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郭绍珍:惊回首1963(中)
2009年06月11日 12:03凤凰网 】 【打印0位网友发表评论

七、           车排子的由来

我们拾棉花的劳三队,属于车排子一场。车排子一共有四个农场,每个团场都有十几万亩地,二、三万人口,它们分别是车一场(后改为126团)、车二场(127团)、二十团(123团)、车四场(128团)。其中,二十团在奎屯河下游,开发得最早。使我料想不到的是,我与车排子结下了15年的情缘。

1969年是我的灾年,3月26日,我和黄龙宝结婚。9月初,我从农七师勘察设计大队,黄龙宝从农师师机关,一起下放到车排子四场(128团)。

10年后,我在团机关基建科当参谋,主管全团的基本建设:修路,造房,筑渠,架桥等。有一天,我在办公室里绘制建筑图纸,门被悄悄推开,李生隆营长满面春风地进来了,热情地与我打招呼:“郭参谋,你好!”

我放下铅笔,赶紧起身,十分恭敬地说:“李营长,你请坐。”

“你在《新疆日报》上写的文章我看了,写得好!”他夸奖道。

我的脸红了,不好意思地说:“实在不敢当!只是从小喜欢写写弄弄,在你面前献丑了!”

“哪里的话?我喜欢你们上海来的年轻人,聪明,能干,个个是化学脑袋。”说罢,他摸了一下胡子,“我有一件事,想求你帮忙!”

李营长是个瘦高个子的甘肃人,平时见人客客气气,听他说这个话,我不安地说:“我能帮你什么忙呢?你是营长,我是参谋,俗话说,参谋不带长,放屁都不响。”

他哈哈大笑,指着我的鼻子说:“你真风趣!好!做人就是要乐观!不过,这件事,我想了很久,非你莫属!”

“什么事?”我推开图板,索性拉开阵势,与李营长好好谈谈。

李营长想了想,语气沉稳地说:“郭参谋,我老了,说不定哪天阎王爷要我去报到!我要告诉你车排子开发的事情,我不讲,没有人知道。想借你手里的笔,把它记下来,留给后人。”

我肃然起敬。一位老人对我寄予厚望,是对我的信任和看重,我没有理由拒绝!后来,由李生隆口述,郭绍珍记录、整理的一篇《车排子开发记》,刊登在农七师宣传部出版的,修扬先生主编的《奎屯文艺》上。简述如下:

1949年9月25日,陶峙岳将军率领驻新疆的国民党部队起义,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改编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北野战军二十二兵团九军,农七师的前身二十五师,驻扎在迪化(现乌鲁木齐市)老满城(现新疆农学阮)一带。1950年春节,这支部队开拔到玛纳斯河流域,与农八师并肩战斗。农七师的司令部设在小拐(后成为136团)。几年后,拓荒者们把能开发的土地都利用了,两个师挤在玛河流域已经捉襟见肘。作为农七师政委的史骥,把目光投向玛河以西的广广袤土地。当时,农七师与乌苏县有很多的交往。

有一天,史骥对李生隆讲:“你到乌苏县去,看看能不能得到他们的帮助。”

“是!”

李生隆背着水壶和干粮,骑马从小拐出发,向西面的乌苏县城而去。天苍苍,地茫茫,无穷无尽的戈壁滩上,到处是黄沙,沙包,红柳、梭梭。人迹稀少,黄羊出没,一派塞处风光。好在南面有天山冰峰,像灯塔一样,不会使他迷失方向。他风餐露宿,走了一天一夜,来到一个水草丰美的地方,真像是走进了世外桃源,一条小河潺潺流过,河水清澈见底,鱼儿悠闲地觅食,见了人也不躲藏。茂密的绿树,层层叠叠。水边垂柳幢幢,如美丽的少女在顾影自赏。风景如画,不由使他手舞足蹈。他在河边坐下来,拿出干粮,边吃边看。他发现身边有只破旧的大车架子,一半在水中,一半在岸上。他自言自语地说:“这地方常有人来,这不是一只车排子吗?”

当时,他不知道,这条河就是奎屯河的下游;这块地方就是乌苏县哈萨克族牧民的冬窝子。

几天后,他回到小拐农场,向史骥汇报了他的所见所闻。

史骥不无担心地问:“你看到的这块地方,能不能放下一个农场?”

李生隆想了想说:“我看,放四、五个农场都可以。”

“有这么大?”史骥饶有兴趣地说。

“我敢保证,那地方足够大,而且地势平坦,水源丰富,是一块风水宝地。”

“哪,那地方叫什么名字?”

这下子把李生隆问住了,真的,他没有问过这地方叫什么名字,因为那地方空无一人,就是想问,问谁去?他灵机一动,说:“我认识那个地方,风景很好,河边上有一只车排子。”

“车排子?”史骥自言自语地说,“那个地方就叫车排子吧!”

第二天,分秒必争的史骥,带领有关人员,骑马去踏勘。果然像李生隆所说,车排子是个好地方,地域广阔,地势平坦,很适合机械化生产。他哼起了山西小调,一个完整的开发计划,开始在他胸中酝酿。

1956年春,寒风料峭,大地封冰,农七师司令部从小拐农场迁到奎屯。同时吹响了开发奎屯和车排子农场的号角,二十团第一个建成。

从此,中国地图上有了“车排子”这个地名。

兵团建设初期,农场的规划都有苏联专家指导,渠道,条田,道路,林带,居民点的安放,都有科学依据。苏联的国营农场,是我们的榜样。苏联专家对农业生产也作了指导。他们断言,北纬45度以北,不可能种植棉花,因为无霜期太短。车排子当然不可能生产棉花。可是,兵团人不相信权威,偏偏在这块地方种出了棉花。进入21世纪,每年来新疆拾棉花的“口里”农民,多达100万!讲起拾棉花,我们干部学校的同学都不会陌生,1963年我们就在车排子拾过棉花了!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0位网友发表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作者: 郭绍珍   编辑: 刘延清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