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学校使用过的摇铃
温瀛士的弟弟温瀛举(后称“温朋久”)、弟媳刘绛雯都曾出任普育小学的校董。刘绛雯还担任过天津城内普育女子中学校长,温瀛举后来是新中国外交部的初创者之一。
温瀛士的长子、温家宝的父亲温刚出生于1916年,1942年3月毕业于国立北京师范大学,先后在宜兴埠公立第二小学、私立士范小学、市立二中、私立育青中学、私立普育女中、含光女中任教。1952年2月后在天津市女四中、三十二中、九十六中任教。
温瀛士的长子媳、温家宝的母亲杨秀安生于1921年,曾用名杨志云。1928年入宜兴埠民立第五小学,1930年转入私立普育女子小学,后来在私立士范小学、天津市城厢区补习学校、广播自学分校、南开区东门里小学任教。
此外,温瀛士的长女温克勤、二女儿温克俭、三女儿温克让、六女儿温克良、八女儿温克庄都是以教育为职业。
温瀛士的次子温强1960年8月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并留校任教。翌年1月,到广西壮族自治区工作,1984年5月任自治区档案局副局长,1992年9月任局长。2008年8月退休。现为广西大学兼职教授,广西民族大学兼职教授、硕士生导师。
2008年12月29日,回到父亲创办、自己幼年也曾就读的学校,温强很激动,他一边看陈列,一边回忆往昔的时光。他沿着新校园走着,本欲离开,又返回,再走一遍。
1946年,温瀛士受聘来到乡贤温世霖在天津城内创办的普育女子学校任小学部主任。长子温刚同往,在中学部教授语文、历史、地理。温家宝一家后居住在距普育女校小学部不远的南开区西门内达摩庵前胡同。
去年9月28日,温家宝总理到天津南开区欣苑社区考察,遇到曾居住在达摩庵胡同的居民,问及“普育学校”。足见,“普育学校”在总理的心目中感情很深。
2006年7月,温家宝总理在中南海召开座谈会,听取教育专家的意见,他向专家们保证,“我能做到四条:第一,我有使命感,在我这一任政府要把教育摆在重要位置。第二,我对教育有热情。这种热情不仅基于我对它的认识,而且基于我一种特殊的情感。我的父亲母亲都做教师,几乎一家人都是教师。所以我说我有热情。第三,我有意志。我们问题存在很多,但是我们能够克服困难,把中国的教育一步一步地推向前进。第四,我对我们的教育家充满信任。”
2004年9月5日,温家宝看望北京第二实验小学退休教师霍懋征时说,“我对教师很有感情,我的爷爷、父亲、母亲都是教师。”他回忆说:“那时家里很小,夜里我睡醒了还看到他们在备课,我很敬重教师这个职业。”
新普育学校按照天津市恢复建设一批历史名校的规划,于2007年11月开工,在宜兴埠第二小学原址恢复重建,为九年一贯制学校,总建筑面积3.92万平方米,是一所教育教学设施先进、具有历史文化特色、校园功能臻于完善的新型学校。
新校及校史展也向宜兴埠的乡亲开放,温家在当地口碑甚好。“温瀛士一家最了不起的,是教人们读书,增长智慧,去除愚昧!”宜兴埠人、小学曾受教于温刚先生的老新闻工作者王慰增说。
相关阅读:
作者:
陈杰
编辑:
梁昌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