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徐娟:我们知青的历史要靠自己来书写
2009年09月07日 14:33凤凰网 】 【打印共有评论0

享受回忆!(八)锻炼

东梁的山青青,梁上的庄稼绿油油。这是我们曾经撒下汗水的土地,也是养育了我们的沃园。

来到田间,捧起一把土,抚摩着茁壮长起来的玉米叶,我们问自己:当年觉得苦吗?现在感觉幸福吗?

我们望着远处的山梁和片片梯田,顿时想起往事。

初春的活是打坷垃和往地里拉肥料。在晋中地区,村里嫁了人的女子一般就不再到田间劳动了。所以,我们女生就会被安排在妇女队长壮凤手下和一群姑娘孩子去地里打坷垃。壮凤小我们4岁,上过学,算是村里的"知识分子",说话办事都稳重,我们很愿意跟着她。说实话,打坷垃这活儿我爱干,就是拿着坷垃锤,大家站一排,见大土块儿就打呗!我们女生在一起有说有笑就把指派的任务完成了。

我最头疼的活儿当数锄苗子,那日子真是十分难熬。但是,当年还不能说累叫苦,因为,我们是到农村锻炼的,是向贫下中农学习的,比的是谁能吃大苦耐大劳,这是时代的"符号"。

给玉米苗除草是拿长把锄头,掌握了技巧后只是感觉腰累一些而已,而除苗子是整个身心都累。我们城里人的蹲功都不成,而锄苗子就靠这蹲,每人3或4列苗垅,拿着小小锄头边锄去杂草边整理谷苗均匀地排列,同时还要蹲着前行。前一两天还跟着人家快手,有精神拼一拼,到了第3天或第4天,就干脆想跪在地上锄啦,干到傍晚甚至想躺在地里"匍匐"前进。我属于眼快手快但干活儿比较粗糙的人,常常有队长在地里检查时,跟在后面"修理"我的"作品",我也不大理会,照样早上干活儿该快就快,晌午该跪就跪,下午熬不住了就躺下了!

每年6月份除完苗子,遇到下雨天不出工,我们都会高兴地大睡一天,那是最高级的享受!

梁上那些坡坡路,男生们最熟悉。男人就是"田"里的劳动"力",学中文的外国人都明白这个"男"字的含义。男同学跟着老乡担粪上梁一走就是4里地出去了。时隔这么多年,谈起这个"给大地喂粮食"的活儿,我们的男生队友都还捂着肩膀在说:"不容易!不容易!"。担粪和挑水不一样,走在那样的崎岖小路上,只觉得肩上的担子越来越重,两条腿越来越沉;虽然肩上垫着厚厚的垫肩,两三天下来,肩还是红肿起来,晚上睡觉都疼痛难忍。粪水溅到身上、汗水滴到地上都算不了什么,那时的知青,想法很简单:这是党和贫下中农对我们的考验!

我们热爱这片土地,它教会了我们忍耐和坚强,以及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力量!它为我们今天每个人的成功奠基了一种精神,我把它称为:坚韧和信心!

享受回忆!(九)实践

"农村是一个广阔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这是六十年代的人如此熟悉的领袖教导。在农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那几年,我们在公社办过反映知青生活的油印"小报",我们和大队合作创种过试验田,我们运用"赤脚医生"的方式,为身体欠佳家的老乡问暖送过药。

这次返乡时,我们在当地得知这样一条消息:毕业于太原理工大学阳泉学院社科系法学专业的大学生村官-樊文华,带领南蒋村的乡亲们合理利用现有本地资源,开发建设了小杂粮生产基地,注册了盂县"忠华小杂粮加工专业合作社"进入"小杂粮"市场,使东梁乡精致的杂粮开始在市场上销售。现在,祖祖辈辈种植小杂粮的东梁人终于有了自己的"小杂粮"品牌。我们十分佩服这位当代的村官,感谢他为东梁乡带来了活力!他实施了知青一代人长久的愿望!

如今,改革开放使我们的思维和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奔小康使农民有了更长远的追求。

盂县是一个资源大县,它的东南部紧邻阳泉市,那里有煤、有铁、有矿,储量分别达37亿和10亿吨以上,是"新晋商"的聚集地;所以,盂县东部就比较发达。而东梁乡位于盂县西部地区,相对来讲还是以种粮为生,靠天吃饭,乡亲们还长行在致富的路上。记得我们当年在这里生活,做饭取煤都是大队去县里统一拉回村再分到各户,盂县西部地区没有"诞生"煤老板的条件。

刘德跃县长在与我们交流的座谈会上谈到:为了使全县农民都富裕起来,考虑到各个乡的情况,近年来,县里建议推广种万寿菊花、饲养獭兔和肉牛,以改变大面积种植玉米的传统观念。刘县长举例说:种植玉米每亩收入是2000元人民币,而饲养肉牛每头收入是9000元。在大田里,我们看到了可入药材的片片万寿菊花,真希望乡里、村里能从长计议,发展一批养牛大户,以带动养牛业的发展,使东梁乡人民真正成为养牛的受益人。虽然有些乡亲们表示对家禽类引入饲养的投资是贵了些,但毕竟这是发展的方向。

当年我们希望做的事情,现在的青年人立志完成了。我们赞同这位村官的话:不论什么时候,办法总比困难多。

东梁思变,前景无限!

享受回忆!(十)友情

岁月如海,生活如船。

我们的多位队友在共同劳动和生活中相互了解,结成了夫妇并共同抚育着后代-"80前和后"。这一次,他们牵手参加返乡活动,将40年的爱情经历再一次铭刻在记忆之中。他们是:陈瑞平和孙宗英,张克昕和李素云,胡乃囧和楼道华,刘亦华和龚晓峰,童之伟和卢民娟,李成梁和蔡红,楼翰天和李巾,陈雨泉和苑翘。我们真诚地祝福他们!

在东梁的岁月,我们度过了人生无忧的青春时光,那是播种年轻人友谊和情感之地,也是多少年以后我们微笑着说出的那个令人动心的词语-蒙胧"初恋"之乡。

我和我现在的男生老友-也是当年的"男朋友",就是在这里互帮互助、互学互勉,在交流中互相感染,建立了友情。至今,虽然我们都各自组成了家庭,但那份纯洁珍贵的友情仍然保留在我们内心深处。

我们是完全接受了中国传统道德教育的一代人,生活和感情是以"革命情操"为主,我们不知道未来有什么样的前景和前途。每天在生产队除了劳动就是吃饭时见面,或相视点头打招呼,或微笑表示友好。在环境封闭、油灯为伴、没有方便的通信设置的日子里,日复一日的寂寞使我们逐渐产生了孤独的感觉,想北京,想父母,想吃肉,想电影…;想和女伴聊,也想和男生聊,想一起结伴出去走一走,也想有一位异性伙伴互相能照应。渐渐地,我和男生老友单独碰到的时候,就会谈起很多有趣的事,比如:什么时候能到唯一的饭馆女会计那里买到熟肉,晚上大队开会的时候谁经常打瞌睡,地里的活儿谁干的最好,村子里哪个女孩子长的好看…。往往是几句话的交流,就象烛光一样温暖着我们的心灵。

享受回忆!(十一)日子

我们在东梁村里"合伙"过日子,女生总觉得应该帮助男生做点儿什么。男生们也很主动,轮到每位女生做饭时,水缸总是会被挑满;我知道,这一定是"男生老友"关照的,真心的感谢他;但是,那时"谢谢"出口的频率并不多,我就想得为他做点儿什么。遗憾的是,我在生活自立上的动手能力实在太差,不但做饭无方,而且针线缝补也欠缺。我记得,女生们找了个机会给男生们拆洗被子后,缝合时我又插不上手,心里一直愧疚得不得了。

小的时候我最爱看小人书,这致使我一直把"小朋友"、"中国少年报"、"儿童文学"视为心爱;上初中的时候就看起了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牛芒》、《高玉宝》。我发现,和男生老友在这方面很能谈得来,有时甚至还想是否能模仿"半夜鸡叫"在村里玩儿一把。我们在一起练习过写钢笔字,学做小诗,至今我还保留着稿卷,它们见证了那个时代青年人的思想水准:

革命熔炉铸贞谊,

同志之心手足意,

雄关漫道峥嵘际,

奋努力,

长谊深情发一地;

天涯海角互永励,

谛心结意为民极,

越山穿海入云气,

红日下,

拭日舒视展赤旗。

我羡慕他是一位有才华的人,他夸奖我聪明伶俐,我的心里很是得意。

几年后,在社会影响和家庭的帮助下,我们分别到了部队和工厂,接触了社会,结识了更多的朋友,也选择了生活伴侣。多年来,我们保持着联系,虽然没有那样"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信誓旦旦,没有卿卿我我的情态,我们依然用心沟通;虽然我们分别走入了仕途圈和学术界,但我们唯有不忘的是:没有虚荣浮躁、没有权钱利益渗入我们纯洁的友情之中,这是很值得言颂的。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徐娟   编辑: 刘延清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