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门搜索词:
东莞暑期工生态调查
2007年08月22日 11:34新世纪周刊投票数: 顶一下  【

 

招工广告满天飞

“那些学生仔不同于成年人,缺少社会经验,没有很强的维权意识,不会出现与厂家对着干的情况,被工厂欺负了都不知道怎么讨说法,再说,很多学生仔家里穷,自己也想打工挣钱。”一位当地人说。

近年来,在珠三角,特别是在东莞,缺工早已不是新鲜事。广东省劳动部门曾对全省303家企业进行用工定点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在过去一年内,广东省六成企业严重缺工。2006年广东省劳动力市场需求为729.92万人次,而求职者只有482.24万人次。

与往年情况不同的是,去年广东劳动力市场在面临“技工荒”的同时,“普工荒”问题也初露端倪。在被调查的企业中,有59.41%的企业缺乏普通工人。

在东莞东坑镇、清溪镇的街头,随处能见到招工小广告,大都写着:“16岁以上,学历不限,生熟手不限。”有的还附带一句:“欢迎老工人回厂。”

清溪镇劳动局综合办公室一位李姓副主任介绍说,现在东莞工人的流动性非常大,有经验的工人常常供不应求,各家企业工厂之间,都会不停互挖墙角。

一位劳动部门的人士分析,现在东莞乃至整个珠三角的企业薪酬普遍缺乏吸引力,招工很困难。2005年4月份,东莞市将市各类企业的最低工资标准调整为574元,2006年的9月份又将这一标准提高到694元。“但是事实上,有些企业的员工待遇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改善,这些企业表面上将员工的底薪待遇提高了,却变相以各种不合情理的名目收取各种费用,例如,卫生费、宿舍管理费等,把实际该给员工的薪水变相地剥削。有的企业则是把本应是员工福利的伙食补贴、住房补贴或者全勤什么的都算在了底薪里面。”

在东莞东坑镇,家祥电子厂的一位负责人说,7月22日前的半个月,他们四处广散招聘暑期工的单子,“实在缺人,每年到这个时候,都要依仗着大量的暑期工来撑住局面,要不然很多订单没法如期完成”。前几日他们成功招来80名暑期工。

和家祥电子一样,前段时间,东莞沙岭毅力电子厂、油甘铺开心制衣厂、毛织公司等众多企业都在如饥似渴地招聘暑期工。往年的经验告诉他们,能否大量招募到暑期工,直接关系到企业能否在每年一度的订单旺季旗开得胜。

一位当地劳务市场的工作人员说:“没有那么庞大的暑期工市场,东莞至少有一半企业工厂开不了工。”

监管之难

在东莞的诸多企业里,超时加班成了一个突出问题。据统计,东莞市20000余工业企业中,能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月加班时间不超过36个小时的不超过4%。

2003年,在长三角招商引资增长最快的时候,以深圳、东莞为代表的珠三角开始出现了所谓的民工荒。从2004年开始,民工荒开始影响到有些企业的正常运转,而2005年和2006年这两年,民工荒基本上演绎到了极致,许多效益好的企业都很难找到直接生产员工,只好通过关系网联系各地的职业学校。

在“梁晓雯事件”发生后,当地劳动部门一度被指“老爷”作风。这让清溪镇劳动分局副局长李秀莲感到很委屈。

“有天晚上谈到这件事,李局长眼眶都红了”,办公室副主任李德文说,事件发生后,局里领导承担没有严密监管之责,做了检讨,但现实的情况是,局里仅有的人员编制远远不够满足监管辖区1000家企业的需要,“不可能做到滴水不漏”。

李德文说,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东莞每个镇都是中小城市规模,就清溪镇劳动分局来说,加上后勤人员也只有23人,每个人都是身兼数职,单就处理源源不断的劳动信访、举报案件,工作已经非常繁重。

每年这个时候,整治企业违规使用暑期工便是当地劳动部门的工作重点。今年6月18日,分局向各用人单位发出通知,并在镇里电视台连续播了一个月,要求严禁使用童工,合法使用未成年工、暑期工等;但没有想到,违规使用暑期工引起的恶劣事件,仍在眼皮底下发生。

东莞市劳动局监察大队有关负责人也认为,该监察大队才十几位工作人员,但整个东莞市有两万多家企业,即便加上各地分局的人员,人手调配仍然会有一定困难。

伴随暑期工的法律问题也无法回避。广东卓信律师事务所东莞分所刘建荣律师说,对学生为主体的“暑期工”,目前法律没有明确规定,并没有纳入《劳动法》调整范畴。

李秀莲说,劳动部门在监察中掌握的尺度是:如果被招用的学生不满16周岁,即认定使用童工,要按照法律规定全部清退,送达其监护人身边,并对企业进行处罚;如果已满16岁不满18岁,则只能要求厂方按照未成年工的标准做好保护工作。

 

<< 前一页12后一页 >>
   编辑: 刘彦昆

>> 发表评论

如果您还不是凤凰会员,欢迎 注册

  • 用户: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 添加标签:

    (*添加多个标签用逗号隔开)

  • * 您要为您所发言论的后果负责,故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 * 以上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凤凰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