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资讯 > 大陆 > 正文 |
|
辽宁:沈北新区由“省级”升为“国家级”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王红茹2006年12月,辽宁省经请示国家发改委同意,批准沈北新区为辽宁省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目前,把这一头衔由“省级”升格为“国家级”的报告也已经送达国家有关部门。几个月来,沈阳市委常委、沈北新区区委书记王世伟成了“空中飞人”,他奔波在沈阳、香港、上海、深圳等各大城市之间,四块沈北新区的区域位置宣传板也跟着他随机辗转各地。
《中国经济周刊》:沈北新区作为辽宁省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半年来,取得了哪些成效?
王世伟:取得的主要成效有:首先是建立了经济区体制。打破行政区划,建立六大经济区,设立经济区管委会,协调管理经济区内部事务,按照新区总体规划实现区域经济发展的统一规划、统一开发、统一建设、统一管理,逐步探索出了一套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模式;
其次是建立和完善了监督服务体制。如建立了两个综合服务中心,健全“三局一办”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实现对项目和企业的全程跟踪服务,对招商部门和职能部门的有力效能监督和科学绩效考评等;
第三,建立和完善了城市化体制。以“乡镇变街道、村屯变社区、农民变市民、农村变城市”为主要内容,高标准规划实施,实现乡镇向街道质的转变、实现村屯的城市社区建制的改造、实现农民向市民的全面过渡、实现农村向城市的快速发展,同时认真解决好社会转型中社会保障、就业等的各种社会问题,使城市建设、社会建设和新农村建设有机统一、协调发展;
同时,新区还在土地使用和管理体制、外贸体制、科技体制、投融资体制、市场体系建设等方面进行了先行先试,为推进沈北新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注入了动力。
《中国经济周刊》:沈北新区申请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目的是什么?
王世伟:沈北新区推进综合配套改革的目的非常明确,就是要落实中央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决策,按照“用新体制、新机制、新方式走出一条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新路子”的要求,通过改革创新,实现沈北新区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为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起示范和带动作用。应该说,沈北新区申请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意义重大。
《中国经济周刊》:沈北新区申请新特区的优势有哪些?
王世伟:首先,沈北新区已经具备雄厚的经济基础和产业优势。我们已集中培育发展了以玉米深加工为主的农产品深加工产业、以光电信息为主的高科技产业和以物流商贸、金融保险、文化传媒、休闲旅游、生态居住等为主的现代服务业三大主导产业,并围绕主导产业和开发开放平台狠抓项目引进,各主导产业和产业园区已经初具规模,发展势头强劲;
其次,沈北新区已经具备完善的城市功能和社会事业体系。除近300平方公里的蒲河新城和600多平方公里的新城子现代副城外,辉山科学城、虎石台职教城、道义大学城和新城子副城四大城市组团也在发展中;
第三,沈北新区已经取得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的成功经验。新区组建以来,全面总结和推广辉山高新区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的成功做法,逐步深化新区的改革创新,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编辑:
周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