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新生: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仍应得到重视
2009年10月10日 07:20上海商报 】 【打印共有评论0

作者:乔新生

自从金融危机爆发之后,经济学界一直在讨论一个问题——为什么经济学家没有能够预报发生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

近日,一位美国的经济学家终于找到了问题的根源。他认为,在绝大多数经济学教科书里,都找不到“泡沫”一词,这意味着泡沫不是经济学关心的社会现象。这位经济学家和其他西方经济学家一样,看到了问题的表象,但没有看到问题的本质。

西方经济学的“理性人”假设本身就是一个荒诞不经的命题。在长达近半个世纪的经济学教育中,中国的教科书从来都没有出现“理性人”假设的概念。马克思的《资本论》和其他著作从来都不承认这样的假设。西方经济学看似彬彬有礼的“理性人”假设,在资本主义社会根本不存在。将一个并不存在的现象作为经济学研究的前提,这样的经济学还有意义吗?

可是,几乎所有实行社会主义的国家都忘记了马克思的基本论述,在强调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前提下,没有通过民主的方式建立高效的政府决策机制。由于缺乏必要的监督机制,政府在掌握庞大的社会资源之后,往往会出现贪污腐败和铺张浪费,结果导致民不聊生,民怨沸腾。改革的目标应该是提高政府的决策效率,或者通过减少政府决策层次,积极发挥人民的作用,以集体决策代替个人的独断专行。可是,由于这种改革容易触及既得利益集团的切身利益,所以,改革不由自主地偏向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矛头对准了社会弱势群体,政府试图以分散决策的市场经济,解决整个国家资源配置效率低下问题。

必须承认,这样的改革在一定阶段必然会取得显著成绩。只要充分发挥公民的主观能动性,允许他们掌握财富,并且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更多的财富,那么,整个社会就会呈现出勃勃生机。但令人遗憾的是,当整个社会真正变成纯粹的市场经济社会之后,分散决策所产生的泡沫将会越来越多。当这些泡沫逐个破灭,经济危机就会发生。

所以,我们在分析金融危机的时候,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必须看到分散决策必然会出现金融危机,所谓“理性人”假设,完全是一个微观经济学的小游戏。在宏观经济学中根本不存在“理性人”假设问题。经济危机之所以周期性出现,原因就在于市场经济。市场经济通过分散决策实现资源的配置,当市场主体的错误决策积累到一定程度之后,必然会产生大规模的经济危机。这是一个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且不能克服的“不可抗力”,试图通过完善市场经济克服金融危机,肯定是行不通的。

其次,经济学不应该是西方经济学,更不应该是市场经济学。改革开放以后,曾经有一些经济学者直言不讳地指出,除了西方经济学之外没有所谓的东方经济学。在笔者看来,马克思经济学之所以被称为政治经济学,就是因为他看到了政府决策的重要性,同时也看到了政府在资源配置中所产生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改进政府决策的良好建议。但是,中国的经济学界在分析研究马克思经济学的时候断章取义,把其中最核心最精华的部分彻底除去,用来论证计划经济的合理性。这不是因为马克思的理论存在缺陷,而是后来者不负责任的诠释和分析。

第三,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虽然取得了巨大成绩,但是也积累了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究其原因就在于,我们看到了市场经济激发人们主观能动性的积极作用,而没有看到市场经济分散决策所带来的巨大副作用。在发展市场经济的过程中,没有看到政府才是问题的根源所在,通过加快行政体制改革,克服资源配置中存在的不足,而是通过不断强化行政权力,彻底扭曲市场经济。曾经有一些经济学者大声疾呼,要高度警惕权贵资本主义,但现在看来,如果不加快行政体制改革的步伐,那么,中国的市场经济必然会和政府权力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一种独特的权力经济而不是真正的市场经济。

第四,解决中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不能由政府垄断资源,也不能片面盲目发展国有经济,而是要在充分尊重公民愿望的基础上,大力发展自治经济。由于中国人口众多,经济发展中的所有问题都由中央政府来决定,这必然会出现信息失真的问题。当前我国在经济数据统计中出现的一些现象充分说明,大一统的经济管理模式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总而言之,分析中国乃至世界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必须全面检讨目前在我国流行的经济学理论,不能把西方经济学的一些基本概念挂在嘴上,试图用西方经济学的理论解释经济危机。曾经有学者提出,经济学的主要作用应该是解释和描述,而不应该进行深度分析,但现在看来,西方经济学即使在解释经济危机的问题上,仍然没有交出合格的答卷。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应该重新引起人们高度重视。(作者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法学教授)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乔新生   编辑: 张恒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