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兰芳、周信芳的《四郎探母》
链接:
周信芳
1895年—1975年,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名士楚,艺名麒麟童。原籍浙江慈溪,生于江苏清江浦(今淮阴市)。父周慰堂、母许桂仙均为春仙班演员。
他6岁随父旅居杭州,从陈长兴练功学戏。7岁登台演《铁莲花》中的定生,艺名“七龄童”,1906年后,随王鸿寿赴汉口演出。1907年在上海,改用“麒麟童”并一直沿用此名。1908年到北京入喜连成科班,与梅兰芳、林树森、高百岁同台。1912年返沪,在新舞台等剧场与谭鑫培、李吉瑞、金秀山、冯子和等人同台,颇受熏陶,演技渐趋成熟。1915年至1926年间,先后在上海丹桂第一台、更新舞台、大新舞台、天蟾舞台演出,排演了连台本戏《汉刘邦》、《天雨花》、《封神榜》等。在此期间两度赴北京、天津演出,将《鸿门宴》、《鹿台恨》、《反五关》等戏介绍给北方观众,人称“麒派”。
马连良
1901年—1966年,字温如。回族。北京人。8岁入喜连成(后改富连成社)科班。先从茹莱卿学武小生,后从叶春善、蔡荣桂、萧长华学老生,一年以后即登台演出。17岁,学艺十年期满出科,应邀去福州担任主演。18岁北返,声誉鹊起。21岁时初演于上海,标以谭派须生。当时变声尚未恢复,嗓音较低,但已赞声四起,灌制唱片数张,风行各地。辞出富连成社搭班演出期间,为追摹谭派艺术,时常登门求教于王瑶卿。
艰辛的广征博采与不断的舞台实践,使他的表演艺术不断精进,他24岁演出《打登州》、《白蟒台》等戏,发出创新光彩被观众誉为独树一帜。25岁开始整理改编、演出传统剧目。1927年26岁时挑班演出,名挂头牌。1930年组成扶风社。翌年与周信芳同台演于天津,技艺精湛,各具风采,被誉为“南麒北马”。
抗战胜利后,在北平多次参加义演。1952年8月建立“马连良京剧团”。1955年,马连良京剧团与谭富英、裘盛戎之北京市京剧二团合成北京京剧团,马连良任团长,次年底,张君秋领衔之北京市京剧三团并入。此后,该团与中国京剧院合作排演《赤壁之战》,与谭富英、张君秋、裘盛戎等人合演《秦香莲》、《赵氏孤儿》、《青霞丹雪》、《官渡之战》、《海瑞罢官》、《状元媒》。
“文革”初,马连良遭受迫害,于1966年12月16日逝世。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相关新闻
编辑:
hun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