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1年底,王维舟回国后,同吴玉章等人在北京组织"赤心社",宣传马列主义和"十月革命",唤起工农群众为争取解放而斗争。为了帮助苏俄解决困难,他在北京发起"俄灾赈济会",开展赈灾援俄活动。
后来,王维舟南下寻找党组织。不料,金笠同志已惨遭敌人暗杀,此时与党组织失去联系。
1923年春,王维舟回到故乡清溪场,为传播马列主义理论,唤醒大巴山民众,创办了宣汉县最早的女校之一--新群女子高等小学校。他聘请进步青年知识分子尹素筠、洪登月和覃光明等为教师,还亲自创作了《新群女校校歌》、《女子解放歌》等通俗易懂、富有战斗激情的歌曲。
宏文校最早是王维舟的胞兄王佐卿于清光绪三十年创办的。由于军阀连年混战,人民生活困苦,宏文校衰败不堪,学生愈来愈少。王维舟决定将自己创办的新群女校与宏文校合并,振兴宏文校。
王维舟毁家疏财,带头募捐,发动族人和乡亲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经过一年的努力,一幢仿苏俄建筑的"工"字形教学楼在乡亲们的期待和惊喜中竣工了。这幢"工"字形教学楼寓含着宏文校"面向工农、兴学育才"的办学宗旨。教学楼的每块砖都刻有"宏文校"三个字,铭记着宏文校培育革命人才的历史重任。
1925年初,王维舟正式接任宏文校校长。先后聘请中共党员周伯仕,进步青年知识分子宋更新、冉雨生、冉海舫等到校任教,招有学生400多人。他一面整顿校风校纪,大力改革讲经读经、注入式教学等陈腐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一面开设新学科,编选新教材,使宏文校以教学质量誉满全县。宏文校还被宣汉县知事公署授予"全县模范高小"的称号。
王维舟把革命思想寓于各种教学活动之中,并向群众宣传介绍马列主义。影响所及,使黄金祥柏小学、老君万古楼小学、王家灵鹫高小、双河棫朴小学、大成双庙小学办成了宣传革命思想的阵地,宣中、南坝精中、城关完小、南坝完小等校都延揽进步教师或共产党员授课,宣传进步思想。
王维舟回乡传播马克思主义,革命真理已为多数进步青年教师接受。1923年秋,王维舟邀集中共地下党员周伯仕、冉雨生、冉海舫、宋更新以及进步青年雷玉书、冉南轩、黄中夏等十余人,在宏文校内木鱼山栎树林深处召开秘密会议。会上成立了川东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清溪场共产主义小组。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使一大批忧国忧民的进步师生和青年农民从此踏上了革命的征途,为培养革命骨干力量、建立川东游击军作好了思想准备和组织准备。
以王维舟为首的共产主义小组成员,为宣传、教育师生和群众,在校内开办图书室,在清溪场五贤祠办起"群化书报社",大量购进《晨报》、《新青年》、《觉醒》、《创造》等进步书刊和李大钊、鲁迅等人的著作百余种。他们还举办"读书会",广泛介绍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新文化运动。
为了教育和启发农民的思想觉悟,在王维舟的倡导和主持下,共产主义小组在清溪场吴家祠办起了第一所"贫民夜校"。仅一年时间,清溪及附近的三河、南坝等几个场镇办起贫民夜校20余所,学员增至200余人。在夜校,共产主义小组成员讲解"穷人为什么受穷"、"团结就是力量"等革命道理,使广大群众明白只有团结起来同军阀和豪绅作斗争才有出头之日。群众发动起来了,抗租抗粮运动日益高涨。他们还结合大巴山人民的生活实际,自编《取棉袄》、《同唱克敌之歌》等歌颂劳动人民反对军阀的革命歌谣。
蓬勃发展的革命活动使反动统治者惊恐万状。川东军阀刘存厚密令驻宣汉的第二师师长魏帮文缉拿王维舟。在师生和群众的掩护下,王维舟、周伯仕机警地离开学校,前往开江县,继续撒播革命火种。王维舟离校后,宏文校的工作由冉雨生等主持。
1927年1月,王维舟与周伯仕等奔赴革命中心武汉。5月,王维舟由朝鲜共产党转入中国共产党。
在武汉工作期间,王维舟参加了毛泽东主持的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聆听了毛泽东讲授的《农民问题》、《农村教育》和《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以及彭湃等同志的讲课。通过学习,王维舟深深懂得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状况;农民问题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中心问题,是实现无产阶级领导权的根本保证;必须依靠农民群众,充分发动农民起来进行斗争,才能取得民主革命的彻底胜利;农民也只有在无产阶级领导下才能得到解放等理论。
作者:
蔡小心
编辑:
刘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