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起义全记录:张国焘赶来阻止起义
2007年08月02日 10:00 】 【打印共有评论0
相关标签: [南昌起义] [张国焘]

8月3日,起义部队南下,保存了人民军队的火种

起义胜利。第一次真正掌握了武装力量的中国共产党人面临三种选择:

就地不动——以南昌为中心,形成与汪精卫的武汉政府、蒋介石的南京政府鼎足而立的态势;

上山——到江西、湖南的广大山区建立根据地;

下海——南下广东,夺取出海口,争取共产国际的支援,准备将来再次北伐;

缺乏指挥革命战争实践经验的指挥者们,做出了“下海”这一事后看来最为不利的选择。

8月3日至6日,起义军先后撤离南昌南下。9月下旬,在广东省潮州、汕头及汤坑等地与敌激战,遭到失败。

在南下不利的情势下,贺龙宣誓加入中国共产党。

也有人选择了放弃。由于部队中的各级党组织不健全,部队南下几天后,就有人开了小差。

起义部队一部在潮州、汕头等地战败后,参加了海陆丰地区的革命斗争。周恩来等领导人取道香港,辗转抵达上海。

另一部与殿后的朱德部队会合。此时的起义军,军容不整,人心动摇。

危急关头,朱德与从武汉追来参加起义部队的陈毅站了出来:强化党的领导,重新整编部队……1928年4月,这支先后转战闽南、赣南、粤北、湘南等地的红色队伍到达井冈山,与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胜利会师。

从此,“朱毛”就成了一个令对手心惊的最佳组合。

尾声——

1933年7月11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批准了把南昌起义之日作为中国工农红军建军纪念日的建议。从此,“八一”成为人民军队的建军节。

在1955年授衔的十大元帅中,有7位直接或间接参加了南昌起义。他们是,朱德、刘伯承、贺龙、陈毅、聂荣臻、叶剑英,林彪。十位大将中,有4位参加了南昌起义。他们是:粟裕、陈赓、张云逸、许光达。

80年过去,尽管我们在全国反复寻访,可以确认的南昌起义健在者仅剩3位。他们是:100岁的肖克,起义时的连指导员,现居北京;104岁的夏征农,起义时的农运工作者,现居上海;99岁的彭猗兰(女),起义军的财务人员,现居北京。

<< 上一页123456下一页 >>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