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中评第270期
你是否愿意把孩子送去私塾?
刚才把这个问题抛给了本网历史频道的主编,他的回答是:不愿意——不过他的理由是现在的私塾水平太低,如果老师是余英时,估计他就愿意了。此人的孩子才几个月,就常常抱一本《古文观止》读给孩子听。他固然对私塾不满,但对学校教育更为不满,只是我不知道他这么自己操刀上阵能维持多久?
而我自己是愿意的,在下的学术功底实在太差,就不敢太挑剔了。对于私塾,历史频道的同事担心的是水平,我担心的是有无,毕竟,只有多起来才能谈得上质量。现在私塾太少(我家附近找不到),而且远景并不乐观,岂不见成都的全日制私塾恐怕也办不下去了——成都市教育局表示,此私塾违反了义务教育法,涉嫌违规办学。
撇开教育部门不谈,让我忍不住发笑的是,“一些学校校长和老师认为,这类私塾封闭在家庭环境之中,学不到许多爱国主义的教育内容,也不能保证学生军训等活动,更重要的事,许多需要孩子在学校里养成的自立以及与人相处等能力都将缺失,这对孩子的成长极为不利。”说句大不韪的话:我并不认为目前学校的爱国主义教育是必要的、有用的;至于军训,不参加也罢(俺当年交了军训费,学校根本没让俺去,也好);还有自立,现在的学校能培养孩子自立吗?最后说与人相处,我敢说所有的学校教育比不上一本《论语》。
再次假设自己是古人,前天是中国最伟大的教育家孔子的诞辰日,华商报早早10天前就发了一篇评论《学习孔子的办学独立》:“孔子不需要向鲁公、向周王提出办学申请,至于是办“小学”还是办“大学”,也由他们师生自行决定。学校开办之后,一切教学、研究、写作、实习、学生就业等事务,完全由孔子与学生们自行决定。”本月18日的评中评中提到了钱穆在香港创办新亚书院,那时候有谁来管呢?没有。条件比成都这家私塾还差,不过是在一所中学租了两间教室而已。
可是对于成都这家私塾,“市教育局表示强烈反对。”我能说什么呢?我只能庆幸教育局没在两千年前的鲁国和1949年的香港。当然,成都市教育局只是依法办事而已,这就涉及到目前的《义务教育法》是否合适了。王传涛在潇湘晨报的评论中就提到,日本同样实行义务教育体制,可私塾却在日本如火如荼。就义务教育的成绩和经验而言,相信没有几个国家能与日本相提并论。这当然包括日益成熟的私塾教育模式。资料显示,在1985年,日本私塾就已经达到了3万5千所,这个数字完全超过了正规小学2万5千所的数量。面对此情此景,“查封”私塾的教育机构们是感觉“成绩斐然”呢,还是无地自容呢?徐琼写了一篇《被非法的生活 被迷乱的人情》,说的是拼车,换成私塾也是一样。
自己干不好,还不让别人干,这样的霸道逻辑当下随处可见。又想起笑蜀那句:“就我个人而言,我对自己的指标其实很低,这辈子就这样了,无所谓了。最大的甚至可以说是惟一的心愿,就是孩子不要付出我们曾经付出的代价,那玻璃外的阳光世界,孩子能有机会零距离接触。现在却猛然发现,我们不仅无力拯救自己,我们甚至无力拯救自己的孩子。”
简单回顾一下人类教育方式的变迁,一开始只有家庭教育(看动物世界就知道);然后,我们有了私塾(有教育专长的人教育更多的人);再后来,有了公学(规模更大,费用更低)。而我们面临的现实是:公学已经完全失败,大学如此,遑论小学、中学;私塾又不合法,数量当然就很少;那么我们可以怎么选择?难道要退回到最原始的方式,自己亲自上阵?
凤凰网评论编辑:彭远文
ps:补充一下,刚刚看了网友回复,我想这里有个误解,以为私塾就是读读古文,实际上当然不是这样的,而是全面发展,俺也不至于如此食古不化。
附注:您可能注意到了,近来凤凰网评论发生了些变故,要从凤凰网首页和资讯频道首页进入评论频道没以前那么方便了,推荐的文章也和以前有所不同,请见谅。诸位喜欢评论频道的读者可以把凤凰网评论加入收藏夹,这样就方便一些了,谢谢您的支持。凤凰网评论首页>>>
上期评中评:悲观一点看G20替代G8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作者:
彭远文
编辑:
彭远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