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2月10日凌晨,江苏响水“化工厂爆炸谣言事件”引发万人逃亡,狼奔豚突中4人死亡,无数人受伤,有人将其称为“现实版2012”。2月12日,当地政府刑事拘留了刘洪昌,他被指控在响水事件中涉嫌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至今仍在羁押中。

在类似的由谣言引发的公共事件中,似乎总是用抓人来解决问题。但抓了人之后,此类事件仍然层出不穷。抓人真的能解决问题吗?为什么有人认为抓人可以解决问题?对待谣言,怎么做才是有效的?[详细][网友评论][微博热议]

治理谣言 抓人是没用的

抓了一个造谣者,还有别的造谣者

关于刘洪昌是否造谣还存在争议,但在历次类似事件中,最终的解决都以抓人结束。比如09年发生的河南省杞县因辐射源泄漏传言而引发的社会恐慌事件,随着5名“别有用心”的造谣者的被抓获,事件告一段落。但是谣言的喷发,就像洪水一样,造谣者只是一个缺口,抓了一个还会有另外一个,只要滚滚水流还在那里,抓一个造谣者是没用的。[详细]

肥沃的谣言土壤总能生长出新的谣言

 在这次的响水事件中,有记者曾问:如果谣言再来一次,还会出现万人大逃亡吗?不少村民回答说,“还得跑,我们宁愿相信这是真的,保命要紧”。任何一种谣言,虽然从本质上说它是虚假的,但之所以能得以传播,并有人相信,因为其中有可信的成分。在虚假的谣言背后,是实实在在的生长谣言的土壤。这种土壤不除,谣言只怕难以杜绝。在响水事件中,直到现在,那一气味究竟来自何处,有没有化工厂发生泄露,政府都没有向群众说清楚。[详细]

没有可信的辟谣者,谣言只会愈演愈烈

在很多谣言事件中,政府是最主要的辟谣者。但正如芝加哥大学教授赵鼎新所说,“一旦发生了突发性事件,如果媒体不报道,人们就听取网络上的传言;如果媒体报道与网络上的传言有偏差,人们相信的是网络上的传言;如果媒体报道与网络传言形成了一致,那么人们就会认为媒体只不过在大众的压力下才不得不报道了事件真相的沧海一粟。”有时,政府的习惯性辟谣,因为缺乏技术含量,从而造成群众“宁信谣言不信政府”的事情发生。[详细]

 

调查

1.治理谣言,你认为抓人有用吗?
没用,抓人只治标不治本
有用,再也没人敢随便造谣了
不仅没用,而且后果严重,让人不敢说话
2.你觉得为什么总是抓人了事?
抓人成本低,简单省事
抓人效果好,立竿见影
习惯性用“堵”解决问题
3.治理谣言,你认为最需要做的是什么?
解决引发恐慌的根源问题
增加政府公信力
发展理性的社会性组织
 
  • 2月10日凌晨,江苏响水,十几万人扶老携幼大逃亡。

为什么到最后总以抓人了事?

抓人成本低,简单省事

在公权力面前,普通人处于绝对的弱势地位。当一件事发生时,没有比去抓一个普通人最简单的解决办法了。因此,响水县的处理办法是找到第一个打电话的人,抓了找个人,事情便算“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2009年发生的河南杞县利民辐照厂事件中,发帖的张某成了替罪的羔羊。在当下中国言论空间逾趋逼仄、公权力肆意挥霍的情况下,落实现有法律已属困难,借鉴法治国家关于言论自由的规制经验则属痴心妄想,类似的抓人仍然层出不穷。也许有一天,你我可能就是下一个涉嫌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的张某。[详细]

抓人效果好,立竿见影

抓了一个造谣者,最直接的后果就是:怕。其他人不再敢随便说话了。说到底,这仍是“使民战栗”的执法逻辑。对于一方政府而言,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解决问题,并在接下来一段时间内不再出现类似问题,这就是成功的。在短期内,这可能的确效果很好。并且,现在的行政体系决定了官员并不需要考虑太长远,目前不出现问题就可以。去做更多,反而是为下一任做嫁衣,没人愿意做这种事。

习惯性用“堵”来解决问题

芝加哥大学教授赵鼎新认为,“近年来,中国政府在现行体制的框架下为维稳做了很大努力。当前的吏治不可谓不严,但在老百姓眼里,当官的似乎都与贪官污吏脱不了干系。中国近年来也开放了主流媒体对灾害和公共事件的报道,但这并没有显著降低谣言在这些事件中的作用。总体上说,中国现在正处于这么一个阶段,即,政府几乎采取了体制范围内可采取的一切措施,并在维稳上投入了大量资源,但公共事件仍然时有发生;尚缺乏将目前发生的公共事件纳入体制轨道的努力。这才是症结所在。”[详细]

  • 09年,河南杞县发生辐射泄漏传言,民众拖家带口去躲避。

  • 中国政府在现行体制下为维稳做了很大努力,但公共事件仍然频发。

什么才有用?

破除谣言生长的土壤,公开信息消除恐慌

信谣源自恐慌,恐慌源自无知,无知源自不公开。所以德国诗人席勒才会告诫世人:若要谣言无处藏身,就应让真相大白于天下,也即我们所说的谣言止于智者、止于真相。谣言的出现,从侧面反映出信息公开的不畅通。用及时、充分的信息公开保障人们的知情权,是遏制谣言的一剂良药。关于信息不公开的最典型案例便是2003年的非典。由于真相被隐瞒,造成了大范围的社会恐慌,各种谣言满天飞,板蓝根卖成天价。[详细]

增加政府公信力,多点信任少点习惯性辟谣

谣言事件,对政府的公信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个政府不可指望通过临场发挥收获信任,信任必以日常行为的积累为基础。除此之外,不少社会事件还让我们看到政府在信息传播面前所处的尴尬位置,这种尴尬有的并不是一种客观形成,而是由于政府主观造成,是政府自身存在的问题。政府要增加自己辟谣的可信度,不要再习惯性辟谣,一件事情出来了首先是否定,而要更有技术含量,需要给出足够的证据来。[详细]

发展理性的社会性组织,出事不能只靠政府

芝加哥大学教授赵鼎新在谈到国内的公共事件时说,“国内的志愿性社会组织发育不良,公共事件大体都是自发产生的,而不是有组织的,再加上一些地方政府和媒体公信力的下降,就使得谣言在公共事件的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我们可以说,决定中国公共事件发展的关键是感性而不是理性因素。理性的社会组织力量的薄弱容易使社会矛盾朝着负面的方向发展。前几年发生的瓮安和石首事件就是典型例子。”

美国的芝加哥学派提倡“小政府、大社会”,国内学者熊培云也有类似表述,即“重新发现社会”。在发生公共事件时,理性的社会性组织能将其拉入良性轨道。[详细]

  • 2003年发生的非典事件,让中国政府开始意识到信息公开的重要性。

  • 乐清事件是对政府公信力的巨大考验。

结束语Conclusion

很难想象,在一个开放、理性、健全的社会中会出现一个电话引发的万人逃亡景象。更难想象的是,在抓了那个打电话的之后,谣言便能从此销声匿迹。

凤凰网评论频道出品 | 编辑:纪云
凤凰网原创专题,欢迎转载,但需注明出处。

往期回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