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中评第412期
1、
当初看书的时候,曾看到一句话:他们利用我们社会对自由的保护,获得了思想的主流地位。接下来他们就开始钳制自由。
当时只是觉得这个说法真的很好玩,但是,这个世界上真的就会发生这样的事情,比如在美国发生的那起关于“歧视者被歧视”的争论:
在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下属的哈斯汀法学院里,一个名为基督教法律社团的学生团体希望那些与他们抱有同样信念的人做为他们的领导——当然,同性恋者显然不是和他们志同道合之士,于是被排除在外。学院以此认为这个原则违反了该院关于禁止学生团体基于性倾向等原因对他人加以歧视的规则,于是决定取消对该团体的补贴和活动支持。
于是在我这个旁观者看来,事情变的有趣起来:这个团体认为,学院为了防止对同性恋群体的歧视,结果事实上造成了对自己宗教自由的歧视。而他们担心,如果允许自己反对的信仰的坚持者进入团体并担当领导角色,那么就无法阻止其团体被那些对其原则抱有敌意的人所掌控了。于是,他们就此上诉到了法院。
我对这件事情的了解其实只限于《经济学人》中文网翻译的那篇名为《权利冲突之时》的报道。案件目前仍旧争论不休。但是我想这个事情很好的证明了这个世界的复杂性,这个世界上并非如我们常见的那样非黑即白,歧视和被歧视之间的界限并非如我们所认为的那样明显
之前远文在评中评里曾一再说过的一句话“这个世界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对于阻止我们轻易下判断,是多么的必要。
2、
我曾说过,我总想和地铁门口的那些司机聊一聊,想知道他们背后有什么故事。有一天,我和一个摩的司机真的聊了起来。
那天因为最后一班地铁已经过去,她也不太着急了,开的很慢。我也不着急,就开始和她聊天。她告诉她每天早晨基本上六点左右就出来了,赶最早的那几班地铁,在小区门口等着。直到上午十点左右,搭车的人少了,才能回去吃点饭,休息会儿。下午四点多又出来,准备等着下班的人群,一直到晚上十二点多最后一班地铁过去后,才回家。“回去吃点东西,洗洗涮涮的,到能睡觉的时候也得一点多了。”
她说她每天这么干下来,能挣到一百多块钱。但是这一百多也不是那么好挣的。还得提防交警和城管的检查。被抓住的话,光罚钱就得罚一千多。她说许多城管为了能抓住他们,甚至都会假装坐车,钓鱼——钓鱼这个词,确实是她说的。
他们确实是这个社会里的底层民众,每天在这个城市里提心吊胆的生活。我们聊的并不深入,我实在拿不准如果聊的太深入的话,是否会对他的隐私和自尊造成侵害。但是我相信,每一个底层百姓的背后,都会有一个会令许多网友感到唏嘘的故事。
但是,同样是这样的群体。他们和他们的摩的,在下班的高峰,你也会看到那些摩的司机们,毫无规则的堵在路上,不但机动车行进困难,行人都得处处提防他们不遵守红绿灯,四下冲突的摩托车。坐公交车的时候,我经常听到乘客们对那些摩的司机的咒骂。我相信,这些乘客并非凶恶之人,我也相信,许多摩的司机也都是良善之辈。可是,为何他们却相互抱怨、咒骂?换个场景,那些公交车的乘客,没准曾经为金蛋的父亲,那个叫程传六的摩的司机生过不少恻隐之心呢。
3、
昨天,持刀杀死8名小学生的郑民生被执行了死刑。犹记得惨案发生时,网友在后台的评论,以及一个小学生写给郑民生的信。它们都指向了一个态度:要杀就去杀贪官。
我们曾经为此做了一期自由谈,我们觉得用仇恨传递仇恨,只不过是加大了这个社会的仇恨。用对指向不明的“贪官”的仇视,来替代对我们自身问题的反思,只会造成更大的悲剧。无论如何渲染,无论针对的目标是谁,仇恨终究是仇恨,伤害也终究是伤害。
不要以为情绪化的发泄并没有什么害处。虽然我不相信“善恶有报”的宿命论,但是对于这个社会系统而言,它的复杂远非我们所能了解。我相信,我们任何的行为都会对这个社会发生一个作用力,而这个作用力产生的后果,可能在很久之后才会出现。只不过有时候,我们已经忘记了我们之前曾经的所言所行。
但是,这一次悲剧却来得这么快和突然。当那些“杀贪官”的声音还犹言在耳,郑民生昨天上午刚刚被执行死刑,下午就发生了同类的恶性事件。在广州,一个被官方声称患有精神衰弱的男子,在学校里砍伤了16个师生。而今天上午,江苏的一个幼儿园,又发生了同类事件。
马九器在昨天的惨案发生后说:屡受伤害的孩子们,请原谅我们。可是,我们又该如何做才能让孩子们原谅?“人文学家更告诉我们,没有人可以离群索居,所有人都是一体的,一个人对社会的报复,往往有着更多人的推波助澜。”他说这句话,并非是为作恶者开拓,而是在反思,我们也并非无辜。
看看最新这起惨案的后台评论,叫嚣“杀贪官”、“杀警察”者仍然存在。真是令人悲伤。
不要总认为,这个社会的问题只是那些贪官才造成了。也不要觉得,把那些所谓的贪官杀掉了,这个社会都会变好。这个社会并非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即使发生在他人身上的丑恶,也并非与我们无关。
或许,开篇提到那句话,也可以演绎成:我们利用一起又一起的惨案,来渲染对贪官的仇恨,我们以为这是对贪官的恐吓。结果社会戾气严重,仇恨泛滥,接下来受伤的却只有我们自己。
凤凰网评论编辑:张恒
上期评中评:是不是“狗咬狗”的斗争不是重点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作者:
张恒
编辑:
张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