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述民政部官员说,在此次地震发生时,民政系统,包括中央直属库和省库,共有18万顶左右的救灾帐篷。
“去年一年,全国因为各种自然灾害倒塌房屋185万间,并且分布在不同的地区和时间,因此中央救灾储备足以应对。”高建国说:“但是这一次大地震,就倒塌了400万间房屋,中央救灾储备物资根本没有能力应对这么大的灾情。”
在成都,冯晓伟说,往年救灾,全年才用三四千顶帐篷。“成都大的灾害不多,但小灾不断。在其外围圈层,如大邑、浦江、金堂、邛崃,时时发生灾害,山体滑坡、冰雹、雪灾等灾难,平时的物资储备是能够满足救灾需求的,民政厅每年也不断进行物资补充,但这次地震显示,物资储备仍不能应对重大的突发灾难。”
“现在自然灾害频发,应该多做一些储备。”高建国说,由于储备不足,在汶川大地震中,中央救灾物资储备库并未充分展现其战略意义。
西部储备严重不足
除了数量不足,中央救灾物资储备代储点少、容量小、分布也不均衡。
目前的10个主要代储点,大部分分布在中国的东部和中部,整个西部,只有西安和成都两个代储点。
2003年2月23日,新疆伽师地震,民政部不得不紧急从遥远的武汉储备点调运救灾帐篷入疆,6000顶帐篷经过5000公里铁路跋涉后,2月28日才抵达灾区,此刻离灾情发生已经过去了5天。
这是中国救灾界的一个难题:按照民政部的要求,在灾害发生24个小时之后,灾民就应该得到救助,解决基本生活问题。由于水、食物易于在当地采购,一般可以达到这一目标,而帐篷,平均运到灾民手中的时间是4天。
为此,高建国曾经在以中科院院士局的名义为国家发改委作的规划中,建议将中央救灾物资储备代储点增加至十六七个,基本做到两个省可以共用一个。
而民政部提出了更加雄心勃勃的计划,2007年8月14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国家综合减灾“十一五”规划》提出,要建立21个中央级救灾物资储备库。
目前的难题在于,按照相关规定,救灾物资储备库应该由当地政府负责解决用地和建设资金问题。
一位知情人士告诉本报记者,1998年被首批确立为中央级救灾物资代储点的某地,就是因为当地民政部门将仓库用地另作他途,建起一座酒店,将酒店地下室用作仓库,而被中央政府取消了中央物资代储点的资格,并改由他替。
而在另外一个地震灾害频发的西部省份,当地民政厅在争取到仓库建设用地上,盖起了职工宿舍。
作者:
滕晓萌 叶建国 吴红缨
编辑:
唐毓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