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焦裕禄之女忆父亲:曾连续50多天坚守工厂睡长凳


来源:中国新闻网

1958年,试制2.5米双筒提升机的任务落在一金工车间。“父亲当时是车间主任,在他看来,他们要生产的,不仅是新中国第一台先进的提升机,更是亿万中国人的勇气和志气。”焦守云说,“接到任务后,父亲便日夜坚守在车间,吃住都在厂里,连续50多天没回家。晚上累了,就在长条板凳上一趟,盖上棉衣眯一觉。”

核心提示:1958年,试制2.5米双筒提升机的任务落在一金工车间。“父亲当时是车间主任,在他看来,他们要生产的,不仅是新中国第一台先进的提升机,更是亿万中国人的勇气和志气。”焦守云说,“接到任务后,父亲便日夜坚守在车间,吃住都在厂里,连续50多天没回家。晚上累了,就在长条板凳上一趟,盖上棉衣眯一觉。”

焦裕禄 资料图

本文摘自:中新网,作者:卢冠琼,原题为:《焦裕禄之女忆父亲:累了睡长凳线绳缠身减病痛》

“……依然月明如昔,思君夜夜,肝胆长如洗。路漫漫其修远矣,两袖清风来去。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遂了平生意。绿我涓滴,会它千顷澄碧。”1990年夏夜,时任中共福州市委书记的习近平在读完文章《人民呼唤焦裕禄》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思绪如潮,随即挥毫写下了这首《念奴娇·追思焦裕禄》。简单、朴实的言语,给予了焦裕禄高度的赞誉。

“焦裕禄”,作为兰考县的好书记为人们所熟知。一位普通但不平凡的人民公仆,用自己的实际行动,铸就亲民爱民、艰苦奋斗、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焦裕禄精神,为全国人民世代传颂。“焦裕禄”,五十多年来,已经成为优秀县委书记的代名词。

然而,“一个英雄人物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在担任县委书记之前,有着不同角色与担当的焦裕禄,又是怎样的一个人?

近日,微电影《焦裕禄在洛矿》在京首映,中国青年网记者对焦裕禄的二女儿焦守云进行了专访,探悉担任县委书记前的焦裕禄,了解他短暂但光辉的一生中,那些鲜为人知的故事。

“这个年轻人,有使不完的劲儿”

“父亲与洛阳有着不解之缘。1953年6月,他来到洛阳工作,先后担任洛阳矿山机器厂(现中信重工)筹建处秘书组副组长、车间主任、生产调度科长等职,直到1962年6月调离。”回顾焦裕禄的生平,焦守云告诉记者,从1946年参加工作到1964年因病去世,父亲为党和人民工作的18年中,有9年是在洛阳度过的。

2014年3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兰考,缅怀焦裕禄精神。“当我向总书记汇报,为了拍摄纪录片《永远的焦裕禄》,我和剧组的同志们又一起走了一遍父亲走过的路时,他连问了两遍,‘那你们去洛矿了吗?’”焦守云说,“可见,在总书记的心中,洛矿对于父亲的一生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影响。用习主席的话说,即‘焦裕禄精神形成在洛矿,弘扬在兰考。’”

“快给我分配活儿吧!我的身子骨可硬实了,经得起摔打!”1953年,初到洛矿的焦裕禄斗志昂扬。一办完报到手续,他便迫不及待地找活儿干。时隔多年,厂里的老人们回想起初来乍到的焦裕禄,记忆依旧清晰,“这个年轻人身上,好像永远有使不完的劲儿。”

在洛矿的日子,焦裕禄白天奔波在工地最艰苦的地方,抢着干脏活儿、重活儿,晚上带头睡在露天野地,把有限的工棚让给了工友;为了攻克技术难关,他连续工作50多天没有回家,饿了就是一个馒头一碗水,累了就在车间的长板凳上躺一会儿;他带领工友用3个月时间试制成功的2.5米双筒提升机,填补了当时我国矿山机械制造领域的一项空白;在繁重的工作压力下,焦裕禄被查出患有严重的肝病,但为了不耽误工作,他用线绳缠住腰和胸部以减轻病痛;即使在医院治疗期间,还通过各种方式关心指导生产……

[责任编辑:刘涛]

标签:焦裕禄 长凳 坚守

人参与 评论

凤凰历史官方微信

0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