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中长期经济目标实现的因素
韩国中长期经济发展战略的实现,依赖于以下几方面因素:
(一)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
韩国的经济增长基本上是一种外延型的增长。这种增长模式在进入20世纪90年代之后遇到了严峻的挑战。愈来愈多的发展中国家跟随东亚新兴工业化经济体采取出口导向型发展战略,生产并大量出口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的产品,结果造成国际市场同类产品竞争日趋激烈,利润空间不断缩小,使得依赖此类产品出口的韩国外贸部门出现逆差。1998年,韩国贸易账户赤字接近700亿美元。从这个角度看,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具有一定的必然性。金融危机巨大的破坏性表明,韩国等东亚经济体目前到了经济转型的关键时刻。
表2 韩国的投资与储蓄率(单位:%)
年份\ |
投资率 |
储蓄率 | |||
总投资率 |
总固定投资率 |
总储蓄率 |
私人储蓄率 |
政府储蓄率 | |
1970 |
17.0 |
25.0 |
17.8 |
11.1 |
6.7 |
1980 |
23.6 |
32.6 |
24.4 |
18.1 |
5.2 |
1990 |
36.8 |
37.2 |
37.5 |
29.2 |
8.3 |
2000 |
28.3 |
28.5 |
32.4 |
19.3 |
13.0 |
2002 |
26.1 |
26.8 |
29.2 |
16.5 |
12.7 |
资料来源:韩国银行。
(二)韩国企业与产业发展模式的转变
韩国企业与产业的发展模式曾经是其国际竞争力的来源。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韩国经济逐渐偏向赶超战略,热衷于扶植大企业去发展资本密集程度超过其要素秉赋结构的产业,全力推进以大企业为中心的经济增长,并引导银行信贷高度集中于这些政府扶持的企业,对企业拔苗助长,从而形成韩国经济发展的鲜明特征。韩国财阀的作用至少可以归结为三点:第一,财阀是韩国经济实现高速增长的火车头。韩国经济的起飞归功于财阀的崛起。第二,财阀是韩国经济参与国际竞争的主力军。在韩国外向型经济的发展中,财阀由组建出口导向企业,到组建综合贸易商社,再到发展跨国公司,对亚太地区乃至全球经济产生重要影响。第三,财阀是韩国经济转型和升级的助推器,促进了韩国经济技术的高级化和现代化。
政府扶持财团给韩国带来了繁荣,但也逐渐暴露出严重缺陷。以大企业为核心的经济具有政经结合的特点,结果政企不分造成官商勾结和社会腐败。而且这些大企业往往家企不分,造成人治结构和封闭体系。由于容易获得政府的金融和财政支持,大企业也经常盲目扩张,造成效率低下和调整困难,同时高额负债增加了经营风险和金融风险。1997年发生金融危机时,30个大财团中竟有十几个财团应声而倒,其他财团也不同程度地陷入经济困难,导致成百上千个依附其生存的中小企业随即关门歇业。此外,韩国企业在技术发展方面仍主要靠学习和模仿的方式追赶发达国家,独立的技术开发和创新能力较为欠缺。韩国大企业效率低下、反应迟缓的问题在创新领域表现得更加充分。从国际竞争力来看,韩国在1997年排名第21位,1998年排名第19位,2000年排名第28位,2001年排名第23位,2002年排名第21位,一直在20名左右徘徊。这与韩国2010年之前实现前四位工业大国的目标还有很大差距。
改变财团经济的特征,需要做出巨大的努力。卢武铉上台之初,曾下定决心改革大财团,但随后却认识到不仅不宜改革,而且还应更多地发挥其作用。财团经济的转变需要很多条件,如打破政企之间的深入联系,改革企业治理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进行专业化经营,集中发展优势产业,提高创新水平等,这些都需要一个相当长的过程才有可能达到,仅仅五到十年也是不可能实现的。
(三)东北亚中心地位的形成
韩国过去由于要集中资源实行赶超策略,采取了封闭市场、较少依赖外国直接投资的发展战略,但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逐步放松了政府管制。亚洲金融危机之后,韩国进一步加快了开放的步伐。对于一个对外贸易依赖度高、人口和地域都有限的国家而言,实行贸易投资自由化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多个模型预测结果均显示,如果中日韩之间建立自由贸易区,韩国将是受益最大的国家。但是,要在中日韩的合作中成为中心并不容易。所谓中心是指具有强大的经济影响力,能够在区域发展中起到带动和推动作用的国家。其中市场吸纳能力的强弱是关键因素。但根据最近几年的情况来看,韩国市场一直处于波动与萎靡之中。每个家庭平均3000多万韩元的债务,近年逐渐下降的私人储蓄率等因素都表明韩国市场的吸纳能力受到了经济不景气的很大影响。如果这种情况很快改变,而中国与日本又都以韩国市场为导向,则韩国区域经济中心的地位就有望确立。但这绝非一朝一夕之功,特别是在中国经济增长迅速,市场逐渐扩大的现实之下。更何况,中日韩自由贸易区是否能在五至十年的时间内建成本身还是一个问题。
成为东北亚的金融中心同样需要首先确立韩国在地区金融领域的核心和领导地位。这对于自身金融体系制度并不完善的韩国而言,的确是一个大的挑战。韩国目前提出首先利用地理位置的优势成为东北亚物流中心,达到新加坡的水平,然后再向东北亚的经济中心过渡,实现战略调整。对三个大国而言,谁成为领导这种安排发展方向的中心是当前的敏感议题。韩国力争,日本不会示弱,而中国近年来强劲的经济发展势头和对日韩经济的贡献又使人对中国的作用有了种种猜想。在夹杂了历史问题后,前景就愈加变得不清晰。同时,朝鲜半岛的局势目前仍不明朗,这就使韩国成为东北亚中心的预期不仅面临相当大的风险,而且也受制于太多的不利因素。
(四)国际经济环境影响因素
第一,国际经濟在未来五至十年的走势。这一走势决定了韩国的外部市场情况,包括出口、进口及贸易条件等。
韩国的主要进出口市场是美国、日本、中国、欧盟等。
从经济增长的角度来看,如果保持目前的增长趋势,中国在未来五至十年中经济仍可能保持将近两位数的增长率。随着2005年许多产业的过渡期将至,中国的进口在目前基础上仍会大幅度增加。可以预期的是,中国从韩国的进口也会继续增长。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作者:
柴瑜
编辑:
蔡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