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中国农民的上下两难,进退维谷
2009年12月31日 11:03南方农民报 】 【打印共有评论0

回家

12月15日早晨,广东省阳山县下了一场小雨,气温随之骤降,北距县城33公里的黄坌镇上,更加显得冷清。欧志坚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仍然抵挡不住严寒的侵袭,他搬出久违的火盆,在摩托车维修店里,一边烤火一边等待客人的来临。然而,整整一天,无人前来修摩托。

如此的百无聊赖,一如当年他在顺德勒流镇,坐在摩托车维修店里静静地等待。让他感到失落的是,围坐在火盆旁的,本来应该有他的妻子,一位1987年出生的、还带着孩子气的广西女孩。

2000年,实在读不进书的欧志坚放弃了初二的学业,选择外出闯荡。没有身份证、身材矮小的他,被无数工厂拒绝。整整六年,奔走在顺德、广州等珠三角城市,他都无法找到一份安定的工作,日常家用,还需要父母倒贴。经过数不清的挪腾,2006年,他终于在顺德勒流镇立住了脚,在一个同学开的摩托车维修店里,帮忙进行摩托车维修,月薪逐渐从最早的350块涨到了1500块。

也正是在勒流镇期间,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朋友的聚会上,碰上了后来的老婆、如今的前妻——一个广西女孩。两情相悦的激情并不能抵挡金融危机的魔手,从2007年底开始,欧志坚便明显感到同学店里的生意变得难做。勒流镇的外来人口慢慢退潮,摩托车辆也以看不见的速度消失,随之而来的是维修店生意的清淡。同学脸上还挂着坚强的微笑,欧志坚却看出他发工资时的瑟缩。不想连累他人的小欧,终于在次年的年中,返回阔别已久的家中。回家之后的许久,他才知道自己不经意间,成了所谓“金融危机”的牺牲品。他不知道,在全国,仅2008年年末,像他这样因受金融风暴影响返乡的农民工人数,便有1500万。

离婚

广西女孩展现了对爱情的坚贞,她的脚步与欧志坚一起,踏上了黄坌镇的土地。两人火速结婚,他们爱情的结晶——一个女孩也很快成为家庭的一员,女儿的出生让欧志坚感到肩上的责任更重。

一回到家,他便在镇中心的公路旁租了一间铺面,开了一个摩托车维修店。阳山这个山区不如顺德,摩托车并不多,而且小小的镇区还挤了6家摩托车店。激烈的竞争使得摩托车主成为每家维修店的座上高宾,而这些贵客对年纪轻轻的欧志坚并不放心。欧志坚长期在外,在当地的人脉也不广。因此,这片小店一直在亏损。

这些欧志坚都可以忍受,但妻子日复一日的抱怨,却使他如坐针毡。广西女孩很不习惯这里的风俗和伙食,免不了说几句闲言碎语。女儿出生之后,陡然增加的费用让全家喘不过气来。奶粉钱、预防针钱……所有这些都要从这间摩托车维修店挤出,欧志坚感到力不从心。比他更年轻的妻子于是整日絮叨,指责欧志坚没有给她和女儿带来好生活。

欧志坚显然还没有适应“父亲”这一角色,重视友情的他,总是会呼朋唤友,一起打牌或者吃饭聊天。这时,落寞的妻子一手抱着女儿,一手便指着欧志坚发牢骚:不知道挣钱,只懂得花钱……

对于妻子的唠叨,欧志坚只能避而远之,他甚至怕看见她的身影。但日常的接触总是不可避免,于是,争吵便成为家常便饭。三番五次之下,同床异梦的年轻夫妻都已忍无可忍。他们于2009年5月来到了黄坌镇黄坌村委会和镇计生办,办理了离婚手续。妻子孑然一身,远赴广州。

“这倒也好。”望着村委会盖的红章,欧志坚宽慰自己,离婚等于解放了手脚,他可以大干一场了,埋藏心中的创业梦想,猛然胎动。

创业

今年6月,初中同学马天然的返乡,最终使得创业图纸付诸实践。马天然在顺德北滘镇的美的空调厂当流水线工人,坚强的美的也未能顶住金融危机的波及,从今年3月份开始,它的海外订单大幅减少,马天然的月工资也从2008年的2200元一路降低到离开前的1300元。马天然干脆选择回家,与欧志坚一起创业:在阳山县城开一间摩托车维修兼洗车店。

激情燃烧的两个80后男生,不到一个月便选定了店址、做好了工商登记、搞好了装修,他们把店取名为“顺得”——一取“顺利得到”的意思,二示他们不忘在“顺德”打工的经历。7月13日,开业前一天,他们摆了三桌酒,邀请同学朋友前来捧场,那天,欧志坚喝了很多酒,说了很多话。在酒精的刺激下,他仿佛看到一条锦绣大道在眼前华丽地铺开……

然而,这条大道很快被冰冷的现实扭曲成一条死胡同。欧志坚去阳山县工商局登记注册,试图在营业范围写上洗车业务,工商局不批,说办理洗车业务需要去环保局拿到环保证;而欧志坚来到阳山县环保局,工作人员告诉他:你的店铺太小,设备不达标,肯定办不了证。欧志坚们租了两个铺面开店,原计划一个做维修、一个做洗车,这样一来,一间店铺便处于闲置状态。店铺的总租金是每个月900块,这等于每个月浪费了450元。

开业不几日,欧志坚便发现,店铺所在的光明路,其实并不算繁华路段,除了开业当天靠着响彻天的鞭炮吸引了一些顾客之外,剩下的日子,基本上是门可罗雀。再后来,门口的路段居然连续几个月站着交警,他们在此地查处违规车辆——如此,还有谁敢来“顺得”店里修车?

欧志坚慌了,他想出了一个办法:自己开摩托车跟着那些摩托仔去拉客,跟他们混熟之后,摩托仔便会将摩托放在自家店里修了。可是这个办法不凑效,摩托仔抱怨“顺得”太远了,车坏了运过去还要花一笔路费。

随着时间的一天天流逝,欧志坚和马天然都沉不住气了,抽屉里的钞票一天天减少。有时,拉开一看,连买菜的钱都没有了。马天然打工9年,只存下一万多块钱,全部投入在开业上,现在已经拿不出更多的资金,而欧志坚囊中更加羞涩。

贷款?这是个好主意。从各大银行溜了一圈回来,欧志坚断了这个念头:农行要抵押,农信社要担保,邮政储蓄利息太高。他们又想起报纸上刊登的内容:广东省出台了扶持返乡农民工创业的办法,其中就有创业贷款,于是他们去劳动局咨询,却换来一句话:没有听说这回事。事实上,广东省确实在今年2月份出台了《关于鼓励创业带动就业的意见》,其中有“要鼓励农民自主创业”、“将小额担保贷款的额度提高到5万元”等条文。然而,小额担保贷款设立之初,却是给予下岗失业工人的一项优惠,在许多地方,并没有及时调整扶持对象,这导致一方面,大量农民工返乡创业需要贷款,而另一方面,担保基金却一直闲置不用。

欧志坚自然不明白政策背后的江湖。努力一次次碰壁,希望一点点熄灭,他和马天然从彼此的眼中读出了“放弃”。10月26日,将店铺转租后,欧志坚将所有的设备搬回了黄坌镇,垂头丧气地回到了原地。

后悔

当初摆酒席放鞭炮,现在卷铺盖回老家,从“天上”到“地下”,中间只隔了四个月。欧志坚感觉,回到黄坌镇之后,身边的人总免不了用一种揶揄的眼光打量自己。“我根本就是一个失败者。”欧志坚不由得嘲笑自己,“我就是一团烂泥,扶不上墙。”

在顺德的时候,欧志坚总会抽点时间去唱卡拉OK,他喜欢吼出去的感觉,他也总会抓住机会去酒吧里面喝酒、跳舞,而这一切,对黄坌镇的人们来说都显得陌生。欧志坚还是无法适应乡镇的生活,他更不知道,未来的道路在哪里。

而他的创业伙伴马天然,在阳山县尝试了一天服务员和三天制鞋工人的角色后,花光了身上所有的积蓄,也感到眼前一片迷茫。

12月15日,晚上九点,黄坌镇已经沉浸在一片黑暗当中,家家户户都闭门入睡。吃着夜宵,喝着白酒,欧志坚后悔自己婚姻太草率、创业太匆忙,末了,他又忍不住抱怨社会。“我努力了,可是为什么总是得不到回报?”扬一扬手,他与南方农村报记者道别,裹着层层的暮气,融入黄坌镇的夜色之中。

党国英:回乡创业注定艰辛

□党国英(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读了南方农村报记者王宏旺的报道,深有感触。他讲了一个广东阳山青年农民欧阳坚外出打工以及返乡创业的故事。对这个故事发表评论,抒发一通同情心是没有用的。我们需要对返乡创业这样一个大的就业选择方向提出一种看法。

什么是返乡创业?我看它有两个特定内涵:一是曾经外出的农民工回到自己的农村家乡重新选择就业机会,特别是选择非农就业机会;二是农民工在外面积累了一定的资本,回到家乡作为投资者进行创业活动。更广义地说,农民工回到农村发展规模化农业,也是返乡创业。

如果这样定义返乡创业,那么,从中国大的经济结构调整趋势看,返乡创业之路并不是越走越宽广。

城市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农业人口要减少,农村居民会不断地走向城市,其中绝大部分要在城市做劳工,而不是企业主。按照过去发展趋势的推测,我国在未来30年左右的时期里,城市人口每年会增加1600万左右,而农村人口会减少1200万左右。人口少了,市场规模也会相应缩小,挣钱的机会就显得比城市少。在未来,一些村庄会在地图上被抹掉,一些乡镇驻地也会衰败,甚至一些县城经济也会凋零。

虽然不能说返乡创业之路越走越宽广,但总还是有发展机会的,只不过这条道路充满艰辛。像阳山这样的山区县,全国有很多。这类县大体可以发展这样几类产业,一是山区特种农业,如林果业、药材种植等;二是旅游业;三是大城市近郊山区可发展房地产业;四是有矿产资源的地方可发展采掘业。后三种产业都需要大量投资,回乡农民工大多只能做工人。而旅游业和房地产业暂时还不会有大的发展,以后究竟发展到什么水平要看当地中心城市的经济能扩张到什么程度。即使这些产业有所发展,也通常不能解决当地全部就业问题,大量劳动力还是要转移到中心城市去。

在这样一个背景之下,像欧阳坚这样一个初中肄业的劳动者,职业选择的空间其实不大,找一个企业做工人是可能性最大的出路。

从我近几年的农村调查看,山区特种农业往往能带来比较高的收入。大量山区农民出走以后,山区的资源相对多了,只要勤快一点,一年辛苦劳作,一个家庭有三、五万元的收入还是可能的。这样的收入水平往往比平原地区的农民还要高一些。近几年,山区交通条件变好了,商人进了山区,山区农民在产品销售方面不用再投入很多时间,可以经营较大规模的林果业或其他栽培业,收入会比较可观。山区农产品贩运也是一个好的职业选择,可以从小本经营开始,慢慢向大的方向发展。

也许欧阳坚这样的农民投身山区特种农业或山区农产品贩运更实际一些。当然,80后的年轻人往往缺乏山区农业的相关知识,在城里学到的技能到了农村用不上,但这不是太难的问题。农业进入的门槛在目前还比较低,现在从头学习也不迟。以后进一步发展以后,农业的技术门槛也会提高,那时再学习就有点晚了。

总的来看,已经进城的农民工要返乡创业,必须冷静思考后再做决定。如果一定要返乡,就要准备吃苦。回家办个小作坊,两三年就破产,也是稀松平常的事情。有个数据表明,美国的个体经营者的平均经营寿命仅仅3年。中国处在经济转型时期,眼下的个体经济发展比美国还可能要好些,以后只能越来越难。市场经济就是这样,能在竞争中出人头地的是少数,多数人会跌得鼻青脸肿,落的两手空空。

<< 上一页123456下一页 >>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编辑: 李志题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