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国庆阅兵村[组图]
2009年09月04日 08:31新华网 】 【打印共有评论0

“军旅标兵”:祖国利益高于一切

三军仪仗队曾被中央军委授予“军旅标兵”荣誉称号;2008年该部被党中央、国务院表彰为“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先进集体”。图为:训练场上的官兵们晒出了斑纹线。张雷摄

“仪仗大队是伴随着新中国外交步伐而诞生的。”三军仪仗队方队长李本涛,提起仪仗大队历史,如数家珍。1952年3月,毛主席和周恩来总理决定组建共和国仪仗队,专门担负国家高级外事活动迎宾司礼任务。

随后,蒙古共和国政府总理泽登巴尔访华,三军仪仗队首次出现在国家迎宾仪式上,接受了国宾和周总理的检阅,展示仪仗兵风采。

有人统计过:仪仗队官兵每人每天所走的正步加起来,3年就是一个两万五千里长征;每人每天流汗水加起来,两年足有一吨重;由于数万次地端枪,所有仪仗队员都有一双带着老茧的手。

“祖国利益高于一切,三军形象重于生命!”这是仪仗大队官兵的铮铮誓言。烈日炎炎。一中队教导员魏晓龙满脸汗水组织阅兵训练。谁能想到,这样一个尽职尽责教练员,心中背负着对亲人愧疚。魏晓龙进驻阅兵村后,家中不幸接踵而来,母亲煤气中毒,父亲又突发心肌梗塞,急需住院治疗了。母亲无奈之下才给魏晓龙打电话。

“正是因为有了许许多多魏晓龙的不懈努力,仪仗大队才时刻走在全军部队前列,成为‘军旅标兵’。”李本涛说。

“舰长摇篮”:代代传承“受阅精神”

《壮志飞扬》海军代表队唱出驰骋大海的豪情 乔天富摄

60年前的开国大典,走在受阅队伍最前面的就是大连舰艇学院组成的海军学员方阵。从此,海校官兵与阅兵结下了不解之缘,连续参加了13次大阅兵,“受阅精神”代代相传。

上世纪50年代一次阅兵前夕,京剧表演艺术家马连良来慰问受阅部队,突然下起大雨,大连海校学员一动不动。两边避雨的群众惊叹不已,热烈鼓掌。

国庆35周年的阅兵训练中,一只马蜂落在队员王军的脸上,毒刺往肉里叮,王军纹丝不动。如今,记录当时情景的那张照片就挂在大连舰院院史馆里。

国庆50周年阅兵的一次合练中,鞋底的一颗铁钉突然松动冒了出来,扎进了第4排面队员李雷的脚掌。他咬紧牙关,硬是踩着铁钉踢完了128个正步!

大连舰艇学院,还创造出举世闻名的“千人大方队”。学院旅千余名学员编成一个方队,队形在行进中不断变化,时而呈现出象征胜利的“V”字,时而变化成楔形、菱形,排面像刀劈斧削,让无数到该院参观的外宾叹为观止。

“练步就是练人!”如今,又有一批“未来舰长”走进首都阅兵村,去圆他们的蓝色梦想。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编辑: 王平伟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