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光帝是有见识而缺乏刚毅性格的君主
2009年10月24日 20:54凤凰网历史综合 】 【打印共有评论0

6.获取知识,了解民情

在召见当中,道咸二帝会因着被召见人的经历、知识询问想知道的各种事情,有不懂得的也不隐讳,照问求知。这是私下会见,不是坐朝,不必显出天纵圣聪、无所不知的样子,所以交谈中,无论是职官制度,人丁钱粮,交通道路,水利水患,收成口粮,民风民情和民众运动,少数民族,以及历史往事,皇帝表现出兴趣,臣下就尽心回答。下面逐项交待张集馨、段光清的有关记录。

(1)职官制度。官制中的重要内容,皇帝当然知晓,特别是道光帝中年继位,坐朝时间又长,知道得更多,但有些规则还是不了解的。道光二十六年(1846)召见陕西粮道张集馨,问:“粮道自然管粮,不知管地方否?”回奏:“西、乾、鄜三属地方,归粮道统辖。”又问“那个乾字?”,回答”乾坤之乾”(注:张集馨:《道咸宦海见闻录》.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77页。)。于是道光帝获知粮道不仅管收钱粮,还兼管地方,陕西有个乾州。地方官聘请幕宾,是清代职官制度的一种补充。张集馨将赴福建布政使任,咸丰帝问他,你上任是带幕友去,还是到任再聘请;又问你过去在各省请几个幕友,他们每人每年要给多少束修?(注:张集馨:《道咸宦海见闻录》.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267页。)

(2)人丁钱粮。人丁掌握,钱粮征收,是政府的命脉之所在,为皇帝高度关注。道光帝问张集馨四川库存有多少,每年田赋是否够本省支销?(注:张集馨:《道咸宦海见闻录》.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19页。)咸丰九年(1859),咸丰帝询问式地对张集馨说:“各直省地丁,自然以贵州为最少。”张集馨回奏甘肃亦不多,咸丰帝遂连续问及甘肃、四川、河南、山东、福建的地丁钱粮,以及四川为什么赋税比其他省轻?张集馨一一作出解说(注:张集馨:《道咸宦海见闻录》.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263页。)。

(3)道路交通。道、咸二帝不像他们的祖先康、雍、乾三帝巡幸的地方多,地理知识多来自书本和臣下口述,因而常在召见中问及有关事情。咸丰帝因张集馨将赴福建之任,遂在九年五月召见中详细询问去福建的路程及交通情形,兹将张集馨的记录抄录于次:

上曰:“自京至福建省有多少路?”对曰:“七十余站。”上曰:“仙霞岭一日过得去否?”对曰:“可以过去。”上曰:“汝今年能到任否?”对曰:“臣亦想赶于年底接印,恐长途风水阻滞,不能刻期。”上曰:“到福建有水路通否?”对曰:“自京至王家营系旱道,自清江雇船至杭州换船至衢州起岸,便是旱路。”上曰:“必要走苏杭?”对曰:“是,此系驿路大道”。(注:张集馨:《道咸宦海见闻录》.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266页。)

从交谈中可知,咸丰帝地理知识不少,仙霞岭之外,王家营、清江、衢州等地应是知道的,否则会提出来的;不过他由此得知到福建的具体走法,以及必经苏杭的原因,也可能消除他一种误解:以为走苏杭是为游逛。

(4)水利水患。道光帝于十五年(1835)五月召见张集馨的这一天,正好见到河道总督关于南河水涨的报告,心中不悦,说“黄水陡长丈余,岂不可虑?”张集馨回奏,夏天涨水不足忧虑,因此时天亢,随涨随消,可忧的是秋汛,涨水不能消退。接着又奏称,河道总督奏报是怕万一出事,好以早经奏闻推卸责任,而他下面的人故意将水情说得严重,以便兴办河工,从中渔利。道光帝边听边点头,表示明白了个中缘由(注:张集馨:《道咸宦海见闻录》.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21页。)。

(5)收成口粮。就在上述讲水患的那天,道光帝问到张集馨故里扬州所生产的粮食够不够本地食用?为什么要仰赖四川、湖广粮食?(注:张集馨:《道咸宦海见闻录》.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21页。)二十九年(1849)十一月川臬张集馨奉召由成都到京,道光帝问他沿途年景如何?回答:“各省皆收成丰稔,且已早得大雪,麦苗滋润,来年可庆有秋”。又问成都米粮够不够民间食用(注:张集馨:《道咸宦海见闻录》.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17页。)。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冯尔康   编辑: 蔡信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