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历史出品

兰台说史•化武为何会成为欧美对叙利亚打击的借口

2018-04-23 12:07:03 凤凰网历史 兰斯

前几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推特上说,美国、英国和法国“完美地执行”了针对叙利亚的军事打击。特朗普感谢英法盟友,并说这次袭击已经“大功告成”。同日,美国驻联合国代表尼基·黑利在联合国引述特朗普的话说:“如果叙利亚政权再次使用毒气,美国已将子弹上膛。”

俄罗斯试图推动联合国安理会谴责联军行动,但未成功。图为美国和英国代表投票反对俄罗斯的决议草案

正如美国驻联合国代表尼基·黑利所说,特朗普和之前的那些美国总统都不一样,是个说道做到的人,他说打那就一定会打,如果俄罗斯挡在他的路上,那么他会连俄罗斯一起打。

面对真打算不顾一切的美国,普京都没法如往常一般的强硬了,只能用“强烈谴责”表达抗议,并提醒这“将不可避免地导致国际关系中的混乱”。

“谴责”与“警告”这对硬汉普京来说简直就是“服软”了

因为化武问题,美国不顾一切,甚至愿意打破冷战时期都没打破的底线--真正和俄罗斯一战。且不说化武本身是否如世界卫生组织所言真实存在,为什么欧美人民在经济不好的前提下,还支持政府清算化武呢?为什么这玩意会这么遭人恨?

一战惨痛教训

对中文世界的历史爱好者来说,第二次世界大战无疑是西方世界最大的也是战术水平最高的一次战争,但是对于英文世界的人来说却并非如此。

中国人最熟悉的欧洲历史就是二战,没有之一

英语世界在一战中损失惨重,澳大利亚战死61,966人,英属印度战死74,187,英国本土战死886,939算上南非、新西兰、加拿大和纽芬兰,英联邦一共战死1,115,597人,这个损失比整个二次大战都要大。尤其是就英国本土而言,二战的损失甚至不到一战的一半。

之所以一战会这么惨,很大程度就是交战双方对化武的无限使用。

1915年4月22日,德军在比利时伊普雷战场部署了5730只装有168吨光气和氯气的钢瓶掷射器。当天下午,借助一阵微弱的东风,被释放的气体形成了一朵暗绿色的云团,漂向法国兵团,迫使对方向后撤退了7公里。随后,德军又在第二次伊普雷战役中三次使用毒气。在东线战场,德军也对俄军发起了毒气攻击,造成俄军伤亡人数达到9000人,其中死亡人数在1000人以上。

提及化学武器,不得不提的一个人是被视为“化学武器之父”的德国化学家弗里茨·哈勃。1909年哈勃首次从空气中制造出氨,使人类摆脱了依靠天然氮肥的被动局面,加速了世界农业的发展,1918年哈勃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然而在1915年,正是哈勃向德军提议在战争中使用致命的氯气,他本人则担任了德国化学兵工厂厂长,负责研制、生产氯气、芥子气等毒气。虽然按照哈勃的说法,这是“为了尽早结束战争”,但其行径仍然遭到了各国科学家和民众的谴责,哈勃的妻子伊美娃也以自杀的方式表达抗议。后来,哈勃终于意识到自己所犯下的罪恶,1917年辞去了在化学兵工厂的所有职务。

毒气战造成的杀伤非常恐怖,二战没有出现大规模的毒气战,这是英语国家们没有出现一战等级伤亡的重要因素

一战之后,吸取了一战互相放毒气的教训,在面对有系统化工的对手时,各国都保持了克制,但是那些没有这个基础的国家可就没什么幸运了。比如,在越战期间,鉴于越南林深叶茂,美军使用了几万吨落叶剂破坏森林植被,以对付善于在丛林中作战的越南军队,但同时也导致数万平方公里森林被污染,给野生动植物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美国因为战争罪行最后被自己国内的舆论绑架被迫停战,成为舆论战争的一个经典

如果说美国尚算克制,只针对森林,而非直接对人使用化武,那么小国家之间的决斗就是你死我活,更没底线了。

中东的化武战争

随着科技的发展,化学武器的制造越来越容易,成本也越来越低廉,被外界称为“穷国的原子弹”。与其他类型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相比,化学武器有几大“优势”:一是造价低廉。有人曾计算过,杀伤1平方公里内的人员,使用枪炮等常规武器需要花费2000美元,使用核武器需要800美元,而使用化学武器只需600美元。二是原料来源方便,制造相对简单,只要具有一定的农

药、石油化学工业基础,以及相关的化工知识储备,就能生产出化学武器,某些化学毒剂的原料或中间物甚至可以从市场上买到,不像原子弹那样需要特殊的材料和专门的技术。三是杀伤力大,例如神经性毒剂维埃克斯,人只要吸收几十微克就会毙命。

海湾战争被摧毁的地堡

这对中东那一票没有军工基础的国家而言,简直就是“安拉之剑”。1978年,在时任伊总统萨达姆亲自部署下,代号“922工程”的化武生产计划才正式上马。萨达姆以兴建“农药厂”的名义进行招标,并进口相关物资。

1980年9月22日两伊战争爆发后,伊拉克化武的研制、生产得到较快发展,先后制成了爆炸型、燃烧型和布洒型3类化学弹药。另据西方情报机构统计,到1987年,伊拉克化学战剂年生产能力达到1000吨。而1981至1991年间,伊拉克共生产出超过3857吨各型化学战剂。

在两伊战争期间,伊拉克至少对伊朗发动过200余次化学武器袭击,造成大约10万名伊朗人中毒,其中1万人在没有接受任何治疗以前就已经死亡。

联合国调查员查看伊拉克化武炮弹

禁止化武的努力

化学武器的杀伤机制比较特殊,主要通过将毒剂分散成蒸气、液滴、气溶胶或粉末状态,使空气、地面、水源和物体染毒。由于其攻击不具有选择性,无法区分军人与平民,而且杀伤方式非常残忍,给被害者带来难以忍受的痛苦,不符合人类的道德观念,所以国际社会一直致力于禁止制造和使用化学武器。

1925年,《禁止在战争中使用窒息性、毒性和其他气体和细菌作战方法的议定书》在日内瓦签订,这是有关禁止使用化学武器的最重要、最权威的国际公约。但是议定书未能有效禁止化学武器的生产和储存,致使所有缔约国均有权保存化学武器,其中不少缔约国还宣布保留进行报复性使用和对非缔约国使用的权利,导致化学武器禁而不止,在后来的越战、两伊战争中被频繁使用。

化武是一个潘多拉魔盒,一旦打开收回去太难

两伊战争后,又经过长达24年的谈判,1993年1月巴黎召开《禁止化学武器公约》签约大会,来自120多个国家的外长或政府代表出席了会议,其中大多数国家在公约上签了字,中国外长钱其琛代表中国政府在公约上签字。公约有严格的核查制度,规定任何缔约国不得发展、生产、储存和使用化学武器;任何拥有化学武器的国家应在十年之内全部销毁其所拥有的化学武器及其生产设施;缔约国应负责销毁其遗留在另一国领土上的所有化学武器。截至2011年底,共有188个国家加入了公约。以色列和缅甸签署了公约但议会未批准。安哥拉、埃及、朝鲜、索马里、叙利亚没有签署公约。新独立的南苏丹的态度尚不可知。

化武的综合杀伤力岂是某些国家说放弃就放弃的?

但公约的执行情况并不理想,原定于2007年全面销毁化学武器的时间期限不得不延长至2012年。由于拥有化学武器最多的俄罗斯和美国没有足够时间销毁各自的化学武器,这两国的时间期限又被推迟到2015年底。但事实上,美国预期在2021年才能完成全部销毁的目标。

此次欧美声称叙利亚依旧持有化武,而叙利亚和俄罗斯则声称在上次使用之后,已经学乖了不会再用了。先不提事实真相如何,双方真实目的如何,但双方的说辞都表达了一个态度--化武是邪恶的,反人类的。从这方面说这也算达成了共识,给饱受苦难的中东带去了一丝人性。

责编:马钟鸰 PN018

凤凰历史精品栏目

进入栏目首页

凤凰历史官方微信号

用历史照亮现实
微信扫一扫

推荐阅读

  • 兰台说史
  • 重读
  • 观世变
  • 现代史
  • 近代史
  • 古代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