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5-03 19:17:32 凤凰网历史 凤凰网历史
嘉宾简介:北京大学教授,国外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研究专家。
本文系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策划专访,采访:唐智诚,整理:丁梦钰
一、从求学研究到革命思想形成,并不局限于哲学线索
凤凰网历史:马克思如何完成的革命思想转变?
郇庆治:对于马克思的学术研究及革命思想的发展,人们更多是从思想转变的历程这个角度来谈。也就是说,他如何从最初的“黑格尔主义者”(或“激进的民主革命主义者”)逐步过渡成为一位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或“共产主义者”)。这大致可划分成如下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大学求学时期,从1835年到1841年。最初他学习法律,后来转为哲学。从哲学立场来看,马克思最初主要是一个黑格尔主义者。到撰写博士论文时,马克思已经不仅有着系统的辩证法理解,而且已初步具有唯物主义的思想,尤其是当探讨自然哲学时。第二阶段是从1842年1月到1843年3月的《莱茵报》时期。此时,马克思大学毕业后集中于对法律与政治问题的探讨,并发表了一些著名的政论性文章,比如《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是他的第一篇政论性文章。就哲学立场而言,这个时期是马克思通过对国家政治与法律的研究,逐渐脱离唯心主义并向唯物主义转变的过程。第三阶段是从1843年10月到1844年的“《德法年鉴》时期”。尤其是在巴黎期间,除了继续对黑格尔唯心主义主义的批判,马克思逐渐转向了对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社会运动的研究,其中包括对法国历史的研究,这促成了他向唯物主义历史观(或历史唯物主义思想)的转变。这个时期最具代表性的著作是《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因为其中提到了“异化劳动”理论,并用“异化劳动”理论来解释未来“共产主义”概念。这是一种非常典型的基于辩证方法的研究,即用辩证法哲学来阐释共产主义思想或未来社会发展,或者说是如何替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未来理想意义上的研究范例。第四阶段是从1845年初到1846年。从巴黎去布鲁塞尔,构成了马克思唯物史观形成中的最重要阶段。学界普遍认为,马克思的第一个最重大发现,即唯物史观的形成,大概是在1845年初到1846年这段时间。标志性的著述是马克思1845年初完成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它是对费尔巴哈旧唯物主义哲学所实现的超越。而在这之前,《<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是对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所实现的超越。到1846年夏《德意志意识形态》大致完成时,学界普遍认为,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已经形成。因而可以说,从巴黎到布鲁塞尔这段时间,是马克思思想转变历程中最重要的节点。
传统研究中,人们更多地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或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角度去探讨与概括。但事实上,在马克思完成其思想转变的过程中,至少还有另外两种意义上的“转变”:一是从学术研究的层面上来说,有一种学科关注点的转变。从最初的法律转向哲学和宗教学,再转向对政治经济学和社会运动思想的研究。这种转变对马克思本人来讲,是一个非常自然的过程,但却深刻影响到了后来唯物史观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产生。二是生活地点或时空的转变,从柏林到巴黎,再从巴黎到布鲁塞尔。在这个辗转迁徙过程中,马克思所完成的绝不仅是一系列重要著作的撰写,而且是所达致的一种“一览众山小”的思维高地。而他之所以能够做到这一点,我想强调的是,从当时欧洲整个资本主义经济和政治的发展来看,巴黎(布鲁塞尔)显然是更为重要的中心。因而,如今追溯马克思从最初的求学研究到革命思想的逐步形成,实际上可能有数条线索值得关注,而并不仅仅局限于从唯心主义到唯物主义、从费尔巴哈旧唯物主义到唯物史观的新唯物主义这样一个哲学线索。
二、《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与恩格斯共同努力的结果,是所有共产党人的行动纲领
凤凰网历史:马克思是怎样成为一名共产主义者的?
郇庆治:马克思之所以成为一名共产主义者,最重要的还是完成了一个系统性的思想转变。也就是说,从原来的一般性唯心主义转向黑格尔客观唯心主义,再从黑格尔客观唯心主义转向唯物主义,最后从费尔巴哈的旧唯物主义转向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一思想转变蕴含着两个基本观点和立场,一是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马克思最初批判的对象是普鲁士的法律,以及普鲁士社会的宗教,而这种批判更多是一种政治上的表层批判。但在政论性讨论过程中,他已经慢慢认识到,在这种法律和国家政治的背后,实际上是物质利益的问题。在《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和《关于林木盗窃法的辩论》中,他已经开始意识到这样深层次的问题。到《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时,他已经立足于对社会物质利益的分析,并归结于对一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或者资本主义本身的批判性分析。到《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他通过进一步从事政治经济学意义上的研究,开始把对资本主义市场体制、社会制度的批判和未来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的前景联系起来。二是对于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作为资本主义政治替代的信奉。通过对法国社会运动、法国工人运动的研究,马克思找到了可以实现消灭资本主义的政治变革的历史主体,这就是工人运动和无产阶级。可以说,当确立上述两个方面的认识和立场之后,马克思就已经成为一名共产主义者。由此也就不难理解,在1847年以后,马克思就加入了正义者同盟并将其改建成为共产主义者同盟。到1847年参加其第二次大会时则接受了撰写《共产党宣言》的委托。从那以后,我们可以说,马克思不只是一个共产主义理论家,还是一名真正的共产主义运动家。
凤凰网历史:《共产党宣言》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郇庆治:这其中的细节我并未做太多的考证研究。大致过程是,1845年初马克思在巴黎遭到驱逐,就来到了政治上相对自由的布鲁塞尔,并在此完成了几部重要著作,比如《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那时,作为工人运动组织的“正义者同盟”已经存在一段时间,马克思恩格斯在1847年初受邀加入并共同将其改造为一个真正的共产主义组织。结果是,1847年6月2~9日,“共产主义者同盟”在伦敦举行了成立大会,并明确使用了“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国际主义口号。同年的11月29日~12月8日,马克思恩格斯出席了该同盟的第二次代表大会,并接受大会委托起草一个同盟纲领。因而可以说,《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恩格斯主动参与和试图影响国际工人运动组织的一个努力结果。
凤凰网历史:《共产党宣言》发表以后,对资本主义社会、西方社会有何影响?
郇庆治:我们知道,《共产党宣言》发表后,直接影响到了不久后爆发的1848年革命中的工人运动,以及随后发生的一代代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我觉得,今天更值得强调的是它的理论意义。应该说,《共产党宣言》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甚至马克思第一个最重要发现即“唯物史观”的最系统表述。对于前者,学界几乎没有什么争议。也就是说,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及其基本矛盾、两大阶级的对立和斗争、各种不同的社会主义思想,以及为什么必须是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框架和愿景的系统性理论和科学理论,而《共产党宣言》是一种对此最为系统和科学的阐述。对于后者,则往往受到不同程度的忽视。也就是说,《共产党宣言》还长期是难得一见的对唯物史观理论的最为系统的阐发。因为,我们现在比较熟悉的标志着唯物史观诞生的著作,比如《德意志意识形态》和《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及《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等,都是后来才公开发表或广泛传播的。也正因为如此,《共产党宣言》无论对于工人阶级运动和政党而言,还是对于欧美资本主义社会本身来说,都有着远远超出一部政治宣言或政党党纲的意义,影响重大而深远。尤其是,它所宣称的与资本主义社会核心观念即私有制的彻底决裂,不仅表达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对于资本主义社会变革的深度与力度,也成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关于未来共产主义新社会的政治与伦理标杆。
凤凰网历史:您可以谈一谈刚才提到的几本经典著作吗?
郇庆治:首先,正如刚才所指出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及《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等几部重要著作,当时并未公开发表,因而在很多年之内,大家并不知道它们的存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是1888年由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手稿是1932年由苏共公开发表的,换言之,到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时,那时并没有太多表述唯物史观的成熟著作。这方面的唯一例外应是马克思1847年发表的《哲学的贫困》,被普遍认为已经是比较典型的马克思主义著述,但它是一本辩论性著作,算不上非常系统的理论阐述。因而,如果要想准确理解唯物史观的内容的话,《共产党宣言》实际上是第一本比较系统地阐述马克思恩格斯理论的著作。
第二点,《共产党宣言》是开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历史的一个标志性文件。与之直接对应的是1848年欧洲革命。从那以后,1864年成立了“国际工人协会”,也就是第一国际,后来又有了第二国际和第三国际。1871年诞生了“巴黎公社”,然后是1917年“俄国革命”和1949年“中国革命”。可以说,正是《共产党宣言》之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成为一个实实在在的历史进程,这都是由《共产党宣言》所开启的。因而必须强调: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作为一种致力于反对与替代资本主义制度的现实的社会政治运动,《共产党宣言》是一个明确的起点和开端。
第三点,众所周知,今年是《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周年。《共产党宣言》是世界上所有共产党的第一政纲,或者说政纲范本。也就是说,如果一个政党能够被称为共产党,那么它的基本纲领(或理论纲领)就要基于《共产党宣言》,就要以《共产党宣言》的基本原则作为政治准则。可以说,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包括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与概括,都需要不断重温或回到《共产党宣言》所阐述的基本原则。也正是在这种意义上,不久前举行的党十九大的报告就是中国共产党新时代的政治宣言或共产党宣言。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评价《共产党宣言》的历史性影响,尤其是对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性影响呢?首先必须看到,《共产党宣言》之所以能够产生巨大影响,甚至在相当程度上重塑了当代资本主义,是因为它所代表的不仅仅是一种理论、一种学说,还是一场新的组织运动、新的政治。对此,我们可以举两个例子:欧洲在19世纪70年代中后期出现了两个重要趋势,一个是资本主义的社会保障制度的筹建,另一个是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创建。现代政党制度与选举制度的建立,其阶级属性(或者说资产主义政治统治属性)是没有争议的,但它们又确实构成了现当代资本主义制度或资本主义社会当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层面,也就是说,除了资本主义经济体制之外,现实社会中当然还有资本主义的政治与社会体制。而现当代资本主义之所以出现这种变化,恰恰是与社会主义运动、社会主义政党的蓬勃发展相关,也就是与《共产党宣言》的发表相关。至于欧洲资本主义国家的福利制度或社会保障制度,也是最初在1883年前后在德国最先发展起来的,而这个制度筹建的一个基本背景也是社会主义运动和社会主义政党的迅速发展。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有的学者可能会做出更进一步的推断,即马克思主义或者社会主义运动在某种程度上缓和甚至拯救了资本主义。因为,如果没有马克思主义思想,资本主义可能会沿着其初始阶段的路线早早地进入一个极端矛盾的状态,从而更早地导致社会主义革命。当然,我们要尊重历史、尊重事实。我想强调的是,如果没有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政党,没有《共产党宣言》所发动与动员起来的社会政治行动,现当代资本主义肯定是一个更丑陋、更粗俗的资本主义。因此,从无产阶级政党的自我意识觉醒、集体组织行动的意义上来讲,我们要充分肯定《共产党宣言》所发挥的重大历史作用,包括对欧美资本主义社会的积极变革影响。
三、马克思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全部秘密
凤凰网历史:马克思中后期著有《资本论》,这个著作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郇庆治:我对《资本论》本身并没有深入的研究,但我想强调一点,对资本主义制度、资本主义社会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研究,实际上是马克思在早年就已确定的,即应如何理解现实资本主义社会,为何和如何用新的社会制度(或共产主义社会)来取代资本主义社会?从哲学意义上讲,马克思最想回答的还是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问题,也就是说为什么社会历史发展有着客观规律性,以及如何理解这种规律性?这就是唯物史观的核心内容,他希望用这种唯物史观来解释资本主义社会的暂时性或者说或被社会主义取代的必然性。
但实际上,马克思在很早就已经慢慢转向对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就此而言,我特别想强调的是,《资本论》的研究及其主要成果并不能仅仅从它1867年的出版算起。比如,我们现在非常关注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已经标志着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研究的开始,而《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则发表于1859年。也就是说,马克思对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至少应从1844年算起,因而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因此对马克思而言,他确实把将其大部分精力投入到围绕着《资本论》撰写的这一最耗时、也最耗力的工作中。当然,马克思的这一选择也被证明绝对是“物有所值”。如今,《资本论》作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的范本,无论就学术规范性还是学术深度,都具有一种标志性或划时代的意义。可以说,在马克思学术著作中,国内外学界影响最大、认可度最高的也是《资本论》。更为重要的是,《资本论》是一个从研究方法到论证结构都非常严谨的科学研究成果,而正是它的科学性构成了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再到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之间平顺过渡的学理性支撑。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基础、方法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最基本内容,而科学社会主义是政治结论。
凤凰网历史:当今学界的一个普遍认识是,无论是从政治经济学本身还是从哲学层面而言,《资本论》的阐述都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换言之,马克思已经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全部秘密。对此,您如何理解?
郇庆治:我觉得,对于《资本论》的科学价值和历史性影响,可以从不同角度去解读阐释。我刚才已指出,《资本论》首先是一部开创性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经典著作。比如,如果将其与前几年曾轰动一时的《21世纪资本论》相比的话,那么后者可能都算不上一本非常典型的政治经济学著作,当然,从学术研究的深度来说,它也不能和《资本论》相比。只不过是,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中对资本进行严肃的批判性分析的学术著作确实不多,才导致皮凯蒂的《21世纪资本论》在欧美国家中炒得厉害,常将它与马克思的《资本论》作比较。与此同时,《资本论》还是一部非常重要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著作,甚至可以说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经典范本。如今,越来越多的学者把《资本论》作为一部唯物史观的代表性著作来研究。由此可见,《资本论》理论视野和学术分析的综合性。
那么,应如何理解马克思的《资本论》揭示了全部资本主义的秘密呢?我个人认为,它首先是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的秘密,同时也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和文化的秘密。在经济层面上,我觉得,一个最重要的问题还是资本主义社会所创造的财富,究竟是从哪儿来的?在我看来,这是马克思要从根本上回答的问题。按照他的分析,自然资源这种不变资本,在劳动过程中只是进行价值的转移,本身是不能够创造价值和财富的。换言之,物质财富是由可变资本即劳动者或者是无产阶级创造出来的。其中的理论分析顺序是,从商品交换开始,然后解释商品的交换与流通、价值的增值,再到资本的国际流动等。
经过马克思的理论分析,一些最基本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念得以厘清或确立。比如,马克思证明了,资本主义经济是一种剥削性的经济,也就是说资本家和资产所有者处于一种剥削者的地位,与之相对应的是,无产者和无产阶级者处于一种被剥削、被压迫的地位。因此,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社会关系和经济关系实际上是一种剥削性的、不平等的、不公正的关系。而这也就隐含了一个革命性命题或结论,即无产阶级有权利夺回自己所创造出来但被资产阶级剥夺的“剩余价值”。这当然是一个重大的发现,为什么呢?因为资本主义社会给人的表象是,所有人都是自由的,所有的东西都是通过市场的平等交换来流动的。但实际上,通过这种科学的理论分析,马克思揭示了资本主义的社会经济关系实际上是不平等的、剥削性的。资本家的财富积累,就是通过这种不平等的剥削关系来实现的。马克思还进一步揭示了这种关系的历史形成及其现实存在,它为什么是自我矛盾的,以及为什么最终会被新型的社会主义关系所取代。也就是说,这一切是通过一种严谨的学理性分析而实现的。而在揭示了这一经济秘密之后,马克思也就能够同时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统治和文化意识统治的秘密。换言之,我们也就能够理解,资产阶级国家或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国家并不是一个中立的存在,并不像许多人平常所理解的,国家只是一个行政或公共管理机构,以一种中立的立场来管理公共事务和平衡各方利益,相反,它本质上是一个服务于特定阶级利益的政治实体。资产阶级国家肯定是为资本主义的社会经济关系服务的。说得再直白一些,它最终要服从于、听从于资产阶级或资本所有者的资本增殖需要。从这个意义上讲,所有的政治自由、政治权利的平等,都是有条件的、有所限制的。因而,马克思《资本论》的分析是一种根本性或本质性的分析,也就是阐明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目标或准则,归根结底是资本主义的政治、资产阶级的政治和资本所有者的政治,只不过要通过所谓政治上的多元自由民主制框架来实现。不仅如此,马克思还阐明了,资本主义社会有一套非常完整的文化意识形态,或者说一种精神价值观念体系作为支撑。因此,我们要正确理解资产阶级大革命以来所形成的自由、平等、民主等一系列文化价值观念,以及它们在资本主义社会现实中的制度化。进一步说,所谓资产阶级的统治,绝不仅仅是经济领域中的统治或政治领域中的统治,还是一种文化意识形态的统治。相应地,只有从多领域同时入手,我们才能完成社会主义变革的替代。概言之,马克思《资本论》所揭示的资本主义社会的全部秘密,同时包括经济的秘密、政治的秘密和文化意识形态的秘密。
相比于《共产党宣言》,《资本论》的历史性影响更多体现在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社会政治文化方面。我觉得,至少可以强调如下三点:第一,《资本论》对资本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社会生产方式做了最严肃、最科学的学理性分析,从而同时奠定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学术标杆和政治伦理高度,造就了并长期支撑着一种反资本主义的大众性政治文化;第二,《资本论》科学论证了科学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的政治愿景,在完成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深刻学理性批判的同时,构建了一个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的大致框架和过渡战略,从而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无产阶级政治哲学,为当代欧美和世界各国的左翼的创造性思想提供了理论源泉;第三,《资本论》构成了世界各种左翼政治、政党与社会运动的政治实践的理论指南,确立了当代左翼政治、政党与社会运动的理论基础。总之,《资本论》对欧美社会及全世界产生了并继续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研究员)
责编:马钟鸰 PN018
不让历史撒谎
凤凰历史出品
用历史照亮现实
微信扫一扫
2017-12-06 09:51:190
2017-10-29 10:38:060
2017-10-28 16:58:110
2017-09-14 11:30:190
2017-09-10 14:05:070
2018-05-01 15:180
2018-04-01 12:360
2018-03-11 17:100
2018-03-04 20:320
2018-02-11 14:460
2018-12-26 18:230
2018-12-20 18:200
2018-12-17 17:110
2018-12-11 16:130
2018-12-07 13:280
2018-12-30 20:030
2018-12-30 16:320
2018-12-30 16:310
2018-12-30 15:320
2018-12-30 14:520
2018-12-04 10:410
2018-12-01 11:450
2018-12-03 13:390
2018-11-30 01:020
2018-11-27 20:030
2018-11-30 17:160
2018-12-01 16:230
2018-11-27 07:160
2018-11-26 13:530
2018-10-18 09: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