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学智上将:抗美援朝告诉我们一定要加强国防
2006年11月22日 09:24人民网投票数: 顶一下
相关Tag

相关文章:

张文:长征路上 我与洪学智喜结良缘

洪学智将军:战火中女儿送人 12年后失而复得

洪学智:共和国“两授上将”第一人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原部长洪学智上将逝世

一辆半新不旧的军用吉普,在北戴河绿色的树丛、金色的沙滩、红白相间的精致别墅和避暑的游客之间穿行寻觅,显得多少有点不协调。而我坐在车上的感觉却棒极了,军用吉普,当年在朝鲜战场上,是我志愿军将领们最好的交通工具,我们从北京专程赶到北戴河要寻访的,正是当年志愿军的第三号人物,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二副司令兼志愿军后勤防务司令洪学智上将。而当年志愿军六位领导核心的其他五位领导人司令员兼政委彭德怀。第一副司令兼副政委邓华、第三副司令韩先楚、参谋长解沛然(解方)、政治部主任杜平都已先后作古。我的想像驰骋在朝鲜半岛的三千里江山上:艰苦卓绝的五次战役、美同空军穷凶极恶的地毯式轰炸,冰天雪地里我志愿军官兵的艰难跋涉,“应当给我军官兵都配上吉普车。”我居然把一个突发的奇想随口说了出来。“吉普车封闭不好,无法使用空调。”司机立即接过了我的话,什么,空调?对,空调,现在已经是空调的时代了。那场战争,那场令美军著名的五星上将麦克阿瑟丢尽了脸,使后来接替他的克拉克上将无比失望和痛苦地在自己的回忆录中写道“我成了历史上签订没有胜利的停战条约的第一位美国陆军司令官”的抗美援朝战争,距今已经整整五十年了。

在中央军委疗养院八号楼的宽敞客厅里,我们终于见到了洪学智老将军。洪老已经88岁了。半个世纪的风风雨雨,在老人身上留下了深深的风貌印痕。洪老的身材虽然依然挺拔高大,但听力已有些减弱,这使我不得不把想提的问题写在纸上送给他看。这一看,我才发现老人听力虽弱,但目力甚强,目光依然敏锐,看书看报看我写的颇为潦草的字条,根本不需要戴任何眼镜。说起半个世纪前的那场战争时,老人思路敏捷,表述生动,仿佛又回到了那个年代。

那一年他38岁,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五兵团的第一副司令兼参谋长。当他奉叶参座(对叶剑英元帅的惯称)之命从广州乘火车北上,向中央全委汇报十五兵团与广东军区事宜,在北京站的站台上听到邓华那一声湖南口音的亲切呼唤“嗨,老哥”时,他还不知道,邓华向中央军委点名要了他,他已经是“送上门来”(政委赖传珠语)的即将入朝的志愿军领导人之一了。后来,他和邓华到了沈阳,一起去看刚刚上任的志愿军司令彭德怀。彭老总开玩笑地说:“我可不是志愿军啊!”洪问:“你是怎么来的?”“我是毛主席点将来的。本来是该林彪来的,他说他有病,毛主席命令我来了。”洪学智也开玩笑地说:“那我也不是志愿军!”彭老总笑着问:“哦,你怎么也不是志愿军呢?”洪指着邓华说:“我是邓华鼓捣来的,连换洗的衣服也没带。”彭总大笑:“照你这么说,他还挺有办法嘛!”邓华说:“你们两个呀,说的都不是心里话,其实,你们都是最志愿的志愿军了,让你们来,你们谁含糊了?谁讲价钱了?不都是高高兴兴地来了嘛。”大家都笑起来了。

1950年10月18日,毛主席电召彭德怀回京商定入朝计划,19日彭总从北京飞回安东即着手部署入朝时间、兵力及线路。紧接着彭总和前来安东的朝鲜人民军次帅、内务相朴一禹先行一步入朝与金日成晤谈抗美大计。当日晚,邓华、洪学智、韩先楚率四个军、三个炮兵师一齐入朝,拉开了抗美援朝战争的序幕。

洪学智在他的《抗美援朝战争回忆》一书中曾这样描写:

“我们的驻地离鸭绿江桥很近,吉普车没走几分钟便到了。此时,江对面的新义州,显得十分宁静。不过再往南就不平静了。那边不时地传来飞机轰炸的轰隆隆的声响,离正在激战的战场已经不远了。

天色越来越黑,忽然,随行参谋在我身边轻轻地唤了一声:‘首长,过江吧!’

‘嗯。’一种庄严神圣的感情霎时充溢到我心头……我一面大步跨上了敞篷吉普车,一面怀着依恋的心情,回头看了看夜色浓重的祖国大地,然后迅速地驱车驶过了鸭绿江大桥。”


« 前一页1234后一页 »

   编辑: hunan

>> 发表评论

如果您还不是凤凰会员,欢迎 注册

  • 用户: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 添加TAG:

    (*添加多个TAG用逗号隔开)

  • * 您要为您发言论的后果负责,故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 * 以上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凤凰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