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门搜索词:
东莞暑期工生态调查
2007年08月22日 11:34新世纪周刊投票数: 顶一下  【

-本刊记者/刘炎迅(发自广东东莞)

“没有庞大的暑期工市场,东莞至少有一半企业工厂开不了工”

梁晓雯离世的前一天,7月26日凌晨1点左右,16岁的河源少年小伟(化名)永远地失去了右手的中指和无名指。他也是一名暑期工,出事时,他正在东莞市谢岗镇斗星电子厂操作一台注塑机。

在东莞,未成年的学生暑期工已经形成一个庞大的群落,活跃于各家工厂车间。他们怀着锻炼自己或者赚生活费的目的离家进厂,往往遭遇劳动强度过大、不签劳动合同、被中介公司欺骗等等棘手的问题。

8月9日,东莞市劳动部门在一次检查中发现,全市共有34家企业共招用学生暑期工2402人,16家企业招用未满16周岁的童工38人。

暑期工存在的同时是东莞GDP的增长,2007年,东莞GDP增长率预期目标确定为15%,这相对2006年19%的GDP增速,放缓了4%的要求,但仍远远高出全国平均水平。

数量庞大的暑期工为这座经济高速增长的城市做出了特殊贡献。

“不只我一家”

“现在我们厂里没有一个未成年的暑期工,全清退回家了,但是你到工业园里的其他工厂看看,哪一个没有大批暑期工!”普笙集团有限公司的行政课长廖献文8月13日说。

廖所言非虚。此前的6月13日,东莞市成立了联合调查组,对东莞利奇文教用品有限公司涉嫌雇佣童工生产奥运纪念品一事展开调查。

8月13日,东莞市企石镇江边村。东莞利奇文教用品有限公司内,工人们正在秩序井然地忙碌着。该工厂对面是东莞市利特文具有限公司。

2006年7月,作为一家台商独资企业,利奇文教用品有限公司成功获得了“北京2008年奥运会特许生产合同”,特许生产奥运纪念文具商品。由于订单较多,人手紧缺,今年2月2日至2月8日,利奇文教用品有限公司将所接的部分订单的包装和贴标签工序发包给了街对面的东莞市利特文具有限公司进行加工。利特文具有限公司在接到加工任务后,以每工每天20元的报酬,在当地临时聘请了12~13名五六年级的小学生进行了为期6天的加工工作。

这种事情在当地几乎成为普遍现象。据报道,就在一个月前,500多名四川省仪陇县大寅中学的初中生,被学校以实习筹集学费、半工半读的名义组织来到东莞,在石碣镇的整隆连接器厂每天工作长达14个小时。

东莞市劳动局办公室工作人员郑春泽介绍,他们近年来一直没有放松对企业违规使用暑期工的行为进行监管和查处,去年,他们曾在一次摸底调查中查明,仅广东罗定一地,就至少有200多名孩子利用暑期在东莞打工。

廖献文说,普笙集团有限公司一共有1000名左右的正式工人,这段时间正值生产旺季,严重缺工,便决定招收百余名学生工。他坦言,要想在短时间内找到近百名工人很难,“现在很多工人都愿意到长三角那边干”。

 

<< 前一页12后一页 >>
   编辑: 刘彦昆

>> 发表评论

如果您还不是凤凰会员,欢迎 注册

  • 用户: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 添加标签:

    (*添加多个标签用逗号隔开)

  • * 您要为您所发言论的后果负责,故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 * 以上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凤凰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