙克石在大兴安岭,比海拉尔要冷,相差十度,牙克石的街道平整、光洁,没有坑坑洼洼。路上可能经常铲雪,所以雪很少,但是,很硬,像冰一样。

我们沿街走着,不一会离开商店,拐入住宅区,住户相连,形成一排木屋,屋前都用10cm以上的树干扎成一个园子,大概有20平方大小。由于是大兴安岭的树,小树的树干,又细又长,上下差不多粗。这儿的篱笆非常独特,高有4米以上。篱笆把木屋都遮蔽了,我跟着小董,刚靠近一家门前,突然,木屋里闪出黑影,蹭蹭几下就窜到2~3米的高处大吼。这下,引起一片狗叫声,太热闹了。整个过程就一眨眼功夫,我们俩连反应也没有,事后才跳回街上,不禁后怕。主人应声出来,把狗喊回,大家寒暄几声,知道来客了。打开门,一进篱笆,光暗不少。看到黑狗,还心有余悸。这狗腰细、无肚,非常迅捷,据说,园子再大一点,或者篱笆矮一点,狗就能窜出篱笆,为了防止误伤好人,又要保家,才有这独特的篱笆。

由于见面机会太少,有说不完的话,加上喝酒吃饭,到22:00才上车返回。由于太晚,正好坐客车,中途遇查票,由于小董是当地的,最多补一站车票。不料,我们这节车厢不查票,为了保护逃票的熟客,列车长亲自派列车员把这些人都送到我们这节车厢,两头堵住,然后再查票。结果,整个列车,只有我们这节车厢不查票,真是怪事!

23:00才回到免渡河,太晚了,一进收奶站,悄悄地摸进房间,上铺就睡。

七一年十月二十九~三十一日 晴

十月二十九日部分采伐人员上山,我们没有去,搬了一会菜,把大白菜从车上卸下,再搬入菜窖,大家七手八脚,两个小时就完成了, 三十、三十一日也是休息待命,这下,我的体力迅速恢复,九月下旬到十月上旬返沪探亲,像打仗一样,刚回到独立营,立马上山,弄得身体极度疲乏,常常站着就打磕睡。经过几天休息,吃好睡足,精神足了,体重开始恢复,已到139斤,这下,浑身是劲,扛木头没有问题。可到大兴安岭中大干一场。

七一年十一月一日 晴

今天一早,打好行李,装上车,大家穿上皮大衣,全副武装,挤在解放牌卡车的车厢里。一路上风景出奇,白雪皑皑、山林莽莽,无边无际,到处是雪,山上坡上都是老林子,但是沼泽地没有树林,只有灌木丛、塔草墩、还有几棵红毛柳。河水在冰天雪地里弯弯曲曲地绕着不闭口的圈子,不时,顽强地从冰中冒出,热汽腾腾地流淌在冰雪上。使冰雪世界有了生气。我们坐了200里路。到底有皮大衣,虽然冻得钻心,尤其是脚,冻得没有知觉了,还好人多、时间短,没有人被冻坏。

大家七手八脚地把行李抬下车后,马上蹦跳、跺脚,半天才缓过劲。这时,才注意驻地环境。

终于来到大兴安岭的采伐驻地,它没有想像中那样神秘。

在一块紧挨公路的朝阳山坡上,搭建了四顶帐篷、一个烧菜做饭的树篷。(敞开式的地窨子)

帐篷一大三小,男生住大篷,头住一个篷,女生住一个篷,一个做仓库。

我们男生住的是一顶军用大帐篷,把行李搬进帐篷一看,帐篷长15米,宽5米。左右两排用树枝铺的通铺,中间有1.4米宽的通道,离两端门帘4米各有一个铁炉,人字形的帐篷,上面没有天空,没有电灯。光线很暗,白天在帐篷里看书写字都很困难。45个小伙子挤在里面,真够呛!既然,来闯大兴安岭,这些困难都不在话下。

出帐篷,帐篷的前后左右都有绳子固定在地桩上,北面的篷布已被木头加雪压死,北风是刮不进的。

晚饭吃红烧肉、面,饭后开始整理内务,帐篷里的两个铁炉已经烧红,挂了三盏桅灯,照明可以,每人发了几支腊烛,用于看书写信,只是很容易失火,我在北铺,我的头顶有一根撑帐篷的木杆,我用腊烛烤一下木杆然后把腊烛一贴,粘上了,这是北大荒墙上照明的方法,用在木杆上,总有点玄!

行李一打开,才发现根本铺不下,两人一铺都嫌多,结果,有十几个行李没有打开。大家把打开的垫被一床压一床,晚上睡觉,才发现人躺不平,平均不到肩宽,只好一起侧睡,一起翻身。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已有0位凤凰网友参与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作者: 黄圣帆   编辑: 刘延清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