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3月06日 09:01
“两会时间”就像一把钥匙,每一年都会定时打开一个巨大舆论场的大门。
在这个舆论场上,有代言表达,有观点交锋,有个人建言,有联合建议……不管什么形式,都是在参政议政。
观点的刺激与否暂且不论,个人的低调与否暂且搁置,仅从技术角度看,为何有些代表委员的嗓门总是最大?有些代表委员总能上版面、入镜头?
换句话说,“两会时间”的高关注率,决定了注意力蛋糕越做越大。问题是,舆论场的蛋糕分享不可能搞平均主义。
那么,技术角度分析的话,谁能在舆论场上分得更多的蛋糕?
答案很简单,游说。
在这里,游说是一个中性词汇,主要指当事者劝说别人采纳其意见、主张,并广为传播。回顾这些年的代表委员参政议政过程,可以说,两会演进史也是一部“政治游说史”。
记得前几年,和媒体同行交流时就发现,两会期间到北京“游说”的人,地方宣传部门居多,诉求很直接,协助当地来京的代表、委员尤其是党政一把手争取上版面、上镜头的机会,如果能上头条更好。目的在于提升地方(包括主政官员)的知名度,当然,顺便搞好和媒体的关系。
这两年,一些代表、委员也开始积极“游说”,为了能更好地发挥参政议政的作用,一方面联合其他的代表、委员,增加自己建议或提案的分量,另一方面,主动召开新闻发布会,将自己的建议、提案送给记者,提高话语权的分量。
比如这两年,包括朱永新在内的诸多代表委员,在微博上征集民众意见,让自己的建议提案更接地气。
比如去年(2014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清华大学教授蔡继明召开个人新闻发布会,将拟提交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的议案和建议的主要内容,公布给邀请来的媒体记者。效果当然也很明显。
比如前年(2013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中央委员陈利浩在北京大学举办学术研讨会,邀请了姜明安、林喆等十数位知名法学学者,为自己的两会提案“公职人员名单管理”把脉,既提供参政议政的专业性,也扩大了在学界和舆论界的影响。
今年两会期间,我也收到不少有关两会座谈会的邀请函,比如媒体同行发起的“从e出发:出租车改革与出行方式革新”的代表委员对话,比如女童保护公益项目发起的儿童安全尤其是儿童防性侵教育的座谈会,比如一些来自律师界的代表委员主动联系记者推荐自己的建议、提案内容。
纵向看,“游说”的力量也在演变,从最初的政府部门推动,到代表委员的积极,再到民间力量的参与。不过,当下更多的是多种游说力量的博弈与互动,都希望影响到立法决策——很多人担心背后有利益或利益集团的身影,其实更值得担心的不是为利益代言,而是代言者之间的不平等博弈。
而从“游说”的形式看,也杂糅了直接游说,代理游说,倾向性游说等多种方式。当然,可喜的变化,就是游说中专家学者的参与,让参政议政的专业性凸显,让建言更加专业,给主张赋予分量。通过游说,代表委员可以在两会舆论场上发出最大声,从而深度参政议政,发挥自己的作用,而这也是社会意识的逐渐觉醒,政治文明的一种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