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四代战机所用发动机研制以超常规速度推进
2009年01月20日 08:46中国航空报 】 【打印
相关标签: [发动机]


国产9500公斤推力轮风扇发动机

就在型号攻坚进行得如火如荼,型号研制捷报频传的时候,一场五十年难遇的凝冻灾害突袭而来,负责水电风气供给的动力分厂义不容辞地站到了抗凝第一线。限电期间,动力分厂与生产部门缜密部署,调整生产单位作息时间错峰排班;分厂技术人员时刻紧盯配电柜的红色警灯,在濒临拉闸停电的危急关头倒闸换电近20余次,化解了一次次停电危机。一级停电应急状态期间,红林“抗凝抢修先锋队”11名硬汉,攀电杆、除冰棱、打拉线时的坚定号子响彻在战备路的高山之间;阖家团聚的新春佳节,抢修先锋队巡查在生产现场每一个角落,修复、更换受损设备设施。

凝冻的警报尚未解除,电力尚未完全恢复正常,一场以“决战新型号、奉献为航空”的大会战又在红林公司军品机加、装配、热表处理等几个主要分厂拉开。主要承制型号机加工作的军品机加分厂自接过项目研制的接力棒后,工艺人员按照早已做好的分工,认真分析消化设计资料。在与时间的赛跑中,工艺室第一次同时编制五型产品工艺路线、第一次以平均每天五份的速度完成工艺规程编制、第一次在编制工艺时采用拉动式管理模式,在短短的19天时间里完成图纸编制97份。

随着一份份产品零组件图纸的完成,生产现场的加工全线铺开。负责关键件、长线件零件加工的班组24小时倒班,工艺室现场组、工艺编制组、夜班组分工协作,时时监控加工状态,适时采取平行加工、超越加工的方式一分一秒挤时间。

年终岁尾,一年没有回过家的单身职工都盼望着回家过个年,到父母跟前尽尽孝。可此时也正是项目攻坚的关键时刻,分厂许多员工看到生产任务那么忙都自觉放弃了探亲,回家过年的员工心系型号,假期还没结束便纷纷告别家人父母回到岗位。深知员工辛苦的分厂领导感动了,对长期加班加点抢干项目生产任务得不到休息的员工,分厂在项目零组件交付的当天就开始组织员工进行轮休。

在军品热表分厂,听到最多的词汇就是“节点”。在型号攻坚中,24小时随时待命的班组以确保型号研制节点为最终目标。新品研制零组件技术问题多,没有工装,有的还需要做试验,员工们却从未计较过有没有工时、零件是单件还是批量,只要是型号项目所需,任务来了大家立即就干。为确保信息得到及时有效地沟通,分厂各个班组坚持召开班前会,及时沟通生产中出现的各类技术问题,为表面处理班完成型号项目300项,真空热处理班完成协作任务40余项提供了有力的信息支持。

自从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朱静波的手中接过项目责任状的那一天,军品装配分厂上上下下都感到巨大的压力和责任,分厂领导多次召开动员会将压力转化为推动型号研制的不竭动力。在军品装配分厂,参研小组从装试、工艺、生产计划、生产准备都有专人负责。分厂要求参研人员24小时全天候命,对项目中的生产技术质量问题,15分钟之内随叫随到随处理。凝冻灾害过后,面对日益临近的交付节点,分厂员工从春节过后就没有休息过一个星期天。分厂领导、调度、工艺人员24小时值班,在力保完成型号项目的同时,抽调岗位技术骨干兼顾批生产任务。与此同时,动控所、军品机加分厂、军品热表分厂、设备分厂等单位的人员在型号冲刺的时刻高效默契配合,共同创造了红林的新速度,确保了项目研制工作决战决胜!

重点型号研制工作的全线告捷离不开型号质量的“守护神”——驻厂军代表。在重点型号研制攻关的220个日夜,军代室深入生产现场进行技术指导,打开了一个个阻碍型号研制的关键性技术障碍在型号研制超常规、快速推进的“724”工作日里,军代室严格把好质量关,确保了台台产品实物质量的稳定可靠。“牢记使命尽职责、创新求精干事业”,军厂双方密切配合共同筑起了型号保障的坚实长城。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